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情景式幼儿舞蹈教学对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0-05-11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20年1期 作者:韩明君

情景式幼儿舞蹈教学对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

韩明君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32

【摘要】幼儿教育作为是一个人成长最基础的启蒙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会持续到成年期。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学习特点,幼儿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会像成人一样来自对事物进行深层次的剖析理解感悟,而是建立在直观的观察和自身体验感悟的基础上。本篇论文主要针对学前教育幼儿舞蹈情景式教学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相应的探究,通过有效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幼儿舞蹈教学能力。 

【关键词】情景式;幼儿舞蹈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Aesthetic Ability by Situational Infant Dance Teaching

HAN Ming-jun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32, China)

[Abstract] As the most basic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for a perso’s growth,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will continue to influence a person into adulthoo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children’s mastery and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will not come from the deep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ings like adults, but on the basis of intuitive observation and self experience. This paper mainly aims at the cultivation of the aesthetic ability of preschool children’s dance situational teaching, through effectiv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dance teaching ability.  

[Key words] Situational style; infant dance teaching; aesthetic ability; training

1 引言

学前儿童学习舞蹈有助于促进其艺术气质、艺术素质的形成,锻炼手脚肢体的协调能力,加速儿童的新陈代谢、提升身体素质,同时还可以促进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生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总而言之学前儿童学习舞蹈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学前儿童舞蹈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必须要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促进舞蹈动作的多样性发展。 

2 创建情景式教学,提升幼儿舞蹈学习审美品质

2.1 情景教学创建原则    情景教学应用中应提高针对性,情景教学是教学内容与幼儿舞蹈的纽带,应能够渗透到幼儿舞蹈学习内容中。情景设置中需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基本内涵,重点突出,避免情景过于复杂、空洞。另一方面也需要结合幼儿舞蹈本身认知结构和兴趣,充分考虑到幼儿舞蹈个体差异,帮助幼儿舞蹈领会知识。    教学情景设计中应注意层次性,尽可能设置有梯度的情景,满足幼儿舞蹈教学需求,在情景教学中多采用组合的方式来提高整体效果。    教学情景应注意开放性,为幼儿舞蹈创建较大的发展空间。教育情景的设计主要为教学知识服务,因此允许幼儿舞蹈采用其他方式来进行学习,情景应能够引导幼儿舞蹈自主探索,与教师互动。另一方面情景教学也需要为幼儿舞蹈提供挑战机会,符合幼儿舞蹈发展特点。    3 情景教学应用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促使幼儿舞蹈学习的重要因素,幼儿舞蹈经历感兴趣的事能够形成投入状态,提高学习效果。任何一种教学情景都需要以兴趣为主,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舞蹈在教学情景中得到学习。    情景教学设计中应充分结合幼儿舞蹈的情感体验。在学习品质中,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以态度体验作为主要表现,对于幼儿舞蹈学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幼儿舞蹈的情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外界良好环境能够充分调动幼儿舞蹈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舞蹈参与的学习中。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建彩虹尽头、去年的树等情景,促使幼儿舞蹈多方面感知知识,主动参与角色扮演。 

4 情景式幼儿舞蹈教学对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4.1 因材施教,注重学前儿童生理和身体的差异性    “学前儿童的舞蹈教学应该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幼儿的生理和身体差异进行舞蹈教学,例如有的幼儿身体协调能力不好,动作老是顺拐,有的幼儿则是动作做不到位,还有些幼儿是身体僵硬,那么可以将这些幼儿分组进行教学,将其不同表现记录下来,有针对性的进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4.2 加强学前儿童舞蹈的趣味性    “趣味性是学前儿童所有课程都要具备的”,舞蹈教学也是如此,如果不具备趣味性就无法吸引到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就会失去兴趣。在舞蹈创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将一些小动物的动作用到舞蹈之中,让幼儿来模仿学习,或者让幼儿自己创编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感受到舞蹈给他们带来的惊喜,让所有的幼儿都能够在舞蹈中找到自己的快乐,提升身体的协调能力,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4.3 引进先进的教学设施    当前的儿童已经更喜欢具象的展示了,他们听音乐不仅喜欢声音更加喜欢图像,因此需要引进可视化的教学设备,然后找一些比较优美的幼儿舞蹈视频展示给幼儿,让幼儿跟着视频自己学习,教师指导动作,这样一来幼儿可以在专业的幼儿舞蹈中提升自己对审美观察、评价的能力。 

4.4 教师要带着饱满的情绪进入到课堂情境之中    幼儿舞蹈教师一定要在情绪饱满、热情洋溢的情况下进入班级进行舞蹈教学,不能带着自己的情绪给幼儿上课,否则会影响到幼儿情绪的发展。建议教师在上舞蹈课之前自己复习一遍工作,酝酿饱满的情绪,上舞蹈课之前同幼儿玩一个小游戏,让幼儿感受到开心、快乐。 

4.5 坚持舞蹈表演与创编的同步训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舞蹈表演与创编属于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而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基础薄弱,所以要没有其表演与创编能力需要从基础做起,在一开始展开舞蹈教学时便需要坚持表演与创编同步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学习舞蹈表演的同时渗透对创编知识理论的理解,进而逐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提升表演与创编能力。

4.6 欣赏与表演优秀幼儿舞蹈节目,提升鉴赏与表演能力    对于未来的幼儿教师而言,要充分掌握如何排演幼儿歌舞节目以及创编幼儿舞蹈,而这类能力的灵活运用实际上也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出了很高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拥有扎实的幼儿舞蹈理论基础知识,还应有大量的实践经验积累,才能够逐步形成。那么,要如何培养且提升学生的幼儿舞蹈表演与创编能力呢?鉴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外出实践机会有限,所以教师在灌输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让学生多加欣赏与表演知名优秀的幼儿舞蹈节目,让学生在欣赏、思考与练习的过程中去提升自己的表演与创编能力。

5 结语

幼儿学习舞蹈队身体、心理的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必须要考量到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不能单纯以动作是否标准衡量幼儿学习舞蹈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周园.浅论幼儿舞蹈教育——综合素质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6 .

[2]汪小风.我国学前儿童舞蹈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3):157. 

[3]周璐璐,杨晶麟.当下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当代音乐,2017(1):66-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