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历程及现状走向分析研究
莫颜菱
南京财经大学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站在中美经贸关系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要认真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拓展合作,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共同努力维护来之不易的经贸关系,以最大的诚意积极推动磋商取得平等互利的成果,确保中美经贸关系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为中美未来40年合作打开新的局面,为两国和两国人民福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中美贸易是中国对外贸易中最大的一块,美国是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伙伴国,而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本文主要介绍了中美贸易发展历程及中美贸易当前的现状,证明中美贸易依然存在美好的发展前景,中美两国应该加强促进中美双边贸易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中美贸易历程 中美经贸关系 未来走向
一、中美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
中美两国贸易发展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
起步阶段(1979—1981):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两国领导人签署协议以促进两国经贸关系。两国的经济往来逐渐增多,1972年4月15日,美国客商参加了中国广州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直接出口成交400多万美元1973年5月31日,中美贸易全国理事会在华盛顿举行。1973年6月,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同中国银行建立业务关系,成为24年来第一个与中国银行建立正式业务关系的美国银行,开启了中美金融合作的大门。1975年12月,美国总统福特访华,批准对华出售英国生产的斯佩喷气发动机,成为西方向中国出售军民两用产品的新起点。1978年4月10日,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在此期间制定的一系列的关于中美贸易的政策均以推动中美经济贸易发展为目标,鼓励中美两国的企业之间的频繁往来,使得中美贸易额飞速上升。
困难阶段(1982—1991):1982年比前一年贸易额下降9.36%;第二年又继续下降。此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中美双边贸易基础薄弱,美国出台了一些针对性措施,反而造成了中美关系又陷入僵局。随后,又签订了一系列促进两国贸易的协定,使得1988年两国的贸易总额首次破百亿美元。1984年1月,赵紫阳对美国进行访问,1984年4月,里根总统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中美两国高层的互访缓解了之前因为台湾问题和纺织品问题上的争端,签署了大量的合作协议和协定,进一步推动了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从此,政治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有所淡化,经贸合作逐渐成为中美关系的首要问题。从1984年到1989年,中美双方签订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科技合作领域的双边协议。
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1):1992年的南方谈话标志着中美经贸关系进入到崭新的阶段。中国于2001年11月10日晚正式加入WTO,成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43名成员,彻底解决了中美两国的最惠国待遇问题,使得两国的贸易合作范围扩大。在国内外的压力下,1994年5月26日,克林顿宣布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将最惠国待遇问题和人权脱钩,这一决定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的重大转变,中美经济关系摆脱政治因素,成为中美双边关系中主要关系,双方的经济利益上升为两国的战略利益,美国以此为准调整了对华的贸易政策。
全面发展阶段(2002—至今):中国加入WTO使得中美两国贸易额飞速增长。自2002年起双边的贸易额一直保持着20%的增长率,截止到2012年,贸易额达到5000亿美元,美国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杂制品等实质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即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二、解读中美经贸冲突
英国《金融时报》5月8日曾就美方提出的强势要求发表评论称,特朗普向中国提出非理性贸易要求,这些提议甚至不能作为谈判的明智基础。评论还认为“特朗普要小心、中国已经展示出自己擅长通过精准的报复来打击美国。北京方面有各种各样的工具可以动用,以在特朗普的政治腹地打击其痛处。”
1.中国国际商会咨询顾问组顾问 江山:中方应正视美国对因中国崛起而产生的焦虑感
美国发起贸易冲突,从短期看是源于美方认定的中美存在的贸易逆差,长期看源自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担忧。谈到中美此轮贸易冲突的走势,江山判断,中美经贸关系合作的部分要大于竞争的部分,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国力不断发展壮大,中美在经贸方面一些竞争性的领域表现突出,因此在未来合作范围领域可以做很多事情。
2.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盛斌:中国的技术创新是真正动了美国人的奶酪
谈到此轮中美贸易冲突爆发的原因,盛斌认为:为遏制中国的产业和技术升级。美方采取了一些进口保护贸易救济措施,如反补贴、反倾销和各种保障措施;中国的技术创新是真正动了美国人的奶酪,美国之所以称霸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拥有先进的技术,而近年中国的技术创新令美方感到实实在在的威胁。
三、中美经贸关系走向仍将保持稳定格局
目前可以看出美国的心态和态势:美方这次提出的8项要求里有4项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中心是朝着中国的发展权;美方提出到2020年共削减2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一高要求属于美国争取道义制高点的谈判方式,据此,让今后的谈判更有利。面对中美目前的状况可以从4个方面做出回应:一是始终坚持WTO多边贸易原则;二是在市场准入等方面中美还是有谈判空间的;三是面对中美贸易问题需做好两手准备,美国提出撤诉期限可能示意美国在之后会进一步采取措施;四是中美贸易摩擦实则是美国国内政治问题的外延,解决贸易问题一定要减少政治干扰。
中美经贸关系的良性发展对两国经济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相互依存度看,中国每年约有五分之一的产品销往美国,而美国总进口中约有22%的产品来自中国。同时,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商品中,有大量商品对中国高度依赖,中国甚至成为了美国部分进口商品的唯一来源国,说明中美经济存在无法“脱钩”的紧密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及全球都有让这场贸易战“偃旗息鼓”的内在驱动和利益诉求。从中美经贸磋商释放的信号看,谈判的焦点已经发生了转向,从最初的“贸易逆差问题”转向强制性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开放、政策性补贴等“结构性问题”,中美经贸谈判议题的广度和复杂度也超出以往,双方要最终达成全面一致的框架协议可能存在较大难度。一方面,中美双方“对表”和衡量标准并不对等。美方对中国开放市场的承诺仍持怀疑态度,中方则怀疑美国并非是出于公平贸易考虑。另一方面,贸易之争的存在演变为长期博弈的风险。当前中美正进入一个更具“竞争性时刻”,且这种竞争关系不仅出现在经济领域,而且还出现在高科技等其他许多领域,可能使贸易之争演变为一种长期博弈。
无论如何,中美两国的博弈都应是竞争性博弈,而不是双输的对抗性博弈。因此,中美需要将经贸关系视为最重要的共同利益加以维护和巩固,在维护各自核心战略利益底线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战略稳定框架,进而推动中美关系由“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建设性合作关系”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茉楠.在“贸易战”与经贸谈判中重塑中美关系[J].金融与经济,2019(02):1.
[2]赵硕刚.中美经贸关系2018年回顾与2019年展望[J].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19:16-19.
[3]朱洪.中美经贸关系继往开来开创新时代[N]. 国际商报,2019-01-17(002).
[4]沈建光.中美经贸关系如何演绎[J].中国外汇,2019(01):27-28.
[5]孙振宇.中美经贸关系面临的挑战及中国的应对[J].国际贸易问题,2018(12):6-8.
[6]张玉环.特朗普政府的对外经贸政策与中美经贸博弈[J].外交评论2018,35(03):12-36.
[7]赵爱玲.解读中美经贸冲突走向[J].中国对外贸易,2018(04):10-12.
[8]何宁.中美经贸关系走向仍将保持稳定格局[N].21世纪经济报道,2018-02-0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