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论行政管理中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

2018-11-21 00:00:00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2018年11期 作者:李琪

论行政管理中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

李琪

李琪

南开大学

摘要: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冲突,最为严重的是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为了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解决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我们应该合理地分配两者在行政管理中的利益,实现协调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的起源,探索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并对行政管理中个性理性和集体理性冲突问题的解决措施做了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键词:行政管理;个体理性;集体理性;冲突;建议

集体理性是指有共同利益的人聚集在一起,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是个体理性。集体是由无数个不同的人共同组成,在集体中,个体理性在发展过程里过于自由,容易失去集体理性;而在集体理性中,个体理性受到各种制度的制约。只有充分认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关系,合理分配行政管理中的利益,建立和完善正规和非正规管理制度,才能实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协调发展。

一、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的原因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人总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集体就是拥有共同利益的若干人集合在一起。简而言之,所谓的个人理性建立前提是集体理性的基础,但集体理性的获得或保护可能是以牺牲个人非理性为代价的,这种冲突是源于个体利益之间的冲突。集体是由无数的个体所组成,个体的行为决定着集体利益,同时也决定着集体行动的理性化程度。而在现实情况中,理性要求个体不断争取更多的利益资源,有时这种行为与集体理性行为相互矛盾,如果大多数个体都选择个人理性行为,便会发生集体非理性现象。在一个大集体中每位成员的贡献只是团体人数的平均数量,不会对集体利益和集体的运转有重大影响,这也就造成了集体行动中不劳而获的现象,这在如今的行政管理体制中是广泛存在的,集体中的个体相互竞争从而形成了集体利益,集体内所有成员都可以对集体利益的创造做出贡献,那么个体的理性行为便促使个体形成了“少做事、少犯错”的思维,这样的理性个体逻辑很容易导致集体行动走入困境[1]。

二、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一)影响行政管理的积极性

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产生的冲突,会影响行政管理的及时性,在解决问题时,个体理性会默认选择将与自身利益不相关的问题排斥在外,优先选择难度较低的进行处理,而当面临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有意回避。时间长了便会导致部分社会问题被长期的积压,从而产生更多新的社会问题,最终这些问题均无法得到妥善的解决。例如部分地方政府,仅将目光放在能够做出政绩、出成绩方面,无暇顾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当自然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时,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价迫使集体去处理。所以,如果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发生较大冲突,便会对行政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对问题的识别能力等,进而产生集体非理性。

(二)影响行政管理的合理性

行政制定相应的行政管理方案是为了能够有效及时的进行指导行政管理的集体行为,方便处理行政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集体理性的作用。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若是集体中的个体都根据自身利益设计方案,将个人的利益凌驾于总方案之上,这样作出的行政管理方案不能实现集体理性行为的,因为缺乏公平性,甚至有可能偏离了原有的目的,为个人利益服务,这样就很容易导致集体非理性的产生,同时让集体利益也受到损害。例如,中国的管理制度当中,高层管理人员会在个人的理性以及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在管理制度方案中强行插入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而处于底层的管理者没有能力进行反抗,导致集体中高层管理人员收益丰厚,底层个体只能默默忍受,使整个集体产生了分裂[2]。

(三)影响行政管理的有效性

在行政管理中行政管理主体可以利用有关公共资源,来进行规划、协调等与其相关的行政活动。其中方案执行是一个完整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然而执行方案的阶段同时也是参与者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因为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会致使行政管理主体对公共政策的执行产生偏差。而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作中,管理者参与方案执行时对于与自身利益相关性较小的管理方案时,落实速度慢、执行力度低,仅仅做个样子,缺乏积极性,态度散漫,在方案内容与自身利益冲突时,选择性的执行对自己有利的规定,刻意规避对自己不利的部分,谋取私利,影响方案整体的预期难以实现,耗费了人力物力,却收效甚微。这种理性冲突的产生,不仅会严重影响到管理方案顺利、客观的执行,更会导致公共决策执行的偏差与缺失。

三、行政管理中个性理性和集体理性冲突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关系

如果想要解决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产生的矛盾冲突,首当其冲的事,便是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在利益面前大家都是自私的,如果想要利益最大化,就要学会合作,这样双方都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在某种程度上,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相互之间可以通过增加共同利益、相互配合的方式,共同为实现相互利益最大化而努力。在行政管理中,因为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唇亡齿寒般的利益关系,无法真正的实现集体理性,所以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要学会尊重个体理性,加强集体中个体之间的利益分配,达到资源竞争的公平公正。

(二)完善行政管理制度

在行政管理的正式制度里包括了法律法规和社会基本制度等一系列正式规则,这些制度能够通过技术手段确定个体活动的时间,从而对个体行动的结果形成预期,达到理想的规则秩序,使得集体理性得到维持。这需要集体对每个个体的任务以及个体所处的地位进行合理的安排,层层分工,让个体在有约束、有竞争的情况下实施管理。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管理主体的监督力度,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落实社会监督制度、完善对公共政策执行人员的进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全方位的独立监督体系,保障监督机构能根据即时变化的客观情况,调整或组织个体的管理行为,防止个体理性的膨胀。在行政体制中,还应当创建更加合理的奖惩措施,大胆奖励对集体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体,严厉制裁不良现象,突出对优秀个体奖励力度和后进分子惩罚措施的差异性,这样既促进了个体之间的相互合作,使个体能够选择增进集体利益的行动,同时也使得个体在有约束、有竞争的情境中实施管理,利于集体的行动[3]。

(三)合理划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

“三个和尚”这个故事我们从小就听过,三个和尚反而没有水喝,故事说明了当在一个集体内个体之间因为自身的利益发生无限制的冲突时,集体利益是几乎完全不存在的。在一个缺乏规章制度的集体里,每一个个体都在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样的做法既损害了集体利益,也损害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个体利益。说明,只有增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共荣利益,才能更好地划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防止因为个体间的利益而引起不必要的冲突,才能使各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合理分配,甚至让个人利益的获得多于的集体利益,缓解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最终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四)强化非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是相对于正式制度而言的,是在人们长期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制度叫做非正式制度,是人们所共同认可或拥有的一些认识,其中包括了行政管理理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等文化制度。所以,应该首先净化行政管理的文化环境,需要管理主体把健康的观念、文化传播到行政管理工作中,使每个管理人员都感受到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行政文化,在这种健康的文化氛围中,行政管理负责人要合理防止个体理性的膨胀,加强道德思想教育,健康的行政文化需要每个管理人员的参与和共建,调整集体利益的价值观念,在实现集体利益的同时延伸个体利益。但是不是所有人员都能清楚地意识到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关系,无法真正协调两者理性为行政管理服务。在社会中也应该要建立相关的价值培训引导系统,让社会对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有一定的认识,建立建全集体理性,平衡理性冲突。所有的上级部门都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指导教育,让每个管理工作者都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较高的行政思想道德,为解决理性冲突献出力量。

结束语:

在行政管理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产生的冲突,已经严重的影响到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想要得到解决,就需要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正视理性冲突,处理好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关系,解决集体和个人理性中存在的弊端,共同创造集体理性。行政管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发生的冲突解决,促进行政管理的高效进行,实现个体、集体利益的公平分配,提高集体和个人利益,为社会的和谐,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倩. 科层的管理困境: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米勒《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学》[J]. 科研,2016(12):00305-00305.

[2]邓超. 行政管理过程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研究[A]. 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3]周莉.行政管理过程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2):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