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信息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5-13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20年03期 作者:杨亚莉

信息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杨亚莉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 105小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1400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对于教育的改革发展也在不断的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信息化技术已经走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现在小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基本达到普遍性较强的程度,正确地在教学中引进信息化技术,用信息化技术更好地为小学课堂教学服务,已经成为现代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论文就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化资源的应用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信息化技术进入小学课堂的可行性做出陈述,希望促进该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society has also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entered every aspect of social life. In the proces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because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echnology by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as basically reached a strong degree of universality,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modern teaching reform to introdu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eaching correctly and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better serve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d states the feasibil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hoping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关键字】小学;语文教学;信息化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1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部门应重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掌握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2 小学语文引进信息化资源的必要性

2.1 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化技术快速普及的当下,信息化技术引入小学语文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凭借着三尺讲台,一支粉笔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课堂授课内容的把握完全来自教师的口头教授,对学习内容缺乏自身的学习思考能力。信息化技术普及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小学语文教学引进信息化资源,能够在教学模式下实现社会正在普及的文件系统的智能化和数字化[1]

2.2 是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现在社会中小学生对网络和信息化技术的接触较多,如果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采用课本和教师讲解结合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无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网络的熟悉改变了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信息化资源的应用正是小学语文教学为了适应学生思维方式改变做出的调整之一。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信息化资源以当代小学生更熟悉的形式对学习内容进行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3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改革目标及教育的挑战是在实际教学中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在教学中导入有效课堂教学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思想及模式进行有效创新,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3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措施

3.1 联系实际生活,模拟情境再现

语文知识从生活中来,又需要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知生活情境,从而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相关的语文知识。学生可以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在模拟的情境中,相互交流与沟通,锻炼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生属于低年龄群体,倾向于轻松有趣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体现艺术化,一方面可以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能够把语文知识引入生活,充分意识到语文知识的实践性[2]

3.2 增加课前导入的趣味性

提出相应的语文问题。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提出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语文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对语文课堂知识有更深入的把握。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故事的主动性较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讲述故事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入音乐。音乐的吸引力较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音乐,能够振奋学生情绪,使其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融合绘画。绘画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绘画,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如在学习《风筝》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出各种风筝,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3 课后延伸贴近生活,重点培养创新能力

在情境教学之后,教师布置课后延伸习题时,可以从更加贴近小学生生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体验日常生活后完成习题,加深其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一方面,因为课后延伸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在生活中看见实物,就能马上与课堂情境进行联系;另一方面,学生还能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新的感悟,在课后习题中加入自己的体会和理解,把教师教授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生活经验,并且得以创新和提高。当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时,就能内化为勇于探索的力量,在实际生活中,也就能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3]

3.4 开展有效课堂评价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全面评价学生的见解及发言,能够使学生体会到被关注的幸福,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充分利用肢体语言。在人与人交流中肢体语言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相对脆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肢体语言,当学生回答对问题时,给学生以肯定的眼神,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给予鼓励的眼神,全面观察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教师应重视教学过程。传统教学中,教师重视成绩好、课堂表现好的学生,这种教学思维并不健康。在社会发展中,人们的思维也在发展,学生在学习中与教师的认知发生冲突,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形式,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而不只是重视结果。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4 结语

总之,在信息化技术飞速普及的今天,正确使用信息化资源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良性改革,更是当今时代发展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对自身教学方式做出调整的必要举措。信息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望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部分普遍性问题,增强学生和教师双方在课堂中的参与感,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确保小学阶段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达志卿.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2017(8):123-134.

[2]龚文洁.浅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7.

[3]陈芬.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和实践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