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困境及应对措施

2019-03-13 00:00:00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2019年3期 作者:田文弟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困境及应对措施

田文弟

田文弟

南开大学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化的发展模式。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体经济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在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金融资金紧张问题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是一大难题,成为经济学家与实体经济企业管理者特别关注并渴望予以解决的课题。本文以实体经济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得困境,并根据实体经济面临的金融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对帮助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有所帮助和有所贡献。

关键词:金融管理;实体经济;困境;策略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实体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也为社会就业与民生进步做出重要支持。但是,在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企业金融问题是束缚、困扰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已经成为了社会公认需要亟待解决的经济研究课题。解决好实体经济的金融难题,避免社会金融资金脱实向虚以及资金空转,是实现社会实体经济再发展,社会金融资金合理流转的必要路径。

一、实体经济的概念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困难

(一)实体经济的概念

在经济学的范畴来讲,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思想、劳动、智慧去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实体经济的内涵丰富,它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以及流通的经济活动[1]。它涉及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通信行业、建筑房地产业、商业服务业等实体物质和服务部门。当然,也包括社会生活中的科教文卫娱乐、知识信息、艺术体育文化产业等精神产品的生产服务行业部门。可以说,实体经济在人们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或缺性的特征特点,实体经济是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不可或缺的基础经济。

实体经济在人们的生活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体有以下几种功能。一是实体经济为社会生产与人们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生活资料,并保证人们得以生存发展。二是实体经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物质水平,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情操与精神世界。三是实体经济的产物增强了人们的综合素质,让社会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扎实了人们生活的根基。

(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

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下,实体经济在金融领域中常常面临着“无资可融、融资较少、金融渠道不全”等金融问题,这些问题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现行的金融体制下,社会金融资金存在着脱实向虚的现象,实体经济企业面临着无资金可融的尴尬局面。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虚拟经济、虚拟企业因为资金投入较少,社会经济利润回报率较高等先天优势,常常占据着金融市场的融资优势席位。社会金融资金,金融机构资金趋向于流向虚拟经济企业的经营行业范围内。很多实体经济企业在发展中由于处于结构性改革与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企业市场金融利润回报较低。所以,实体经济企业在金融融资过程中,常常面临着金融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实体经济企业的资金链也常常得不到社会金融资金的有效支持。二是一些实体经济企业违规操控金融资金,导致社会金融资金空转,实体经济企业金融贷款严重不足。在金融市场中,由于一些实体经济企业的违规操作,片面化的追求利益回报,不考虑企业长远发展。他们在利用金融资金周转时,没有将金融资金用于企业生产,而是放置于其他金融渠道获利,这就造成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企业产生不信赖情绪,对实体经济企业的金融融资进行限制,继而导致了实体经济企业融资贷款额度低,融资能力不强的金融问题。三是实体经济企业金融融资渠道较少,融资途径不健全。由于金融市场存在着一些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很多金融资金在投入市场过程中被人为的操控,导致了金融市场中的金融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企业的比例较少。并且由于金融市场存在着逐利性,所以,流入到实体经济金融市场的资金规模十分有限,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困难也就显而易见。另一方面,金融市场上的金融产品较少,渠道不健全等问题,同样也成为了困扰实体经济企业扩大发展的禁锢。

二、解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困境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金融监督管理体制,提高金融资金流转能力

要想打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不足的困境,就要从完善金融监督管理体制的角度入手,逐一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资金支持不足的问题。一是要不断完善金融管理体制,合理控制金融市场资金流向。在金融市场的管理中,要为实体经济的发展预留一定金融资金比例,要严格管控实体经济企业的金融资金使用比例,在金融市场中不断加大实体经济企业的金融融资支持力度与支持幅度,保证金融资金可以合理流向实体经济,避免实体经济企业受到“脱实向虚”经济现象的影响,加强扶持实体经济企业的能力。二是加强金融市场资金流向管控,强化金融市场资金的流转能力。在金融市场中,要保证实体经济企业的金融筹资途径健全合理,保证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得以完善。要合理利用金融市场的逐利性,进一步增强实体经济的金融盈利性,加快金融市场支持实体经济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保证实体经济企业按时、按需得到金融资金支持。三是要强化金融制度执行,防止人为操控金融市场。要进一步加强金融制度执行的监管工作,杜绝人为操控金融资金流向于虚拟企业,防止人为炒作社会资金,导致实体经济企业无金融资金可用的情况出现,加大对实体经济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减轻实体经济企业金融借贷的利息成本与税负成本,为实体经济企业发展减轻困难包袱。

(二)加强金融机构业务审核,提高实体企业资金支持

加强金融机构业务审核能力,完善实体经济企业的资金使用监管与控制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实体经济企业的金融资金支持力度。一方面,在金融市场中,既要加强实体企业金融资金使用的支持力度,也要按照实体经济企业的资金周转链与业务链,建立实体经济企业资金使用的监督体系,防止一些实体经济企业在金融资金的使用上出现违规操作,避免社会金融资金的空转,保证实体经济企业的金融资金用于企业生产扩大与规模扩大的途径中。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的审核监督,防止金融机构人员套购公众资金去违规操作金融市场,造成实体经济企业出现金融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变窄的问题。政府要积极为实体经济的发展预留充足政策空间,保留足够的金融资金使用规模。让市场金融资金合理的引导到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企业的资金支持能力。此外,也要重点解决实体经济企业金融融资担保难的问题,变通实体经济企业融资担保途径。对实体经济中,企业信誉度高,企业品牌能力强的实体经济企业,可以采取变通金融融资质押方式。对于产业链稳定,应收账款充足的实体经济企业,可以转换融资质押方式,保证实体经济企业在金融融资中,不受到担保难问题的困扰,实现帮扶实体经济企业发展的目标。

(三)充分利用民间金融渠道,加大实体经济帮扶力度

在金融市场中,拓宽金融市场民间金融引入渠道,引导民间金融资本流向,对加大实体经济帮扶力度具有特殊的支持意义[2]。一方面,在现实条件下,政府可以稳步调整民间金融市场的资金规模,不断加大政府整合民间金融市场的能力,梳理完善民间金融资本的资金流向,制定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民间金融借贷管理政策,采取“统筹管理、科学运用、分项控制”的管理方式,逐步健全控制民间金融资金的流向,保证民间金融资金在实体经济企业资金周转中发挥出积极正向的支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引导民间金融资金的使用途径,为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注入金融活力,通过制定引导性的金融政策,让民间资本可以在实体经济企业的投资中获得相应的补助利润,既有利于扩大实体经济企业资金规模,增加实体经济企业资金出资额度,也有利于激发出民间金融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热情。此外,也要健全民间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与行政管理审批制度建设,防止民间金融市场产生违规操作的情况发生,保证民间金融资金对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保证民间金融资本发挥出长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实现实体经济企业又快又好的金融发展目标。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与健康发展具有突出的贡献作用。当前,要充分结合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实际,切实围绕我国金融制度的管理现状,不断完善金融监督管理体制,合理灵活的转变金融管理方式,切实提高金融资金流转能力,保证实体经济企业在发展中,获得充足的金融资金扶持,保证实体经济企业免受资金空转金融问题的影响。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金融行业的业务审核能力,防止人为的控制金融资金流转方向的问题出现,合理引导、合理分配金融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企业,充分保证实体经济企业在发展中具有金融政策保护与金融资金周转的支持,减少社会金融资金脱实向虚的资金流向规模,提高实体经济企业的资金支持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启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7(02):49.

[2]郑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制度创新逻辑[J].中国发展.2016(0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