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商业银行预算管理问题及改善建议

2020-09-29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20年6期 作者:鲁小静,,田婷

商业银行预算管理问题及改善建议

鲁小静, 田婷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 福建 厦门 363105

Problems of Commercial Bank Budget Management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LU Xiao-jing, TIAN Ting

School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 Xiamen 363105, China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放缓以及各种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崛起,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也遇到了诸多挑战。因此,商业银行在考虑外部发展的同时也更加注重通过内在管理提升其管理水平,从而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在银行内部管理中,预算管理作为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论文从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的理论及系统出发,找到商业银行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提高预算管理意识、加强预算目标与实际水平的控制以及强化考评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slowing down and the rise of various Interne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s has encountered many challenges. Therefore, commercial banks pay more attention to improve their management level through internal management while considering the external development, so as to obtain grea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of banks, budget management, a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leve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system of budget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budget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improv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budget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the control of budget target and actual level, and strengthening the evaluation.

关键词:商业银行;预算管理;执行考核

commercial bank; budge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appraisal

【中图分类号】F832.33;F83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 商业银行提升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1 商业银行遇到的挑战

首先,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主要分为中间业务收入和存贷利差收入,其中存贷利差收入构成其80%的利润来源,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存贷款息差收窄,压缩了商业银行的利润。其次,随着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不断崛起,商业银行的客户被互联网金融机构不断分流,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技术优势使其能更好的服务客户,满足客户需求。最后,商业银行的监管越来越严。不断升级的去杠杆、缩表外要求使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日趋艰难。

1.2 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的作用

为了使商业银行在发展中能快速转型,紧跟经济发展,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注重内部管理。而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强调将企业的总体战略通过预算管理方式逐一降解,按照组织战略要求,将资源合理配置不同的部门,并通过对资源进行管理、监督和考核控制,使资源的效用最大化,从而达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同样地,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通过预算管理提升内部管理,分解长远战略目标,通过预算管理落实战略目标,提高银行内部管理能力,提升其核心竞争力[1]

2 商业银行预算管理内容及体系构建

2.1 商业银行预算管理内容

一般企业的预算管理包含财务预算、业务预算、资本支出预算三个方面。财务预算是总预算,业务预算主要指的是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等。银行作为特殊的实体,其预算管理主要表现在货币业务方面。

2.1.1 业务预算

业务预算是预算管理中所有预算内容的基础也是重点编制的内容。商业银行的业务预算主要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表外业务。不良资产预算、贷款拨备覆盖水平。这些业务预算不仅包含了银行业务本身,也包含了银行的风险预算[2]

2.1.2 资本预算

资本作为商业银行最核心的资源,也是银监会监管最严格的指标,应制定商业银行资本预算。根据银行的目标资本充足率,测算可使用资本总量,并考虑各业务单元的计划及利润预算,将资本总额进行统筹安排,平衡各项业务单元的风险和收益。

2.1.3 投资预算

投资预算是指商业银行在预算期开展的各项资本性投资活动,主要包括权益性投资预算、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无形资产投资预算等。

2.1.4 财务预算

每一个盈利主体存在的目的均为盈利,财务预算可以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全面管理,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2.2 商业银行预算管理体系

2.2.1 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

要想将预算管理执行到位,监管到位,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就必须建立详细的组织框架。而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可以站在总体的角度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把控。预算管理委员会可以分为三项内容进行具体负责:一是确定预算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该负责人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总负责;二是确定各项业务单元预算人的职责、人员配备等;三是对预算管理流程、执行情况、考核情况等进行描述。

2.2.2 确定预算管理方法

预算管理方法根据各种不同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零基预算法、增量预算法、固定预算法、弹性预算法、滚动预算法、定期预算法。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一种预算管理方法,也可以结合多种预算方法进行预算。

2.2.3 编制预算管理指标并分解

商业银行预算指标可以划分成十项内容,其中包含了盈利能力、股东价值、效益成本、资产效益、运营规模、产业框架、运营效率、财务风险等。商业银行应先确定自身的长远战略,然后总行。各分行及支行按照战略发展目标与其自身的发展经营情况编制自己的预算方案。

2.2.4 执行预算并控制及反馈

确定各预算执行目标后,各分行是预算执行的主要单位。在执行预算过程中,预算管理部门需要及时对各分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实际执行过程中与预算管理目标不一致的地方,找出原因并及时进行纠正,若预算目标出了问题,则还需要对预算目标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需要各分行部门与预算管理人进行配合及协调,才能更好的执行预算。

2.2.5 考核并激励预算管理工作

预算管理最重要的一个工作是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考核,以便为将来更好的执行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借鉴。预算执行完成后,各管理人员需要对预算结果进行考核,落实预算与实际不一致的地方,详细进行评价,总结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商业银行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预算管理目标不科学

商业银行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时间比较短,大部分商业银行没有预算管理委员会,很多管理层对预算管理的理解不到位,以为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没有将其与战略管理挂钩,因此制定的预算管理目标也不适当,无法发挥预算管理在内部管理中的积极效果。预算管理目标不恰当导致商业银行预算管理标准缺少连续性和操作性,无法将预算管理的作用全面发挥[3]

3.2 全员预算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在商业银行中,大部分管理层缺乏预算管理意识,导致很多员工认为预算管理与其工作无太大关系。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商业银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利润来源简单粗暴,多来源于存贷差,而随着利率市场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商业银行的业务重心也在不断调整,而很多管理层和员工还无法对预算管理有意识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预算编制方法选择不当

预算编制方法有很多种,不同情况下适用不同的方法。但是很多商业银行对预算的编制还主要依据历史财务数据来进行编制,不会根据历史情况与未来的发展变化,来合理估计和预测的方式,那么在经济发展不断变化的今天,就会导致预算目标与实际结果相差较大。比如对人工成本的预算中,随着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柜员人数必然会大幅减少,如果还按照历史人工成本进行预算编制,势必会导致人工成本预算与实际发生相差较大。

3.4 预算管理考评机制不健全

预算的有效执行除了对执行的人本身有要求外,还需要具体的机构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并在监督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改善预算。然而,目前商业银行在预算管理考评机制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虽然建立了监督机制,但是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方面不够及时有力;二是缺少绩效考核,将预算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可以发挥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监督作用,然而多数商业银行都没有对内部各个责任主体进行合理的绩效考核。

4 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的改善建议

4.1 明确战略目标、细化预算指标

预算管理工作将组织的长远战略目标细化为一个个短期目标,保证预算管理的工作可以使组织的战略目标得到一步步落实。因此,要想预算管理目标明确,首先,商业银行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完善的长远的战略目标,依据战略目标制定短期的预算管理目标,并将预算管理目标细化成各项指标,分配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其次,商业银行需要建立风险评估流程,及时根据风险评估数据做好目标的制定,确保战略目标实现,最后,细化预算指标。当前的预算指标有效益、风险、结构、规模等几种类型。不良贷款率、净利润等都是具体的细化指标。而不同银行根据自身发展可以将不同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重要的指标权重多一点,制定出更适合银行发展的预算指标体系[4]

4.2 加强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意识

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利润来源于存贷差,因此大部分银行都将员工能拉入的存款数量作为其主要考核指标之一。现在需要改变这种粗犷的管理方法,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一是要改变银行中每一个职员的意识;二是预算管理工作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银行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和配合的过程,因此为了切实加强每一位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意识,也需要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预算体系及严格的约束制度和激励措施。

4.3 改进预算执行全过程分析与控制

预算管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算执行的有力与否。强有力的预算执行措施可以维护预算管理权威性和约束性,可以确保预算指标得到有效执行。首先,完善预算管理流程,预算管理流程共有编制、执行、分析、调整、考核五个方面,对每一个流程进行细化和控制,能使每一步骤发挥其作用,提供正确的信息,支持预算管理工作。其次,对预算执行的工作进行全过程分析与控制。银行内部由下至上每一层级都需要及时汇报其预算偏差以及出现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对于需要调整预算的方面,也需要逐级进行审批。最后,预算执行方面也需要积极引进信息技术提高效率。

4.4 强化预算的激励管理导向

为了提高预算的执行效果,需要加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建立。一方面,绩效评价体系越完善,越可以使预算执行人获得可量化的、可判断的工作指标,有利于执行到位。另一方面,激励机制的建立将预算考核作为银行考核体系的一部分,促使预算执行人提高其预算执行水平。

5 结语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组织,既有企业盈利的要求,又有需要满足各项监管的要求,且在其外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预算管理作为提升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确实能提升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应根据自身情况,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优化其预算管理体系,提高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意识,改进预算管理编制及执行情况,使预算管理能真正发挥其管理及约束能力,促进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兰云,张菲菲.基于价值链会计的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2012(02):122-123.

[2]罗士欢.浅析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以A银行为例[J].会计师,2018(05):33-35.

[3]温智玲.商业银行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重点难点问题的思考[J].会计师,2019(01):30-31.

[4]刘玖香.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9(17):21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