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激发和转变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改革研究

2018-11-21 00:00:00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2018年11期 作者:吴倩

激发和转变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改革研究

吴倩

吴倩

南开大学

摘要: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高校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快,同时在对学生的培养的过程中也要进行一定的转变。因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极为迅猛,就需要针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教学进行改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激发和转变学生在学习心理学专业时的态度,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化的发挥出来。想要激发出学习的动机,既要深入的分析学生,将学生的优点进行挖掘,同时,还要将学生的短板进行一定的补齐,保证学生在学习心理学知识时能最大化的掌握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要根据发现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将教学环节进行一定的革新。本篇文章主要根据学生在高校学习心理学知识的过程,深入分析在学习中会出现的问题,将教学方案进行一定的改善,从而能真正的激发出大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

关键词:激发和转变;应用心理学;学习积极性

引言:在高校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出优秀和高质量的心理学方面的人才,并且为社会提供一系列高质量的服务,从而造福人民群众。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一个理想环境,学生在学校的氛围内能更好的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因此,高校要根据这一情况将心理学专业的教学方案进行一定的改善,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能完全的激发出来,从而最大化的将知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质,就是要将心理学能在现实生活中充分的进行发挥和展示,将遇到的问题能利用自己做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解决,同时,这也是一个大学生所必备的能力。根据这样的情况,高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出大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一、应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应用心理学专业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是心理学一个重要的分支,也是更能为人们解决问题的一门学科。应用心理学的课程要求就是让学生掌握人类在各个发展时期上在心理上的状态,因此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在任何的行业和场合都能与之相匹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应用心理学的发展空间是越来越大[1]。因为社会竞争的压力大,人们在这样的状态下心理上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就会产生一定的问题,从而给自身带来一定的伤害。应用心理学是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应用心理学也是和各行各业有着一定紧密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的针对不同行业来解决问题。应用心理学的课程中包含了许多的学科,这其中就包括数学、生物、物理以及化学等相关的知识,还要了解我们国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一些法律法规,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应用心理学发展的信息,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人们解决问题。最后,还要具备一定的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这样就能利用软件查询到最新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也能更好的进行一些学术上的交流。

二、应用心理学的现状

应用心理学是在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没有像国外一些国家研究时间的很长,因此有时心理学在我国高校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在我们国家的一些高校中,应用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两个角度,一个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上,高校采取的是通过引进来的教材,将教材上的内容对学生来教授知识,没有自己的创新性,按部就班的将书本上的内容没有进行筛选就灌输给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这样的情况下是不能将学生学习的潜能激发出来,更不能使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知识。另一个就是教学方式。绝大多数的教师证在进行教学时,都是利用多媒体来展示一些没有营养和实际意义的幻灯片,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再加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基本零互动,没有将课堂的氛围活跃起来,学生上课的状态也是呈现互消极的状态,在考试之前画一些所谓的重点来应付最后的考试,这样的状态是不能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同时,也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根据问题将学生的疑问进行解决。

三、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分析

(一)影响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部原因

影响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部因素包括了成就动机、自我效能以及自我激励。首先就是成就动机。它是激励一个人在面对成就是而在内心深处生产出的一种驱动力,学生可以根据这个驱动力能更好的完成下一项任务和学习工作,确保能积极的学习心理学专业的知识。其次就是自我效能,它可以让学生认清自己的最大极限,同时,在最大极限内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该因素就是学生要对自己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从而判断出自己的最大潜能,在这个范围内充分利用这个因素来进行学习,保证自身的积极性。最后就是自我激励,该因素就是学生时刻要对自己进行一个激励的状态,在面对困难时要积极的向上,不能退缩。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在学习的阶段中发生问题,要对自己进行一个心理上的疏导,要告诫自己可以克服困难,通过这样反复给自己暗示,就能积极的面对学习和生活。

(二)影响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外部原因

影响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外部因素包括了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情况。首先,就是社会因素,目前,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再加上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就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导致其失去学习的积极性[2]。在社会的发展中,还没有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的时代,绝大多数人在面对知识分子这一词语时表现的是一种不屑的态度,没有发自内心的尊重,这就导致了我国搞下大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抵触接受新的知识,同时也对知识失去了一定的积极性。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没有顾忌到毕业生的感受,很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没有找到一个合适自己专业的工作,长此以往,越来越来的大学生觉得在校学习时不必认真的学习知识,学到的知识也不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排上用场。这样的想法直接将学生的积极性泯没掉。近年来网络上的一些诱惑太多,占用了学生太多的时间,导致无暇顾及心理学专业上的事情。其次就是学校方面的因素。每一个高校都有他自己的特点,从而构建一个稳定的环境,就是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到学校的风气。如果一个学校的风气好,那么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也是会受到这样风气的影响,而认真的学习。同时,如果学校给予学生的压力太大,那么学生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负面的情绪,本来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就相对的复杂和繁琐,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长时间的保持这样的状态会导致学生出现抵触的心理,不能更好的激发出学习的潜能。

四、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改革

(一)在教学形式上的改革

想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来,就要将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改革[3]。在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利用一些有吸引性的教具来演示一些心理学上的知识,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在课堂中间还可以穿插一些心理学上的小故事,这样可以放松一下紧张的学习气氛,同时又能激发出学生对于知识的诉求。与此同时,老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讲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样能将学生的思维进行一定的转化,循序渐进的将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出来,进而恶意更加深入的学习心理学专业的知识。

(二)教学改革的内容

在教学的内容上,教师应该抛弃原有的内容,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知识,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搜索一些先进的心理学专业的知识,并将此加工转化为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内容,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在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知识的储备量。与此同时,还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潜能。学生在和教师交流探讨时,通过提问问题的形式可以深入的将知识掌握住,从而激发出学习心理学知识的潜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中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决定着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决定着学生日后的发展。高校想要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就将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改变,保证教学方案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完全的开放出来,同时也要在教育培养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转变,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保证培育好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使其毕业后能在社会上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帮助社会的发展。所以高校要深入分析在教学方面的不足,认真地将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完善教学方法上的不足,以此将学生的潜能和对知识的渴望全部的激发出来,从而更好的学习心理学专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吴思为,刘世瑞,唐芳贵.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8(04):62-63.

[2]肖长根,谭雅文.CBL教学法在应用心理学专业学习的价值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07):152.

[3]谭东,董效信,张芹,解应平,刘璟璇.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学习倦怠特点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10):1540-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