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兴趣教学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作用
本溪市第一中学, 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我国一直倡导以兴趣促教学的发展理念,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数学有了足够的兴趣爱好,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论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探讨兴趣教学对提高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Abstract】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hina has been advocating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promoting teaching with interest.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for students. Only when students have enough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can they inspire their spirit of inquiry.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problems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methods of interest teaching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关键词】兴趣教学;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Keywords】interest teaching; high school math; teaching effect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是学好数学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数学能力,我们必须着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2 兴趣教学在高中数学与教学效果中的作用分析
高中数学是一门具有广泛性、应用性的学科,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实用性。学好高中数学对学生来说,不仅能在高考中获得一个满意的分数,为学生迈向大学校门增加一定的筹码,还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目光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数学概念、数学知识、相关定理以及数学公式等书本知识,而是通过教学训练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让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能运用数学的方法、数学的思想去分析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现象,提升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切地了解学习数学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本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3 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3.1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存在重复教学的现象
当前,新课程改革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比较单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之中还是在强调重复、强化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学生要想提高数学成绩,就需要不断地重复所学的数学知识,这样的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教学发展需要,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讲解数学错题的时候,教师往往只会就题论题地进行讲解,却不能将错题进行分类和总结,使得学生遇到一些错题的时候又不知道如何去解答,只能依赖教师的讲解和解题,这样下去,学生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依赖心理,不愿意动脑去思考数学解题,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独立解题与思考[1]。
3.2 评价角度单一,降低学习效能
培养数学课程评价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二是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大多数教师对待平时成绩只给一个印象分,平时表现好坏差距不大,这就使大部分不喜欢数学的学生有恃无恐,他们觉得平时不用学,到期末把教师给的复习题答案一背就能应付考试了,达到及格没有问题。原本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也被这种学习氛围影响了,得过且过,学习效率也大幅度降低。
3.3 学生技巧不足,注重死记硬背
当前,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存在着一种现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缺乏对数学知识必要的理解,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分注重死记硬背知识点,不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这样不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上。
4 兴趣教学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作用
4.1 利用数学的应用性,提升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
很多数学知识是从实践中概括归纳出来的,并一直应用于实际的生活和生产之中。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生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还可以促进学生对高中数学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二面角的知识学习,二面角知识与实际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拦河大坝在修建时就需要利用到二面角的知识,因为只有大坝的面与水平面两个面之间成适宜的角度,水坝才最坚固。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设计也需要用到二面角知识,卫星运行轨道平面和赤道面得夹角也是二面角因素来确定。这种教学方法来自于实践,与学生的认知比较接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教师利用数学实用性的特点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对数学知识能容易接受和理解,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4.2 营造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宽松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把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用平等、亲切、商量的口吻与每一个学生交流。还要保持幽默的教学风格,以营造亲和氛围,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2]。
4.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只听课和学习。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上发言和解答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教师来说,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去寻找学习过程中的有趣点。
4.4 合作中高效掌握
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积极性,并借助合作学习、合作总结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知识掌握、知识视野扩展,进而实现数学知识的掌握。最终,教师将会在数学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实现高效课堂的建立。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部分知识学习完成后,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知识总结意识、强化学生的合作总结兴趣,就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放映了单摆运动、潮汐运动、波浪涌动、快速的时钟圆周运动等视频,并邀请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深化感知周期现象。当学生对知识总结建立了兴趣之后,教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对今天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可见,合作学习能够强化学生的知识掌握,并为高效课堂画上圆满的句号[3]。
4.5 数学总评项目多元
仅凭一张期末试卷决定学生的成绩并不科学,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数学总评项目进行多元化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目前,教师初教贯通培养高中阶段时,发现学生在数学课上的笔记本异常干净。学生上课不记笔记,自然没有跟着教师的思路听讲,到期末复习时头脑一片空白,什么也不会,因为他们根本就没听。教师把课堂笔记“装修”成学习页,学生边听、边写,写的内容并不多,学生的厌烦心理缓解了一些,睡觉的现象就减少了。个别学生即使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也会在课间补全学习页,学习氛围渐渐浓厚,学生觉得自己能学会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也增强了,学习兴趣逐渐被激发。
5 结语
总之,对高中数学教学来说,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多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多去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解题水平,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尹玖琼.浅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兴趣教学的意义[J].教学研究,2017(03):321-322.
【2】申浩,段小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12):34-35.
【3】张玉琼.如何通过兴趣教学提高高中数学的授课效率[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