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制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沈黄薇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庆渝中支行 重庆市 400042
摘要:税制改革是国家顺应经济新形势,所提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对于扩大税基规模,提升税费收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是经济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对于提升我国税收盈利水平,扩大民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具有积极帮助。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活动主体,是为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的经营机构,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进步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本文以税制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税制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对商业银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对策,希望对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税制改革;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税制改革对于我国税务工作发展进程具有里程碑式的发展意义。对于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进步有着切实深入的影响。一方面,税收是国家收入的最主要的来源,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国家发展民生建设,增加社会公共事业支出得主要资金渠道,是提升我国国民生活质量的金融力量。另一方面,税收是社会经济主体及个人履行社会义务责任的具体表现,它对于提高扩大社会保障,稳定社会发展大局了我具有重要作用。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发展,调节社会资本平衡的主要经营主体,与社会民生发展息息相关。税制改革下,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很多新的问题与新的挑战,需要商业银行不断去调整业务方向,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改善业务服务,提升银行的发展质量,实现银行增值税改革的平稳过渡。
一、税制改革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税费支出增高,经营收入降低
税制改革下,商业银行按照传统的缴费税率为5%,营改增后,商业银行等金融行业适用的增值率由5%调整为6%的增值税率,并且增值税征收的税费范围也扩大了,从银行的对外贷款利息收入、商业银行金融商品产品转让、直接性金融服务、暂免征收范围及新增可抵扣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与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商业银行的整体税负、营业收入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对商业银行是个不小的考验。经过税制改革,商业银行的原有业务均列入了征税名单之内,除了少部分商业银行自有的业务可免征税外,商业银行的业务征税范围实质是扩大了,这也将提高商业银行的税费支出比例,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的税费支出成直线上升的趋势,增值税费用增高明显。此外,因为税制改革,商业银行也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业务服务,重新调整业务布局,谋求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所以在税制改革期间,商业银行因为税费成本的增高,以及银行业务处于调整转型期,业务收入会有所降低,这两点将直接导致商业银行整体的经营收入降低。
(二)商业银行经营成本增加,经营利润变少
税制改革下,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国家税务新政策去缴税缴费。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按照传统营业税缴税时,银行的可抵扣税费范围相比较增值税来说要多一些。按照现行的增值税缴税,商业银行的人工成本、利息成本等成本费用内容无法办理增值税进项税抵扣,购买增值税专项发票也需要商业银行付出一定成本。所以,相比较传统的营业税纳税来说,营改增后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是递增的趋势,经营成本随税费改革增加。此外,经过营改增后,商业银行的现行业务需要重新调整核算,以保证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稳定,但因为税费成本的增高,增值税发票购买等经营性成本的增加,商业银行的整体利润是呈现降低的趋势,营业利润减少了一定比例。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经营成本增加势必造成经营实际利润的减少,需要商业银行克服税费改革的压力,重新调整业务经营方向,增加商业银行营业利润。
(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要求提高,服务系统急需升级
税制改革下,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管理也要随税制改革而调整管理方式[1]。一方面,银行在经营业务时,要把增值税发票的购买以及开具发票时效进行充分考虑,并纳入银行的内部控制管理范畴,保证客户业务的及时有效性。同时,商业银行也要重新考虑考量营改增后的银行业务报价,把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费用与成本纳入业务计价中,保证业务的税负与收入的平衡,防止利润损失,防止因为业务处理不当或是银行内部管理不到位,造成与银行客户之间的商业纠纷。另一方面,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需要严格按照业务流程操作,其整个业务流程涵盖了发票保管、票务用章、开具要求及按时按期抵扣等内容,所以需要商业银行制定出严格的增值税发票的管理条例,规范好业务流程,防止因为业务失误,造成银行利益损失。针对银行内部计算机服务系统来说,要及时更改计算机税费计算程序,要把增值税的缴费计算方法贯穿到整个服务系统内。商业银行要主动升级内部服务软硬件系统设施,加强业务人员实操培训,保证业务开展的有序性。当然,升级银行内部服务系统虽然对银行来说会面临很大的系统风险和操作风险,但从长远利益来说,也会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利益收入空间。
二、税制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调整商业银行业务布局,提高经营收入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在应对营改增的变化时,可以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业务布局,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收入[2]。由于营改增后银行业务面临着扩大缴税缴费范围的问题,所以银行要主动去思考调整银行的业务布局。一是建议调整业务结构,国家现在对助学贷款、农业农户小额贷款、国债及地方债务等方面的投资享有免征增值税的政策红利,所以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调整业务布局,将投资资金向上述项目方面倾斜,既保证银行拥有商业投资业务获得经营收入,也可以有效避免高额税负负担的影响。二是建议商业银行对现有业务合同进行重新梳理,分类核算所有业务,明确哪些业务适用于增值税抵扣,哪些业务需要对业务合同进行重新调整,规范好合同内原来没有的增值税发票的开票与管理内容,对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费用与服务项目与客户进行必要的核对,防止因为税负调整,造成银行与客户产生商业纠纷的情况发生。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税制改革后,银行的全部业务均需要重新梳理规划,以保证银行现有的业务适应税改的调整。商业银行要防止业务发展与税改政策相悖的情况出现,才能避免商业银行的利润造成损失,也要做好风险管控与成本支出管控,预留出业务风险应对处理空间。
(二)有效控制商业银行成本费用,拓宽利润来源渠道
税制改革后,商业银行要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来控制银行的成本费用支出,还要积极提高业务利润,发展业务利润来源渠道。对于商业银行,要进一步细化银行的财务核算工作,在银行科目及账户业务层面,区分好银行哪些业务属于应税服务项目,哪些属于免税项目。对于免税项目,在区分好项目属性后,银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分配业务布局,加大力度去做一些免税项目,保证利润来源的同时,也可以减轻银行税负成本。此外,银行要对固定资产投资与非固定资产投资进行有效的平衡,综合平衡计算得出银行的税负与利润,保证银行得出性价比最高的资产投资方案。
(三)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全面升级服务系统
在税制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要制定综合性的、全面性的改革管理方案,加强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管理控制能力。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对增值税发票进行综合性的管理,采取增值税发票业务流程与内部审核监督流程并行的管理方式,保证商业银行内部强化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工作。商业银行要把所有业务重新规划好,与银行客户沟通好税改后的增值税发票开具办法,保证银行业务发展进度与税制改革并行同步进行,防止因为业务工作管理的滞后性,造成商业纠纷及商业利益损失的情况出现。此外,商业银行要根据税改的要求,全面升级银行内部的计算机服务的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保证银行原有业务与新开展业务均纳入增值税税费的管理范畴,避免因为银行业务服务系统落后,而导致的银行业务服务不到位及银行增值税业务抵扣不及时的情况出现。在银行服务系统升级的过程中,银行一方面要加大从业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与实操培训,保证业务人员的专业性。还要保证银行的系统监管机制与风险防范机制全面上线,防止因为系统服务升级产生的风险,造成银行重大利益损失的情况出现。
税制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要积极调整商业银行的业务布局,提高自身经营收入,实现银行既定的业务增长目标;也要有效控制商业银行的成本费用,稳步推进营改增下银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保证银行利润收益有稳定的来源。此外,商业银行要想不断发展,就要强化内部关系管理,保证业务的严谨性,还要积极升级银行的服务系统,让银行的金融活力更强,业务服务范围更广泛,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内部综合管理能力。营改增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份机遇更是一份挑战,商业银行在改革的初期会面临更多更大的财务压力,但是随着营改增的稳步推进,商业银行所要承担的税费税款压力也会最终被解决。同时,营改增势必会推动传统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步伐,全面提升银行的经营效益,帮助商业银行实现全部产业链条的广泛收益。
参考文献:
[1] 莫伟.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研究[J].知识经济.2018(03):64-65.
[2] 葛小慧.浅议营改增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J].会计师.2016(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