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能够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也就掌握了用人之道。曹操掌握了用人之道,也就知道了手下的人才最需要什么。当曹操知道了人才的需求,也就知道了他能够给予人才什么。 “若建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三国的创立者,都知道人才对建立功业的极端重要性。他们在争夺人才中争天下,在争夺天下中争人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三国的纵横捭阖、军事较量,是一场争夺人才的大战。 《三国演义》是讲述乱世的故事,乱世之中,计策最多,策略最绝,人物也最富有色彩。 易中天对于曹操的用人之道,有如下评论:曹操前期的五位重要谋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都是主动投奔曹操的,其中有四个人来自曹操对手的阵营,郭嘉和荀彧是从袁绍那里投奔曹操的。 在郭嘉的眼里,曹操是一个能够成就大事的人,所以他才毅然决然地离开袁绍投奔曹操。人才都是择贤主而归附的,因为人才只有在一个好老板手底下,才会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做一个好老板呢?曹操是一个好老板嘛? “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身处乱世,老板选择人才,人才也选择老板,这就类似于今天的双向选择,因此争取人才必须先征服人才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