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浅谈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在实践中的运用

2019-01-11 00:00:00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2019年1期 作者:孙成德

浅谈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在实践中的运用

孙成德

孙成德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正在以飞快的速度迅速占领各个工作领域,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思维方式,大数据已然成为新时代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既给我们创造了无限的机遇,同时,又带来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创新性的运用大数据,是值得财会及审计人员深入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内部审计;创新方法

引言

市场经济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时,面临的各种压力不断增大。在此情况下,企业要想实现良性发展,不仅要提升自身各项外部综合实力,还必须不断强化其内部竞争力。通过发挥内部审计的运用,有助于规范企业各项业务流程,约束企业管理层和相关主体的行为,促使企业实现良性健康发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特别是在过去十年中受到了相当多的关注,随着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内部审计的强化创新更应该提上日程。同时,通过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质量,提升该项工作的开展水平,能够使得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或者有效规避竞争劣势。

1内部审计创新的作用

对于企业而言,不管所处的行业如何,都需要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体制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内审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存在的各项问题,优化企业发展的内部环境,提升其发展动力。在创新作用方面,发展内部审计依然具有各方面的优势。首先,通过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有助于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体系,优化公司内部结构,尽可能的消除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项制约因素。同时,在提高财务工作开展质量方面,内部审计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进而促进企业实现健康发展,确保财务工作高质量的展开,有效防止各类舞弊现象的发生。其次,对于董事会而言,外部审计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对于董事会决策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通过成立审计委员会,有助于各项审计工作有序开展,进而为董事会决策提供更多更加有效的信息,大大提升企业发展的科学性[1];内部审计(IA)是公司治理体系中的重要资源,有助于为公司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巨大的支撑,主要因为它为公司治理并提供服务,促进发展。最后,通过发展内部审计,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外部审计成本,降低审计费用,保持审计竞争力服务市场激励,内部审计师依靠内部审计工作作出正确决定。此外,内部审计师对组织的更深入了解,可以为总裁提供正确的公司发展。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下检验内部审计,以及促进公司的治理和创新价值。

2审计工作机制创新的工作思路

2.1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定位

强化大局意识,提高把握方向的能力。要精准确定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定位,紧紧围绕企业总体发展目标,以服务保障企业发展战略为引领,以促进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推动企业政策措施落实为纽带,以找问题、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为导向,创新审计体制机制,提升审计功能,努力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

2.2创新审计组织与实施方式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审计人员能够通过对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实现企业信息的全面了解和全员覆盖,事务所及审计人员应当在审计程序中适当引入大数据技术提升审计效率。比如,在风险评估阶段,审计人员可以对企业的有关财务数据事先进行浏览,以便于对重大错报风险形成大致的估计和判断,有的放矢的进行下一步的审计工作。在控制测试阶段,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某一项业务流程中产生的各项凭证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加工,判断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果是否可为审计人员采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采用。在实质性程序中,大数据更加便利了审计人员的工作。审计人员不仅可以利用被审计单位与其他单位的关联数据进行实质性测试,还可以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细节测试。可见,大数据分析与利用能够贯穿整个审计工作流程,提升审计效率,减轻审计人员以及被审计单位人员的工作负担,使得审计产生的结果更加准确。

2.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

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审计工作的开展和提高是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审计队伍的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审计工作能否持续提高的关键,通过各种培训和专业化学习,强化政治理论与审计业务的提高,建立一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思想过硬,业务过硬的内部审计队伍。

3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措施

3.1强化效益审计,有效发挥审计功能

要强化任务分解和执行情况审计,促进企业战略部署执行落地。要强化管理效益审计,紧盯制约效益增长和价值提升的关键因素,加大审计查证和分析力度,推动企业创新机制、优化流程,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促进企业全面提质增效。要强化合规审计,将国家政策法规、企业章程和内部制度作为重要审计内容,及时揭示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现象,加大对违规问题查处和揭示力度,促进依法依规经营水平不断提高。要强化风险审计,积极督促企业抓好催收清欠、投资回报、资产管理、境外业务等重大风险及新业务风险管控,促进企业重大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

3.2完善大数据审计相关法律法规

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形式具有新的特点,它涵盖了传统审计理论、信息系统技术、数据挖掘等领域的知识,是一个复合型、多学科交叉的新领域。遗憾的是,我国相关的法律配套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这使得利用大数据辅助审计工作缺少相应的法律支撑和保护。很多事务所不敢依赖大数据分析结果作为审计证据。任何一种审计模式的创新,都需要相关的政策进行引导,否则将难以实现长远的发展。因此,财政部、审计署、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有关部门应当对此进行高度的关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研,尽早出台配套的法律,以方便大数据下审计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市面上出售的财务软件千差万别,质量层次不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计工作对大数据的利用。相关部门应出台法规对数据存储与核算软件进行规范,为大数据运用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指引。

3.3规范程序,提高审计质量

开展定期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强化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促进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科学的内部审计管理机制。一是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管理。制定内部审计工作考核办法,指导各单位内部审计部门计划有重点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实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指导的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内部审计质量。二是规范内部审计程序和审计行为,避免内部审计工作的随意性,防范内部审计风险,不断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使内部审计发挥更主动、更关键、更积极的作用。

3.4加强内部审计队伍职业化建设

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范围不断拓展,对内部审计队伍总体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一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审计人。二要加大现有内审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积极开展专业培训,争取机会参与同一系统内的学习交流活动,提升内部审计人员开展业务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胜任能力。三要根据审计业务范围的拓展,适时引进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四要努力推动内审人才梯队建设,充分调动现有人员积极性与创造力,为内部审计储备人才力量。

结束语

新形势下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着诸多新任务和新挑战,内部审计部门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念,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于创新,敢于监督,着力促发展、促改革、促绩效,确保各项监督取得实效,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竹红.试论创新型内部审计人才[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4,16(06):38-40.

[2]欧素芳.创新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24):43-44+53.

[3]李梦鸣.信息化形势下的内部审计模式创新[J].时代金融,2014(24):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