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中铁建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重庆 400711
【摘要】河道是用来存储水资源的主要形式,若不及时科学化地处理河道,就会直接拉低水资源的品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会极大程度地创新河道治理工作,需要不断地完善河道水环境的治理思路,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工作,更好地处理当前城市水环境的问题,发挥出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道治理中的治本相通效用。
【Abstract】The river channel is the main form of water resources storage, if not timely and scientific treatment of the river channel, will directly reduce the quality of water resources. Sponge city design concept will innovate the river course management work to a great extent.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 river course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deas, do a good job in the planning of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better deal with the current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give play to the sponge city design concept in the river course management in the root cause of the utility.
【关键词】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河道治理
【Keywords】sponge city; design concept; river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志码】A
1 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一般是指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低影响开发英文的全称是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城市当中开始涌现出内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城市化发展时下垫面会发生变化,且其所开展的河道治理理念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理念无法适应。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就是使城市如同海绵一般,极具弹性,可以较好地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天气。当城市遭遇大暴雨等降雨量比较大的天气时,城市可以及时吸收并存储雨水,如果该城市的水资源使用紧缺,那么就可以将其所存储的水资源及时排放出来供给使用[1]。
2 当前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河道治理和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
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尤其是大中型城市,更是呈现出寸土寸金的状态,为了让城市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会一味地侵占河道等用地,这就严重影响了河道自然的状态,同时还会使原本的河道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其并不会考量河道生物的特性,其所构建的生态环境和谐性低下。
2.2 河岸硬化破坏水生态系统
当前,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为了保障其防洪的性能,进而忽视了生物多样性。为了能让河道治理工作更为便捷化,会使用混凝土以及石块开展河道两岸的硬化处理工作,这样虽然可以较好地提升总体河道的防洪性能,但是其却把水土隔绝开来,导致其无法进行良好循环,拉低了水土自净能力。
2.3 河道淤塞问题严重
河道两岸大多数都是土坡,这就使得多数的垃圾被直接排入到了河道内部,河道底部的淤泥开始不断的沉积,致使水流无法通畅地排放出去,降低了河道自身的调蓄容量,同时还影响到了河道自身的泄洪防涝等性能,破坏到了河道的水环境。
2.4 其它工程建设的影响
因为河道弯曲会阻碍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所以在治理时就会改建河道,让原来弯曲性的河道变得笔直,这样就会降低了原本的河道排水面积数值,同时还会给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自然雨水无法较好积渗。
3 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应用
河道是用来净化城市天然水资源的重要场所,不管是河道还是湖泊等都会影响到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运行状态,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融入到河道水环境的治理工作中,可以有效强化自然水系的保护力度,同时还可以对河道以及河沟等湿地进行改善。海绵城市与城市河道治理在水生态环境状况改善方面是相通的,而且效果是一致的[2]。
3.1 构建植被缓冲带
在设计河道时要避免沟道渠系化,若在其两侧填埋坑塘,很容易让其原本的性能丧失。不可改变原本坑塘的尺寸数值,需要让其保持原本的自然形态,借助河联通工程,让现有的坑塘可以和河道更为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并把坑塘当做河道的滞蓄洪区,不断地调节河道洪峰的流量数值,提升下渗量的数值,进而较好地去补充地下水,构建城市的海绵体,净化河道两岸的边坡。构建河道两岸的绿化带可以更好地调控好雨洪水,防止一些污染物质进入到水体内,更好地截留雨洪水,最大限度地提升雨洪水实际的渗入量,改善当前生态环境的质量[3]。
3.2 建设透水巡河路和蓄水池
我国以往在进行河道设计时,会将巡河路设置成为沥青路面等一些透水性比较差的施工材料,这就会在无形之中降低雨洪水的下渗量,提高其地表的径流程度。当前,我国需要合理地借助透水性的材料构建巡河路的路面结构。透水性蓄水池可选用蓄水模块,可以更好地适应蓄水空间的发展,借助土工布进行外围的处理,强化蓄水池以及土体之间的连接程度,使得二者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通透状态,及时将雨洪水拦蓄,提高其实际的入渗量。
3.3 利用现有洼地设置湿塘
河道设计过程中要尊重河道现有形态,保留河道中现有低洼地和人为设置的湿塘,通过洼地和湿塘拦蓄雨洪水,减少洪峰流量,净化初期雨水,旱季为河道提供生态景观补水。既保证河道水景观,降低河道下泄洪量数值,高效且合理地使用现有的洼地,确保其湿塘布置的有效程度。
4 结语
通过构建海绵城市,有效提升了该城市的防洪排涝等性能,同时还赋予其涵养水源的效用,不断提升了河川基流,同时还丰富了开源节流的形式,极大程度地缓解了当前我国水资源使用紧缺的现状,全面化地提升了水环境的品质,让水系达到一个连通的目的,尽可能地恢复生态河岸,打造出一个综合生态型的河湖水系,让其碳氧可以维持一个较好的平衡状态,进一步净化该城市的空气,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运行状态,满足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需求,借助科学技术修复河道,强化城市水资源的净化能力,进一步推广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应用,提升其价值,以此来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付浩志.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道治理中的运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02):163-165.
【2】黄浪.河道治理堤防整治工程设计研究[J].智能城市,2019(02):108-109.
【3】王市博.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特点及环境保护对策[J].南方农机,2019(0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