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学改革探索

2018-11-21 00:00:00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2018年11期 作者:周燕

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学改革探索

周燕

周燕

南开大学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是越来越普遍,社会上的心理治疗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应用心理学专业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和一些行业之间产生联系,通过行业的特点和应用心理学的特点相结合,两者相互联系共同解决问题。应用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在社会中的实践性很强,它具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双重特点,在实际的应用程度是很高的。其中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其中的一个教学内容,也是进行心理辅导的核心。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时出现的问题,并将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善,保证学生能将应用心理学专业中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学好,并能为社会上的人们解决相关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学改革

引言:在应用心理学专业中,“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其中组委重要的一门课程,因为一些心理学知识都是依靠“心理咨询与治疗”来解决的。之所以要建立这门课程,主要就是为高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带去更多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的技能,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在毕业之后从事心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利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知识解决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因为,现代社会压力日益增大,每个人在遇见困难后心理上多多少少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帮助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将负面的情绪清除,重新接受新的生活。

一、传统教学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也逐渐的发展起来,再加上社会压力慢慢地增加,更多的人在心理上出现了问题。根据这样的情况高校应该加大力度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使其利用“心理咨询与治疗”相关的知识来对出现心理疾病的人们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使其克服出现的困难同时赶走心理上的消极情绪。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校中的教师没有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还是采用一种机械的教学方式,填鸭式的教学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学的组织机构也不合理,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理论层面,没有将实际应用的课程重要性体现出来。与此同时,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和计划上不够完善。课程的内容大多数都是沿用传统的教材和内容,没有经过时间的转变而将其进行改善。这样就阻碍了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进程。再加上教学的体制不完善,在进行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学时缺少一定的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缺少一定的发挥空间。同时学校在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在资金和教学器材上出现问题。这样就难以保证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传统教学出现的问题

在我国高校中,针对“心理咨询与治疗”还没有得到很高的重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绝大多数老师都是采用的一种程序性的教学方式,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机械般的传递给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以为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就是正确的。这样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1]。在整个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做到的就是在规定的上课实践内将教材上的内容不经过删减或者是添加就开始讲授,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就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还在利用原始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本学不到有用的知识,直接导致了学生在毕业之后面对心理学上的问题不能利用自己的知识进行解答,实践的能力不足。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并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但是根据现有的教学方式,是不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学改革思路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不高同时实践能力也不强,根据这样的情况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相关的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改革[2]。

(一)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善

高校在进行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学过程是,应该根据实际的需求,重新确定教学的内容。保证教学的内容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国外一些学校中使用的教材,适当的将讲授的教材进行改进,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添加到教学的内容中,根据实际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学校的教师自行编制教材,这样更能根据学生的特质来进行教学。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将理论课程的教学和实际应用的教学进行一定的分配,保证两者之间相互联系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其次,就是随时的关注一些国内外的心理学方面的信息,要将最新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最新的知识。随时的更新学生的知识库,这样就能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善

第一点,是要在教学的课堂上进行改进。首先需要打破现有的教学模式,不能只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而学生在下面自顾自的听讲,需要增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这样的教学形式才能有效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同时学生也能最大限度的将知识进行整合。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利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增加互动,这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将学生的思维固定在课堂上。也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讨论的形式,将时下最火热的话题放在课堂上利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知识来进行解答,这样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其次就是学校可以利用事业单位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习的机会,这样就可以增加学生的经验,可以更好的将学习到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知识进行运用。这样的做法也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一下进入社会工作的状态,为以后所进行的工作铺好路,最主要的就是可以学以致用,将停留在书面上的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

三、在实际教学中的改革方案

(一)在教学中分析相关的案例

在教学中分析相关的案例就是要让学生分析一定的实际事件,这样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更好将所学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知识进行运用,进而掌握了知识也能加深印象[3]。因此,教师要利用网络并查阅大量书籍来收集案例,整理日后在课堂上供学生分析。教师要根据学习的进度和相关知识来进行整理,保证案列的难度不要超过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出来。但是在案列中,一定要保证所涉及到所学的都是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二)通过模拟练习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将整理好的案列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析,分析的过程可 以采用小组分类的形式,这样能将课堂的气氛充分的活跃起来,同时又能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同学进行讨论,将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换,模拟了在社会上工作的形式,保证了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能将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在讨论的最后,应该在每个小组中推选出一位代表,将小组内的讨论结果和老师进行交流,最后由老师将整堂课的讨论结果进行一个整合。

(三)进行实际的练习

在课堂上经过一定的讨论之后,应该在每个学期进行一次的户外实际锻炼。教师可以通过学校与社会上一些心理机构进行合作,组织学生到相关的心理机构进行实践学习。在开始时可以让学生在旁边进行观摩,观看心理工作者工作的状态以及如何利用“心理咨询与治疗”知识为患者进行解答。在一段时间之后,可以让学生亲身的感受工作的状态,让学生为患者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这样就能促进学生对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知识的掌握。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心理学发展起步相比较与其他一些国家较晚,同时在心理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全面的普及,应用心理学专业在高校的开展也是比较缓慢。我国当前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应用心理学专业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日后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因此高校在进行该门学科的教学时,应该深入的分析应用心理学中“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学方式,同时,将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解决,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改变,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保证心理咨询与治疗能够被学生所掌握。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也确保学生能最大程度的掌握住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知识,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心理学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景华.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课程群建设的思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03):76-78.

[2]周蕾,刘鲁蓉,蒋雨婷,曾雪琴.高等中医药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素质提升的路径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9(04):11-13.

[3]谢念湘.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特色探索——以“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0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