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浅谈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9-02-12 00:00:00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2019年2期 作者:王德锋

浅谈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王德锋

王德锋

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摘要: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分控、分配、资源整合、控制和绩效考核的管理手段即全面预算管理,最终目的是为引导企业各个部门强化自身的预算优化,配合企业这艘大船实现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是制造业企业协调自身生产活动的常用管理方式。本文将结合我国制造业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全面预算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管理;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对策及方法论

一、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一)思想层面所面临的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生产环节进行预行控制的环节[1],但是许多制造业的管理层并没有重视这个环节。高层管理误认为预算管理会影响企业生产创新,降低企业生产的质量,拖延企业研发的进度。尤其在创新型企业和研发型企业,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种思想上的误区就越发突出。中层管理缺乏对预算的长期规划和成本控制意识,经常造成预算超支和账目不明的状况,容易产生企业生产部门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从而无法达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根本目的。

除了管理层,企业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了解也较为匮乏。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对企业各个生产、行政部门的管理,也是对全体员工的管理。但是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大部分员工缺乏对自己部门财政开支状况和报销制度的了解,误以为全面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在日常过程中没有将节约成本与自己的生产工作相结合,甚至还存在吃拿卡要、过度消费公款报销的问题。

(二)管理制度所面临的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需要统筹整个公司各个部门开支预算的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运算和调查,全方面了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情况[2]。但是现阶段部分企业却没有配备相应功能或者有能力进行统筹调配的人员,甚至有财务部门或者会计部门兼任的情况,职务和责任界定不分明,组织结构和组织形式残缺,导致一人兼数职,从而降低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质量。

全面预算管理部门没有实际性的权力也是妨碍全面预算管理推进的难题之一。制造业企业内部大多各司其职,各有各的职责范围,在这种惯性思想影响下,各个部门都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只是预算管理部门的工作,对预算工作不积极、不上心、不配合,递交的数据和文件不健全,递交的文件报告马虎敷衍,阻碍了预算的执行。而且因为全面预算管理关系到各部门的利益分配,一旦触及到部门核心利益会造成巨大的反弹,为了争取最大利益,甚至会产生部门谎报数据骗取高预算的恶性事件,这些问题都与全面预算管理部门没有实际权限有关。

(三)预算管理方式所面临的问题

不论是民营性质的制造企业还是国有资产的制造企业,都处于市场竞争之中,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也应该面向市场,以市场变化作为旌旗,适应行业形势的变化。然而现阶段制造业企业内部的全面预算管理还是一个封闭的圆环,预算分配和资源整合都按照历史数据和财会部门人员的经验来进行判断,而忽略了行业形势和风口对制造业发展前景的影响,从而导致低需求部门获得高预算,而真正需要大量预算来进行市场营销和产品研发的部门却缺乏资金,这对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企业的创新开发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最终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经营活动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目标的需要。

二、针对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思想层面的解决对策

全面预算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对企业生产环节的内部警示,通过控制预算成本来达到强化企业部门节约成本意识、优化管理模式等等目的[3],要让管理层都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优化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并非为了制约部门的生产,在高层管理中树立重视全面预算管理的观念,削弱降低中层管理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抵触情绪。

加强企业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参与度,每个部门都应该展开内部会议,让员工了解各自部门岗位的预算水平,让预算成为员工生产生活过程中时时警醒的标杆。同时也应该调动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配合预算管理工作展开,提交真实的营业数据和预算报表。

(二)管理制度的解决对策

要完善企业预算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建立预算管理审核小组,审核小组直接受董事会任命,对其负责,独立于其他企业内部部门,由在企业拥有实权的董事会成员或高层管理领导组成,获得企业内部管理的最高权限,拥有对企业内部各管理部门数据审核和经营状况审查的权限,拥有较高的自主权。

建立预算管理讨论小组,总经理及企业内部各级中层管理组成,且必须配备一到两名资深财会人员,小组组成人员要求对自己部门的运作和市场运行的前景有充分的了解,服从预算审核小组对预算工作的开展、审查、执行、分析、报告和考核等等安排,对审核小组负责。

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系统的预算管理网络,将企业的各个部门、子公司都纳入到网络中来,由企业预算管理部门进行统筹分配,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专员,负责审核预算,及时发现预算工作中的纰漏之处。

(三)预算管理方式的解决对策

将全面预算管理纳入到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打破原本靠经验和惯性思维判断的预算模式,结合外部市场的大环境和内部企业的各项数据,将预算分配与企业经济活动和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预算管理部门的工作应该建立在对市场的充分调查和对风险的精确把控上,关注行业动向,并依照实际情况,加以科学、高效、合理的预算定制内容,这要求管理部门有一定风险控制意识和风险规避格局,同时也要求预算管理部门能够充分结合各个部门的生产报表,利用资源优化整合的优势提高各部门的生产效率。

四、结语

如今随着资源整合和系统内部优化成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发展方向,全面预算管理在节省内部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上的表现也越来越瞩目,制造业企业在完善预算管理机制中探索,不论对节约社会资源,调动生产积极性,创新管理模式还是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佚名. 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2018(29):34-35.

[2]陈立军. 浅议房地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 财会学习,2016(13):66-66.

[3]陈丽丽. 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商论,2016(28):19-20.

[4]佚名. 论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J]. 时代金融,2018,No.702(20):16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