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及对上市银行绩效的影响解析

2018-12-22 00:00:00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2018年12期 作者:刘宪鑫

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及对上市银行绩效的影响解析

刘宪鑫

刘宪鑫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省淄博市 255022

摘要:本文主要以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及对上市银行绩效的影响解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上市银行绩效实际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及对上市银行绩效的影响,其次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及对上市银行绩效的影响思考,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 上市银行 绩效 影响

现阶段,金融衍生工具重点作用在商业银行汇率风险以及结算风险管理工作中,尤其是上市银行的绩效管理。通常而言,商业银行在开展金融衍生商品交易活动期间,主要以两种手段加以完成,首先是结合客户的需求设置产品,赚取佣金以及手续费用;再次是借助衍生工具分析价格汇率以及风险,对今后的金融事务发展倾向加以预测。但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存在为一把双刃剑,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会带来风险隐患,所以全面掌握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及对上市银行绩效的影响,实效性的规避金融风险十分必要,以下为给予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1.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及对上市银行绩效的影响

1.1税收反应。针对现阶段的经济活动,因为累进税率制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的出现,银行税收的函数呈现凸性变化,金融衍生工具首先是通过降低银行税前利润的变化,促使其具备相对稳定的状态,进而提升绩效;再次是减小现金流的持续性变化几率,增加借款利息降低银行纳税的实际费用,进而提升绩效这两种方式对税收进行调节。

1.2财务连锁效应。在多种尚未明确的因素制约下,银行运行情况无法展现出稳定性,以致于现金流的波动程度变化趋势较大,加之银行自身存有高杠杆的效应,十分容易引起财务恶化,甚至银行无法执行对债权者的诺言,出现财务困境,遭遇破产的威胁。财务困境以及破产的出现会增加成本费用,涉及到清算费用以及诉讼费用和资产流动费用与资产融资费用等,也就是说财务的连锁效应会带给上市银行绩效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期望的运行成本受到出现财务困境以及破产对应成本大小的制约。借助金融衍生套期工具保值能够平缓银行现有的现金流,降低财务困境产生的概率,强化利益者针对银行产生的安全性依赖感和信任感,降低银行与客户以及雇员之间的合同签约成本费用,进而保证银行的绩效质量。

1.3投资匮乏现象。因为银行内部存在不稳定的现金流,且银行总是比较注重外部的融资合作,同时若企业内部出现信息存在的不对称的现象,会引起外部融资合作的成本大于银行内部发起的融资活动。在外部融资资金较多时,就算存有一些正盈利的银行净现值,思考到投资所得高出债权者的资金金额,相应的股东也会自主放弃相关项目的开展,引出投资问题。当然,借助金融衍生工具套期保值可以确保银行内部资金周转足够科学,减小银行对外部融资工作的依赖,处理好银行投资资金匮乏的一系列问题。

总之,上市银行中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对风险进行管理,本质为轧平现金流,促使现金流足够稳定。现金流在上市银行开展的各项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相对稳定的现金流成为企业经营的基本保障。此外,利率以及汇率的变动会引起现金流大幅度波动,影响现金流循环的效果,导致银行潜在成本急剧增加。所以金融衍生工具在上市银行的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

2.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及对上市银行绩效的影响思考

2.1积极研发外汇类以及利率类金融衍生物。其一,扩展银行外汇衍生物市场范围。汇率的双向波动成为外汇衍生物市场前进的保障,在2018年之后,人民币兑换美元的经历得以升值,相关资料显示,在2018年的4月份中旬期间,人民币兑换美元在快速的贬值,在6月份中旬期间,人民币兑换美元在加速的贬值,持续到近期呈现涨跌结合的趋势。具体而言,汇率双向的波动情况逐步扩展,在这种情况之下,外汇金融衍生物市场比较活跃。现阶段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波动仍处在百分之二的范围之内,可以结合市场的实际供求关系以及银行承受风险的能力,明确人民币市场价格以及市场供求之间存在的关系。

其二,提高期权业务效率。结合国外的经验,较为稳定的股指市场往往会在股指期货完成上市工作之后产生股指期权。现阶段的世界范围内存在期权与期货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美国地区的期权交易朝向大于期货的趋势发展,我国现有的人民币汇率逐步发展为市场形势的机制,所以需要进一步提高外汇期权,由此适应国际范围内市场竞争的需求,还可以彰显出外汇期权设置的灵活性。

其三,借助金融科学技术推动金融衍生市场的前进。在金融科学技术的产生背景下,一些国家逐步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扩展金融市场规模。我国也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针对金融科学技术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融合发展角度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包括区块链科学技术作用在场外金融交易的明确环节中,促使金融交易足够准确;将区块链科学技术作用在金融清算的流程中,提高清算实际速度,减小中间使用的成本;针对信息化的加工与处理,可以借助云计算科学技术系统化分析金融交易信息,确保金融衍生工具在市场中得到快速的发展。

2.2关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内部和外部管理。其一,强化上市银行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的内部风险控制。上市银行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最终目标是管理风险,然而因为高杆杠和较低的透明性,导致交易自身含有较多的风险因素。所以上市银行需要站在两个层面上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类型管理。首先是以金融衍生工具产生于实体经济为中心,基于套期保值的思想进行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工作,特别是非国有中规模或者小规模的上市银行要防止出现投机取巧思想的产生。再次是完善上市银行现有的内部金融管理机制,要求银行的管理者宏观调控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规划方案,协调每一个单位做好本职工作,与此同时管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活动的开展。

此外组建专业的金融风险监督单位,我国存有诸多的上市银行中存在风险管理单位职责规定不够明确的现象,也没有具体规定信贷业务以及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存有的风险管理计划,以致于不能实效性的观察在交易期间出现的金融风险,所以上市银行需要组建专业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风险监督小组,对交易之前以及交易过程和交易之后的金融风险加以研究。或者创建单独的金融审计单位,确保金融产品设计以及金融延伸工具交易流程的规范性,严格掌握金融衍生工具的类型以及授权内容等,体现出上市银行经营信息的可靠性,提升上市银行绩效工作质量。

其三,采取统一化市场外部监督手段。金融衍生工具归属于表外业务的范围中,存在的信息往往不够透明化,现阶段上市银行以绩效提升为目标,需要采取统一化的市场外部监督手段,创新金融管理机制,针对管理的内容以及目标进行统一化规定,尽量降低管理中涉及的金融成本。站在上市银行长久发展的视角上,在处理金融衍生工具管理问题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参考日本以及英国的工作经验,创建标准化的管理单位,规范管理单位具体工作职责,从根源上落实金融管理工作,全面提升上市银行现有的绩效管理水平,提高综合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上市银行管理者要充分了解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及对上市银行绩效的影响,采取科学的手段制定银行绩效管理的具体方案,巧妙的融合金融衍生工具,发挥其存在的效用,切合实际的提升银行绩效管理质量,加快银行现代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崔婕,李凯. 上市银行表外业务存在流动性风险吗——后危机时期嵌套信用风险的HLM检验[J]. 宏观经济研究,2017(12):57-71.

[2]姜姝彤. 我国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及监管研究[J]. 时代金融,2018,No.700(18):80-82.

[3]李琳. 论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2017(26):71-72.

[4]周璐. 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应用——以A银行为例[J]. 科技经济导刊,2017(19):219.

[5]陶大勇. 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财会学习,2017(8):127-127.

[6]亢艺璇. 影子银行的定义、类型及风险监管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7(0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