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构建电务安全指数指标体系的措施和手段研究

2020-09-29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20年6期 作者:朱盈

构建电务安全指数指标体系的措施和手段研究

朱盈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库尔勒电务段, 新疆 库尔勒Research on Measures and Means to Construct ing the Index System of Electrical S ervice Safety Index

ZHU Ying 841001

Korla Electric Section, China Railway Urumqi Bureau Group Co., Ltd., Korla 841001, China

摘要:电务安全是影响铁路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一个多目标、多体系、多内容的复杂综合问题,有必要构建综合性的评价指数,保证铁路的电务安全管理。

Electrical safe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railway safety, It is a complex and comprehensive problem with multiple objectives, multiple systems and multiple content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to ensure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railway electrical services.

关键词:电务安全;施工;体系构建

electrical service safety; constru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U2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

“安全”一直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更是铁路运输产品最重要的质量特征。随着我国铁路路网规模快速扩大,铁路运营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风险和挑战。

2 铁路电务施工概述

2.1 铁路电务施工内容

铁路电务施工是建设铁路信号通信工程的关键,主要包括光缆电缆铺设、接地装置设置、通信设备安装、光电传输设备安装、列车无线设备安装等多项内容,在电务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主要应当注意铁路通信设备的建设问题,随着铁路建设技术的不断革新,铁路通信系统能覆盖较为广泛的移动通信内容,但在实际的铁路通信系统中还存在部分由于设备原因所造成的网络空缺。由于在铁路通信系统中存在大量通信接口以及多个管理项目,因此在管理方面也具有一定困难。

2.2 铁路电务施工现场管理

铁路电务施工工作较为复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在施工前期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和分析,将不同施工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风险进行预报,提前联系相关技术人员,按照实际工程需求分配相关工作。在施工前对设备进行调试,防止出现影响施工稳定性的因素。电务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对于施工整体效果以及工作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管理工作是否监管到位与工程是否能稳定开展有密切联系。施工单位应当组织相关监管人员定期视察施工现场,保障施工过程中每一环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隐患和漏洞,及时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施工现场存在不安全施工行为以及高危施工情况时应当予以警示并且及时解决和纠正,避免对工程进度以及稳定开展造成不良影响。同时,相关人员还需要注意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与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信息比对和设备调试工作,掌握设备运行的实时状态,为相关操作人员提供安全操作的生命,协调各机械设备之间的工作避免引起工作不均衡的情况,对维护设备稳定运行的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管理,保障其工程技术以及工作相关证件的合理合法性[1]

3 铁路电务安全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总体框架

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指数构建方法,采取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结构框架。目标层为铁路电务安全指数;准则层也是分指数层,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选取高铁电务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围绕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指数设置;指标层包括影响高铁电务安全的若干基础指标,每个指标均对应准则层的1个分指数。

3.2 准则层选取

准则层主要围绕高铁路电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务六大类型设备进行研究,每一类设备均为1个分指数,每个分指数分别对应指标层的几个具体指标。

3.2.1 车载设备

我国高速铁路列控车载设备主要包括CTCS3-300T型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P)车载设备、CTCS3-300H型ATP车载设备、CTCS3-300S型ATP车载设备、CTCS2-200C型ATP车载设备、CTCS2-200H型ATP车载设备等[2]

3.2.2 地面设备

我国高速铁路信号地面设备主要包含以下4类:

(1)信号基础设备:主要包括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电源、电缆电线等。

(2)列控地面设备:主要包括列控中心(含地面电子单元LEU)、临时限速服务器(TSRS)、无线闭塞中心(RBC)、应答器等。

(3)计算机联锁系统。

(4)CTC系统。

3.3 指标层选取

高铁电务设备大部分为微电子设备,故障发生具有随机性,根据前期研究的大量数据统计和经验分析,微电子设备的故障受部件寿命影响较大,因此选择“开通运行时间”为其中1个指标。事故的发生情况是衡量运营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掌握事故情况、分析事故规律和总结经验教训,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预防,减少事故的发生。受到部分数据不完整和保密等问题影响,在指标层的基础指标选择上,暂时只选择开通运行时间、发生故障数量和发生事故等级3个基础指标进行研究。

3.4 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设置

关于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方面,在充分梳理和借鉴其他相关指标体系权重的思路和方法基础上,结合高铁电务安全指数自身含义,采取会议研讨和函询的方式,广泛征求电务领域专家和行政人员的意见。在准则层的分指数设置上,由于车载设备、列控地面设备和计算机联锁系统对行车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分指数的权重设置较大。而信号基础设备、CTC系统和通信设备一般不会导致行车事故,且通信设备故障不影响行车安全,CTC系统故障主要短时影响行车调度指挥,信号基础设备受室外环境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故障多为机械故障,一旦发生故障能通过其他系统进行提示,一般不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因此以上分指数的权重设置相对较小。指标层的各分指标对于总指标的影响程度不分伯仲,任何1个指标都对行车安全有影响,因此各指标的权重相等[3]

4 铁路信号技术发展建议

4.1 信号一体化技术

就当前的铁路信号而言,在处理方面表现出数字化和智能化特征,在应用方面表现出综合化特征,在传播方面表现出网络化特征。技术人员需推动信号一体化建设,在铁路事业发展中除了要满足安全化运营需求,更要满足技术革新需求,将铁路信号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配合应用,以多种先进技术弥补铁路信号的不足,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在以往的铁路信号中,通过钢轨完成信号传输,这类信号传输模式具有传输容量小、信息传递时间长等问题。目前已用无线网替代钢轨传输模式,提高信号传输容量和效率,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信号数据的传输,满足列车对铁路信号的需求。

4.2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传统铁路信号设备的功能和性能已不满足当前铁路运行的要求。因此,为提高铁路信号工程的质量,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技术人员需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大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研发,利用计算机系统的高效数据分析能力,提高铁路信号系统中各类信号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就工程实际角度而言,铁路电务施工中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引入,能实现铁路信号的实时传输,提高信号的传输与接收效率,满足铁路的现代化运行需求。目前可用于铁路电务施工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包括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两种。前者的准确性更前,但易受干扰;后者不易受干扰,稳定性较强,更贴近铁路电务施工的要求。就此,在铁路电务施工中,需大力推进频域分析技术,实现铁路信号的高效处理与传输,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4.3 信号控制技术

在铁路信号系统中,信号控制技术的应用是关键部分,目前常用联锁系统进行信号控制,在实现铁路列车的指挥调度与监督的同时,为旅客服务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在未来的发展中,行业专家将会扩大信号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将铁路电务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功能进一步拓展,使其与全球化计算机联锁技术贴近,提高联锁系统的配置、安装效率,使联锁系统的运维更为简便,保障铁路信号系统的安全长久运行。

5 结语

总之,通过对电务安全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电务施工的有效控制,加之信号控制技术的应用,能为铁路的电务安全提供有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刘朝英.强化设备基础管控安全风险努力确保电务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在2019年全路电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铁路,2019(01):8-13.

[2]黄靖茹,钟章队,李斌,等.智能电务研究与探索[J].中国铁路,2018(12):73-79.

[3]李茂蛟.BIM技术在铁路信号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铁道勘察,2020(01):14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