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探析

2020-06-01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20年05期 作者:罗钊

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探析

罗钊

云南民族大学, 昆明 650504

【摘要】汉语言文学是大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内容,其对于学生传统文化认知与语言组织能力各方面都有着很大影响。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面临冲击较大,如何发挥网络优势,实现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的转型是当前的一大难题。

【Abstract】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s a very important subject in college teaching, which has great influence on students’ traditional culture cognition and language organization ability.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is facing a great impact.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network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s a at present.

【关键词】网络环境;汉语言文学教学;教学模式

【Keywords】network environment;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teaching mode

【中图分类号】H193;G434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在网络共享的时代,网络文学阅读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更应符合现代发展的步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并没有十分的了解,或者对汉语言经典阅读并不很热衷,加上汉语言文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沉淀,学生需要静下心深入了解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2 网络环境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影响

在网络时代,信息传输速度非常快,新鲜事物一旦受到网民的关注,就会立刻掀起传播的热潮。当前,网络上产生了大量的流行用语,这些语言把汉语言重新排列,其中不乏大量的语法错误,如果不能展开有效管理,不利于汉语言文化的发展。此外,在新媒体出现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热情也逐渐减退,各类文学艺术的学习热情较低,不利于人们正确语言思维的形成。

3 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有效性提升原则

第一,丰富多变。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手段形式众多,可以为教师拓宽育人思路,革新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充满期待,继而发挥“互联网+”教育能效。第二,学生为主。在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进程中,教师容易受传统教育思想左右,忽视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无法提升教学有效性。为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基于网络环境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主体,在生本教育思想指引下,始终根据学生学习实况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使基于网络环境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更加有效。第三,交流互动。网络具有资源共享、实时交互等特点,教师应立足网络秉持交流互动的原则,拓宽育人途径,颠覆传统教育模式[1]

4 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

4.1 正确应用新媒体,传播汉语言文学知识

在传播过程中,重点利用视频、动画等形式,将文学词语准确展现出来。短视频短小精炼,可在有效地时间内让人们获得和汉语言文学相关的知识,同时和人们的生活节奏契合度较高。还可组织大量对汉语言文学感兴趣的网络用户,建立群组,共同学习文学知识,提升语言使用的严谨性。专门开设语言文化网站,将汉语言文化以及民族精神以专业的内容展现出来,让学习者能更好地参与到汉语言文化的学习当中。此外,应加强网络管理,防止一些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危险信息等对网站造成影响。例如,在监管过程可专门设立网络安全管理组织,定期对新媒体环境在发布汉语言文化知识的网站、APP应用等进行检查,保障信息的安全发布;加强信息审核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使其在审核网站文字内容与视频信息时体现出其专业能力[2]

4.2 优化教师教育思想

首先,教师应积极学习生本教育思想,始终围绕学生学习实况开展网络化教育活动,削减汉语言文学教学阻力,为提升育人有效性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应学习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教授学生文学知识同时可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最后,教师应学习教研思想,立足本校网络教育环境,解析自身教育成果,落实校本化教研目标,为教师更好推行新型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育体系创造条件。例如,教师在进行“现代文学”教学时,可以先鼓励学生分享其对“现代文学”的认识,通过“生生互动”,引导学生掌握现代文学时间脉络、代表人物、发展意义等教学内容,体现学生汉语言文学教学主体地位,同时可在线与研究学者探讨现代文学相关议题,教师则针对授课成果进行反思,通过教研找出网络化教学薄弱环节,为教师持续优化教育体系奠定基础,推动汉语言文学教学事业良性发展[3]

4.3 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传统教学枯燥乏味,网络环境下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将一些动画、舞台剧等与这些诗歌内容相互融合,转化成人们易于接受和观赏的作品。但是在艺术作品创新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对名著文学的理解,不能有所偏差和曲解,尽量做到对原著作品的尊重。同时,通过网络技术也可以对文学作品进一步的烘托,如现代的网络音乐中也会将一些古代的诗歌进行改编。在大学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校和老师都要鼓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们进行再次创作,创造出契合时代发展的优秀汉语言文学作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与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共同策划一些与汉语言文学传承相关的活动,激发学生们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

5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对人们生活工作有重要影响和作用。网络环境对汉语言文学教学造成很大冲击,为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我们应该积极面对汉语言教学的转变,与网络技术融合创新,从而推动汉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向红.对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播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8(28):180-181.

【2】高木省.汉语言文学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J].好家长,2018(41):252.

【3】巴桑.网络环境下大学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趋势及提升策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0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