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我 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发展探究

2020-05-26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20年04期 作者:祝新华

我 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发展探究

祝新华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7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 Production License System in China

ZHU Xin-hua

(Beijing Lifting Transportation Machine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100007, China)

摘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自1984年建立实施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调整,对保证重要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目录逐步缩减,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由高峰期的487类缩减到现在的10类。论文将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发展做一个梳理。

【Abstract】Since its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in 1984, the production license system for industrial products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important industrial products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fter more than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adjustmen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catalogue of industrial product production license is gradually reduced, and the number of products under the managem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 production license is reduced from 487 at the peak to 10 now. This paper will do a comb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on license system of industrial products.

关键词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条例

Keywords】industrial product; production license; regulation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志码】A

1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概念及产生背景

1.1 概念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是指国家为确保重要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通过发放生产许可证的形式,对生产列入目录的重要工业产品的企业依法实行市场准入的行政许可强制制度。该制度依据国务院条例,通过主管部门的公告和规范性文件等法律法规依法实施。

1.2 产生背景

生产许可证制度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起源最早出现在1980年8月国务院机械工业委员会和国家经委以国机二发【1980】016号文批转的第一机械工业部《关于整顿低压电器产品质量试行颁发生产许可证的报告》。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产品生产能力逐步大量提升,出现了大量生产设备不达标、内部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低劣的生产企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为了加强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重要工业产品的质量,提高企业素质,1984年4月由国务院颁布《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1]

2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发展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发展可以按照时间节点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发展和调整这一阶段历时近15年,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发展和调整期。1985年底,时任原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同志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会议上,阐述了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意义,并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次会议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1988年8月,原国家经委质量局、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合并组建国家技术监督局。逐步建立起一支约4000人的生产许可证管理、审查和检验人员队伍,生产许可证组织管理机构逐步健全[2]

1992年10月在国务院召开的《产品质量法》审定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同志作出“生产许可证要缩小发证范围,严格控制审批权”的指示。后经多方多次对近年来先后列入目录的487种产品发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逐一进行分析、论证,到1994年底,发证产品缩减为132种。

第二阶段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统一管理1998年至2001年是生产许可证工作实现统一管理的过渡期。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原国家技术监督局撤销,成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务院明确规定了其“管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的职能,随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了《关于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统一编号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系统地提出了“五个统一”的工作方针。至此,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进入了统一管理。

2001年,国家经贸委各委管工业局撤销,同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成立,进一步强化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的统一管理。

国家质检总局为加强生产许可证管理,组建了全国许可证办公室,成立了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中心,批准设立了73个产品审查部,审查指定了446个许可证检验机构,除西藏外的31个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均设立了省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

2002年国家质检总局出台《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全面修订了各产品实施细则,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生产许可技术法规体系。

2003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进一步缩减为86类产品。

第三阶段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发展2005年6月29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自200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贯彻好《管理条例》,2005年 9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整合和完善了39个规范性文件, 全面修订61类工业产品实施细则,形成了8个规范性文件和101个产品实施细则,这标志着生产许可管理工作形成了以《行政许可法》为根基,以《管理条例》为中心,以《实施办法》等部门规章为主体,以8个规范性文件和101个产品实施细则为重要支撑的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使许可证工作迈上了更加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阶段。

2019年9月,《国务院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决定》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取消13类、合并2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调整后继续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共计10类。

3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意义

对于贯彻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的重要意义,《管理条例》出台后,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王秦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作了如下阐述。

第一,生产许可证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将国家产业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体现在生产许可的具体要求中。它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平等、开放、法制、统一的本质特征,又符合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制定完善的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的外部要求,有效加强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第二,贯彻实施生产许可证条例,是促进依法行政的重大举措,是建立权责一致机制的重要内容。条例规定,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公开透明、程序合法、便民高效的原则,要求执行许可条件、许可程序、实施结果必须公开,要求执行许可信息、监督检查信息必须共享,执行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向社会公告和听证,明确规范了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中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详细规定了哪些必须做、如何做。这些规定,既有利于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者明明白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有利于保障相关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力促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严格依法行政。

第三,生产许可证条例在赋予行政主管部门许可证权、封存权、扣押权、处罚权等权力的同时,对违法设定生产许可条件,该受理的申请不受理,该通过的审查不予通过,故意刁难企业,对获证产品不按照要求进行监督或者监督不力,都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

这些明确的责任规定和要求,一方面确保了行政许可权和责任的统一,强化了许可监管责任,促使行政许可部门提高责任意识,尽心尽职履行职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行政机关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4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发展方向

生产许可证工作应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和《管理条例》的规定,凡是产品质量安全能够通过消费者自我判断、企业自律、市场竞争、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评价得到有效保证的,就不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妥善处理好生产许可证、特种设备管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关系,这是《管理条例》的立法宗旨,也是指引生产许可证工作不断发展的重要方向。

多年来,生产许可证工作始终坚持尊重实践、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国务院不断通过取消发证、转为强制认证等方式调整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引导生产许可证“有为有位”的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光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存废之探析[J].现代法学,1996(01):76-78.

【2】李晓.我国生产许可证工作的里程碑 国务院颁布《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J].世界标准信息,2005(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