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经济学成本与会计学成本比较

2019-02-12 00:00:00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2019年2期 作者:徐英

经济学成本与会计学成本比较

徐英

徐英

沂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摘要:成本在经济学与会计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经济学成本与日常生活之中所说的成本是不同的,我们日常生活里所说的成本,常常是指会计成本,也就是指历史成本,涉及货币支出。本文以西方经济学成本和会计学成本的概念介绍为切入点,通过对两种定义相同与不同的比较,剖析二者之间的不同点与相同点。最后,得出在新时代下,更是要注重二者的结合,相互联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两种成本理论,进而提高成本在运营、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学;会计学;成本;理论研究

一、经济学成本与会计学成本的概念分析

1.1成本概念

所谓成本,是指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1.2经济学成本概念

研读西方经济学,就会发现,经济学中所论述的成本并不是一般意义上,也就是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所的成本,经济成本说的直接一点就是“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也就是在所有机会之中,放弃了其中最高一项收入成本,正因为这种成本与日常生活里说的成本不同,所以加以区别而称之为经济成本。因经济领域研究的对象不同,所以会对标不同的成本概念,因此经济成本与本文研究的经济学成本有本质的区别。有关经济学成本,西方经济学家通常普遍性地在经济学中给出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等概念,这是比较公认的,同时他们指出不能仅仅将成本视为是企业对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支出的货币。所谓机会成本,西方经济学普遍认为,生产者在生产一单位某商品时所放弃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途径中能获得最大收益。所谓显性成本,西方经济学普遍认为是厂商在租用或购买其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所谓隐性成本,西方经济学普遍认为是厂商自己本身拥有的生产要素并用于企业生产中那么生产要素的总价格。何谓经济学成本?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经济学成本等于显性经济成本和隐性经济成本之和。

1.3会计学成本概念

会计学与西方经济学不同,它对成本有相对固定的概念定义。讨论概念会计学成本,首先要明确费用的定义,因为会计学是与费用直接相关的。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将费用定义为:“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我国会计制度规定的费用仅指日常活动或主要业务发生的耗费[1]。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所谓费用就是为了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资源耗费,所谓成本是在达到某一目的的过程中耗用或者放弃的资源,也就是成本是为过程增值、结果有效已经付出或者应该付出的资源代价。

二、经济学成本与会计学成本之比较分析

2.1经济学成本与会计学成本的相同性。

2.1.1研究范畴基本相同。就研究方法而言,成本的计算应遵循谨慎性原则,也就是说,研究人员必须做到谨小慎微,对可能的负债、损失、成本和费用给予充分预计,进而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在这两个方面,不管对于会计学还是经济学都是相同的,二者都是从最大效益出发,同时为了规避风险,坚持谨慎细微。

2.1.2测算方法具有相似性。我们都知道,无论在经济学成本还是在会计学成本中,成本都要在收入中进行抵消,在西方经济学中,利润即收入与成本相减。在会计学中,测算和计量方法是,依照权责发生情况,把成本分摊到不同会计期间的收入上,如果收入大于成本就是盈利;,相反收入小于成本就是亏损。不难看出,二者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2.1.3落脚点和研究目的相同。成本研究的目的是对经济活动过程的一种计量与测算,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也就是说,成本分析的的最终原因是为了带来收益。经济学分析生产成本是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进而实现提高利润的目的。就会计学而言,目的或者说归宿也是一样,同样是更加有效控制成本,进而加强企业成本管理,节约资金,提高盈利[2]。

2.2经济学中的成本与会计学中的成本的差异。

2.2.1经济学成本涵义更为广泛。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学成本与会计学成本是包含于被包含关系,我们都知道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包含显性成本,含隐形成本,而会计学成本与显性成本接近,因此,可以理解为会计成本就是显性成本,经济学成本包含会计成本和隐性成本的。

2.2.2社会成本和交易成本不在会计学成本计算范围。社会成本和交易成本不在会计学成本计算范围。企业是逐利的,客观讲,现在的企业基本没有把社会成本和交易成本计算在会计成本之列,假如少数企业的生产行造成自然资源的污染破坏,而没有计入社会成本,这代价是沉重的,也是不科学的我们都知道,一切经济活动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只要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就存在交易成本。如果会计学在忽视社会成本的同时,也就会忽视交易成本。与此不同,经济学中的成本慨念不局限于会计假设,将其他的经济量也作为成本。

三、经济学成本与会计学成本之间的联系

通常而言,西方经济学主要是围绕这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研究的,其成本理论的传统理念研究范围既包括生产成本、边际成本,也包括机会成本。随着世界经济的多元化和一体化和企业理论的开拓与创新,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时代以来,现代的成本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的局限性,其中包括新增了代理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概念,不难看出,这就是企业的所有权重要性突出的表现之一[4]。恰恰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种新的学科诞生,那就是管理会计,这是企业外部联系扩大,内部结构日益复杂的体现,可以看出,传统的成本理论同样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结语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会计学成本更注重的现实的客观反应,经济学成本眼界更为宽广,目光更长远,因为它不仅仅注重对过去实事的记录,而且更注重着眼于分析经济的活动,更注重与企业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大宣告我国进入新时代,与此同时,经济活动也要与时俱进,我们要正确区分经济学成本与会计学成本的概念,包括相同点与差异性,更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创新的眼光对待两种成本,进而实现正确的应用到生产、运营与决策当中,为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而持久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论与实践,2001(6):91-93.

[2]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李洪山,范宇鹏 . 对西方经济学中有关成本含义的理解─—兼谈与我国有关成本概念的异同点 [J]. 林业财务与会计,1996(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