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草原生物灾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6-01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20年05期 作者:加娜尓古丽,·穆沙

草原生物灾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娜尓古丽 ·穆沙

昭苏县林业和草原局 , 新疆 昭苏 835600

【摘要】人类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与生态环境存在密切的关系,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生态保护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草原的鼠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论文对草原生物灾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力求进一步促进草原生态持续健康的发展。

【Abstract】The sustainabl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basis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the grass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 ’s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stricted by many factors, the grass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tinues to deteriorate, and the problems of rodents and insect pests in the grassland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rassland biological disasters,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ecology.

【关键词】草原生态环境;生物灾害;防治对策

【Keywords】grass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iological disaster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812.6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生态环境直接关乎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既是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前提,也是目前社会普遍所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趋势,当前我国在对草地生物灾害控制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2 草地生物灾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对综合治理认识不足,过分依赖化学制剂

人类同植物的虫、鼠、病已斗争了几千年。回顾防治历史,尽管个别方法或手段有过暂时的成功,但在实施上仅仅用单一的方法并不能控制住它们,同时还会产生一些次生的环境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的化学工业使得有机氯、有机磷化学农药大量出现,很多人当时乐观地认为,农业病虫问题、家畜寄生虫问题以及昆虫传播的疾病问题将彻底解决,甚至还给发明DDT的米勒颁发了诺贝尔医学奖。的确,近代化学农药功不可没,由于不合理使用也确实产生了许多问题,如污染环境、杀伤天敌、产生或增强抗药性等[1]

2.2 长期缺乏对草原生物灾害防治技术的系统研究

要对草地虫、鼠、病害等进行持续有效控制,必须有充分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实用技术支持。但是,相对农业植物保护工作,我国的草原植保工作起步晚,投入少,专门人才少,测报防治水平低,不能提供应有的支持。尤其在草原蝗虫的控制方面,如对蝗虫灾害的规律、药剂、专门器械、有效天敌对生态环境的调控技术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而目前所做的一些科研工作,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不能充分满足生产的需要,导致救灾防灾缺乏快速、高效的技术手段。

2.3 基础设施建设不力,监测预警体系落后

我国有近4亿hm²草地。近几年,草地生物灾害呈愈演愈烈的态势,国家农业部只有一个处级机构负责4亿hm²草地的保护建设工作,显得力不从心。在基层草原站,从基础设施到专门人才更是缺乏,有的旗(县)草原站甚至连基本的交通工具都没有。预测预报是基础,只有准确的预测预报结果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正确依据,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相比,蝗情监测预警技术显得异常落后,无法解决基本的交通工具,预测预报的体系建设不完善,测报水平非常低。

2.4 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草原鼠虫害重发区大多是我国“少、边、穷”地区,经济不发达,地方财政十分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所以灾区根本无力拿出大量的经费(基本生活费)来解决鼠虫害问题。草地生物灾害减灾防灾,必须依靠政府投入,特别是中央政府投入,才能控制近年来我国草地蝗灾、鼠灾日益加重的局面。但从近年来的防灾工作来看:经费投入明显不足,防治不力,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逐渐加重,上述问题大都与经费不足有关。

3 生物灾害防治的有效对策

3.1 加强科普宣传,加强草地管理

对草地利用不合理,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加之气候干旱,是导致鼠虫猖獗的主要原因,而鼠虫猖獗又会进一步加剧草场退化,草场的合理载畜量指标又会下降,超载过牧进一步加剧,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治虫防鼠农药作用迅速,可挽回巨大的损失,是虫鼠大暴发时的应急措施,至少目前是必不可少的。这几年来,配合上级科研推广部门,我们进行了包括卡死克、锐劲特、高效氯氰菊酯、克虫威、虫毙净、快杀灵、辛氰乳油等多种新型高效低毒治蝗药剂及多种新型防鼠药防效的田间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

3.2 加强对草地生物灾害防治技术的系统研究

鉴于我国长期缺乏对草地生物灾害防治技术的系统研究的实际,建议国家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支持力度,各高等院所、科研院所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才、技术优势,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要积极发挥各地科技推广部门在生物灾害防治中的中坚骨干作用,因为科技成果要通过这一“桥梁”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最终实现生物灾害的可持续治理。

3.3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尽快建立并完善全

只有做到预测预报准确及时,才能实现防治工作的经济、高效、有力、科学、主动。要加强各基层草原站(测报站)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培训提高测报人员技术水平及责任感,尽快建立并完善全国性的灾情测报网络系统、专家系统。根据密切联系灾情的关键因子的变化,迅速作出灾情发生时间、发生程度、发生地域的预测预报,通过网络快速传达到决策部门和其它各有关部门,实现测报工作的及时准确。

3.4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

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高新防治技术的经费投入,针对草原鼠虫重发区大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家应加大这些地区的经费支持力度。

4 结论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当前草原逐渐恶化的背景下,草原生态环境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生物灾害直接影响了草原能否持续发展,因此只有对草原生物灾害进行有效的预防,总结预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应对策略,才能进一步促进草原生态环境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健.草原生物灾害控制工作的几点思考[J].新疆畜牧业,2016(S1):9-10. 【2】巴合提亚尔·达吾提,阿不都瓦里·伊玛木.新疆哈密市天然草地蝗虫的分布、危害及防治对策[J].新疆畜牧业, 2017(03):43-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