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业银行经营策略研究
朱永俊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霍林郭勒市支行 内蒙古霍林郭勒 02920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越来越为迅速,新一轮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在逐步推进,现阶段已经到了关键的时期,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农业银行的经营发展策略做出一定的探讨,首先我们将对利率市场化对农业银行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其中就是存贷利差收窄,银行盈利能力增长受限,差异化定价逐步体现客户有明显的下沉现象,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我们应该优化业务经营模式,稳定盈利能力,完善利率管理机制,提高定价水平,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我们的农业银行市场定位应基于农业经济,立足于周围和居边小企业中。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农业银行,经营策略
一、利率市场化对农业银行影响分析
1.1存贷利差收窄,银行盈利能力增长受限
从目前的数据中可以得到我国的商业银行利息收入,主要是从营业和利润这两方面的来源,随着目前新一轮利率市场化的逐渐改革,商业银行的利率差与净利率目前已经成一种持续平衡的状态,给我们的商业银行增加了巨大的压力,目前我们的存款竞争加剧与产品创新带动了利率的大幅度提升,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观察,第一是从客户角度来说,我们选择的渠道更多,利率更加敏感,从而第一时间向银行提出申请利率上浮的现象,从银行的角度来说,我们利率的区间已经逐渐增大,相比同年已经有很大的增长。货款下浮比率增加,收益率明显的下降,从银行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扩大贷款利率已经下降,同期发放的贷款利率已经有明显的降低。从银行方面看,受存款竞争加剧影响,存款利率上浮区间逐步扩大,对付息成本拉高的效果愈发明显。
1.2差异化定价逐步体现,客户“下沉”明显
大型企业价格敏感度较高、议价能力强,其定价水平相对较低:小型企业价格敏感度较低,定价水平相对较高:中型企业则居中。2012年 至2014年上半年,四大行贷款收息率下降8~13个基点(除中国银行外),如果考虑2012年央行下调基准利率的因素,四大行贷款收息率下降幅度将更为明显,进步压缩了银行存贷利差空间。从农行情况看,2013年新发放贷款执行利率6.34%,比2012年下降32个基点,平均上浮幅度6.01%,下降47个基点,其中大型企业上浮幅度仅为0.07%,下降71个基点。我们通过实证模型的分析,试图证实这一关系,并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从农行情况看,2012年7月扩大贷款利率下限后,新发放贷款中下浮利率古比快速提高,2013 年开始加强定价管理后该项比率出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但仍然远高于改革前。随着贷款尤其是企业客户贷款中下浮利率贷款古比及利率下浮幅度的提高,同期新发放贷款执行利率发生明显下降,导致贷款收息率明显降低。
二、风险偏好上升,风险管控压力加大
1.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引发的信用风险加大
利率市场化实施后,利差的收育和同业竞争的加剧倒逼银行提升高风险资产的古比,以稳固净利润增速。然而,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不能究全观察到借款项目的风险程度,因此潜在信用风险加剧。当银行提升风险偏好、调高贷款收益预期时,一方面,由于高贷款收益预期会拒绝低风险的借款人,将会产生"逆向选择”效应:另方面,由于高贷款利率会刺激借款人获得借款后违反借款合同,改变借款用途,从事高风险活动,导致银行面临的“道德风险”加剧。
2.2利率波动和期限错配引发的利率风险增加
我们可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引发的信用风险增大,利用利率波动和期限错配引发的利率风险增加,用多重风险交互影响复杂化,风险管理难度增加,在新一轮的利率市场变化之后,我们可以得出利差的收窄和行业的竞争加剧,导致银行投资风险已经逐渐增高,在利率市场背景推动下,我们的利率周期呈现出一种短期高频,高短低长的一种特点,利率风险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风险点,对我们的银行业务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目前金融业的市场化已经逐渐加深,所以说我们的信用风险与流动风险应该相互转化,对于一些违约的现象,可能会推动市场利率化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说,在多重风险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应将利率市场化变成一种常态化的风险,从而进一步降低银行风险管理的压力。
三、农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3.1优化业务经营模式,稳定盈利能力
我们可以改变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走向综合的道路,在不同类型的银行下形成不同的差异,我们可以更大程度上利用我们的网络银行,走向国际化道路,突破我们的业务发展,保持一种差异化的优势,以客户为中心,发展长期的存款利率,我们需要采取一种降低成本,用城市地区采取跟随的策略,从而确保我们的客户稳定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提高我们的收益水平,优化资金管理模式,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3.2完善利率管理机制,提高定价水平
首先,我们需要完善资产负债定价机制,稳定利差水平从农业银行的特点,充分考虑从成本与收入两个方面进行入手控制我们的利率差别,我们也可以完善内外部利率传导机制,提高利率管理的影响效率,我们需要明确FTP收益曲线,采取一种动态的经营模式,随机调整价格,使它的定价机制得到一定的完善,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完善管理工具与方法,提升利率风险管理能力,转变常规的管理思路,增强管理的主动性,也可以继续坚持稳健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选择风险方面加大管理能力的个人贷款和银商团体贷款。
3.3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我们需要从三方面提高我们的核心竞争能力,第一是加强客户拓展与主动管理,做好客户细分,夯实客户客户基础,第二是做好现有产品的推广,加快产品创新,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拓展我们新型的渠道应用,我们完善客户的细分工作,对于经济增长核心的客户,可以有一个综合贡献的评价模型,网上产品创新机制进一步创新,产品的实验流程增强,交叉客户营销能力,加强对客人客户的档案寄存,在网上银行进一步的推广,提高对于财政的跋持能力,加快网上营销,使客户成为自有设备,为我们的农行服务拓展渠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本文利率的市场背景下,我们对农业银行的经营做出了一定的分析,其中,在发展当中,我们应该实现三个阶段,首先我们要对客户进行一定的积累,从而更方便我们进进行良好的经营模式,然后让客户产生增值的效果,我们应该对客户有明确的分析,建立一定的销售营业网点,提高我们的渠道建设发展金融创世,深入研究考核奖励机制,提高我们的管理体制,优化目前的业务经营模式,稳定我们的盈利能力,提高定价水平,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农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应该基于农业经济当中,立足于农业和居边周围小企业。
参考文献:
[1]代晓光.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XY农商银行经营策略研究[D].海南大学,2017.
[2]印嘉男.存款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转变[J].时代金融,2015(32):94.
[3]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培训学院课题组,周万阜.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业银行经营策略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5(05):45-50.
[4]张健.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社区银行经营策略研究[J].天津经济,2014(10):48-49.
[5]王轶昕,程索奥.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研究[J].武汉金融,2014(05):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