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员工持股激励在创业公司治理中的应用
王晓飞
身份证号码:3404031974****1617
摘要:在中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企业第一次推行股权激励以来,已有几百家上市公司和成千上万家非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在职分红”等词听起来已不再新鲜。很多企业在推行不同形式的股权激励后,即令企业高管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也让企业业绩实现了飞速增长,其中的佼佼者已经开始和跨国公司比肩。越来越多的事例证明,股权激励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提升绩效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
关键词:员工持股;动态股权激励;治理应用
一、前言
已逝的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曾是"一元CEO",年薪仅一美元,但他手中握有企业的股权,因此他卖力地工作,让"苹果"重新"红"起来。企业发展的同时,他也成为亿万富豪。
股权激励的模式之一“员工持股激励”应用的典型公司就是中国华为。2019年1月14日,任正非在深圳的一个媒体座谈会上说过“我拥有华为1.14%的股份,史蒂夫·乔布斯拥有苹果0.8%的股份,这表明我的股权被进一步稀释是合理的,我将向史蒂夫·乔布斯学习。”华为官网的公司介绍:“华为是一家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华为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96,768人,参与人仅为公司员工,没有任何政府部门、机构持有华为股权。”
股权激励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完善的制度,在发展上也向发达国家迈进了一大步。不仅提高了公司的业绩,为公司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还弥补了传统激励方式中的不足,对推进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但是由于股权激励在我国创业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中应用的时间还较短,有些制度的建立和应用措施还有待完善,因此需要公司管理人员对股权激励有正确的认识,并科学的将其运用到公司治理中。
二、股权激励的概念与模式
股权即股东的权利。广义的股权,泛指股东得以向公司主张的各种权利;狭义的股权,则仅指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得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
股权激励,就是使员工通过获得公司股权的形式,享有一定的经济权利,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机制。
常见的股权激励的九种激励模式:股票期权、股份期权、业绩股票、业绩单位、限制性股票、虚拟股票、股票增值权、延期支付、员工持股。
员工持股是指由内部员工认购本公司股权,所获股权或是公司无偿赠与,或是公司补贴,或是自行出资购买,然后委托员工持股平台管理运作,由员工持股会代表持股员工进入董事会参与公司管理。
以下我将结合“ZN科技公司”实际情况,对员工合伙企业间接持股模式,谈一下实际应用。
三、员工持股激励的具体应用:
3.1 “ZN科技公司”股权分配
成立WL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以下简称“WL投资”)。以项目投资、投资兴办实业、投资咨询、物联网投资等经营内容投资“ZN科技公司”。WL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由“ZN科技公司”高管团队与骨干成员15名成员组成,占总投资的20%。在“ZN科技公司”股权中,“GW公司”占总投资的30%,“QX股份”占投资50%。
同股不同权写入公司章程。占“ZN科技公司”总投资20%的“WL投资”对该公司拥有100%的经营管理权。不在公司任职的投资人仅以出资额为限与员工持股的“WL投资”合伙制投资公司共担风险,利润共享。
在这里,“WL投资”作为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人分为普通合伙人(GP,General Partner),和有限合伙人(LP,Limited Partner)。原则GP参与管理企业事务,对企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LP不能管理企业,以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
“WL投资”的GP由“ZN科技公司”CEO担任,执行合伙事务,承担管理职能,实际控制合作企业。LP让被激励员工作为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人,作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公司管理,同时享有经济收益。
这样通过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即能达到用股权激励员工的目的,以能在一定程度上绑定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利益。
3.2 “ZN科技公司”员工持股考核方式
“WL投资”合伙企业是员工的持股平台,合伙人所持份额将根据年/季度绩效浮动增减,详见下表。合伙人年度绩效结果分为A+、A、B、C四档:
合伙人年度绩效得分=(Q1+Q2+Q3+Q4)/4(Q1,Q2,Q3,Q4分别代指第一至第四季度的绩效得分,来源于“ZN科技公司”季度绩效考核)。
合伙人年度绩效评价时间为每年3月10日前。
根据“ZN科技公司”发展情况,在IPO之前将隐名合伙人所持份额可转化为工商登记份额,即成为有限合伙人。
四、员工持股激励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4.1更好的为公司招贤纳士
公司的稳定发展能够吸引社会上更多的人才,“ZN科技公司”的员工持股激励制度为招贤纳士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对于一个不到85人的创业公司来说,2018-2019年引入具有国家注册建造师一级证书的员工2人,高级工程师1人,引入具有硕士学历的高管2人。
4.2将高管报酬与公司长期利益紧密相连
员工持股的股权激励政策在公司激励制度中的运用有效的将高管的报酬与公司的长期利益紧密连接起来,公司的利益就是高管的利益,通过这样的激励方式,能够全面激发公司高管的创造能力和竞争意识,企业高管的创造性和竞争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具有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才能够在公司的发展中不断贡献创新思想,不断产生促进发展的积极能量。因此股权激励政策对于公司高管来说有较强的激励作用,是促进公司经济长远发展的有效措施。
4.3提高公司业绩
员工持股的股权激励制度的运用立竿见影提高了公司的业绩。另外对于公司的普通员工来说,公司的利益增长会伴随加薪,福利待遇也会提高。其中1人来公司不到三个月便为公司带来一项722万元的工程项目。该项目4个月完工如期交付,后1个月结算完成。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促使员工形成主人翁意识,脱离了传统为他人打工的观念,转变为自己打工的观念,更会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岗位工作中,进而增强职工的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公司业绩的目标。
4.4弥补了传统薪酬分配方式的缺陷
传统薪酬分配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付出与回报的比例不恰当,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心理,影响到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而通过股期激励政策有效的改善了传统薪酬分配方式中的缺陷和不足,使员工更关心公司的长远发展,从而为公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充分的考虑。
4.5有利于投资主体与公司经营活动的划分
以往的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和股东之间,在针对公司的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矛盾。建立股权激励制度以后,投资主体仅对公司经营活动在财务上进行监管,投资主体要的是投资回报,经营者要的是相对自主的经营。
员工间接持股,员工即是投资者,也是经营者。员工持股激励基本上化解了投资者经营权与实际经营者经营权的分争,避免了矛盾。
五、员工持股激励在公司治理中的问题
员工持股激励政策虽然能够有效促进公司的发展,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负面效应。首先股权激励政策为公司高管带来的经济效益,拉大了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异,随着差异的不断加大,公司的内部矛盾也会随之变大,从而对公司的内部治理产生副作用。为了尽量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ZN科技公司”推出的隐名合伙人制度与动态股权分配制度。
六、动态股权分配制度
“动态”是相对于“静态”而言的。初创公司常常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索,固定的股权分配方案无法适应这样的环境。90%的创来者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在开始创业的时候就做股权分配,约定各个创业成员占有的比例。还有“专家”主张“傻瓜式”分配股权的,主张核心创始人绝对控股,例如70%,然后技术总监占10%,市场总监占10%,再预留10%的员工激励的期权池。
股权分配如果这么简单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公司为股权分配的问题不欢而散了。因为公司前期开发的工作比重大,开发完成后营销推广的工作比重较大,如何体现这一变化?公司要引入一个技术“大牛”,该不该给他股权?CEO原来只是供了一个点子,投入的钱也不多,他的股权会不会太多了?某位成员离职了,他的股权怎么办?每一次团队意识到有必要调整股权分配的比例时,都是一次对人性的考验。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股权分配比例不适合初创企业。对于处于千变万化的环境中的初创企业,股权分配机制必须是“动态”的。
6.1“ZN科技公司”的动态分配制度
达到隐名合伙人入伙资格条件的,可以获得合伙企业章程中规定的股权。隐名合伙人入职年限与绩效考核达标,有机会获得更多股权。
6.1.1隐名合伙人配发份额
配发份额=基数 * 激励系数
激励系数=职级系数J * 年限系数N * 累积季度绩效系数K *公司全年业绩完成比率*L
注:① Ⅲ、Ⅱ、Ⅰ级合伙人的基数分别为1.8万份、3.6万份、5.4万份;
②公司全年业绩完成比率为公司年度指标的加权平均数;
③受公司全年业绩完成比率(L)波动影响,员工每年可根据自身情况刷新所得股权数据,
并以刷新前及刷新后数据孰高为本年度最终数据;
④隐名合伙人最高可获得20万份。
6.1.2其他情况
符合以下条件者,可成为隐名合伙人/有限合伙人并获得对应份额;若已是隐名合伙人/有限合伙人,可获得附加份额:
对“ZN科技公司”有重大贡献者,按贡献度给予相应份额;
入职“ZN科技公司”每满五年,可获得9000份。
6.2“ZN科技公司”的退伙与股权受让
初创企业面对的环境是杂多变的,团队往往需要不断地调整和补充新鲜血液。好的股权机制,应该考虑这种变动性,让有能力的人随时可以参与进来,让不合适的人随时可以被清退,帮助团队维持一个开放的架构。
七、结语:
综上所述,员工持投在公司股权激励政策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的激励作用。通过员工持投激励有效解决了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矛盾,使管理者拥有获得经营权的目的,达到激励高管与核心技术的作用,不仅能够大力促进公司的发展,对公司凝聚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但同时在运用的过程中员工持投的激励方式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公司一定要其进行科学利用,避免其带来的负面效应,这样才能够发挥激励政策的积极效应,从而实现公司更为长远的发展和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咏刚,周虹《乔布斯传》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林正光《股权资本》经济管理出版社
[3]单海洋《非上市公司激励一本通》北京大学出版社
[4]孙力科《华为传》中国友谊出版社
[5]蔡聪《创业公司的动态股权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