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源分析教学中的词义演变和文化导入研究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云南 ·安宁
650300【摘要】职业教学中英语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论文主要结合词源本意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高职英语词形、词义下词汇教学的有效措施。
Abstract: English teaching is a very important content in vocational teaching.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by combining the etymological intention,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measures of vocabulary teaching in Vocational English.
【关键词】英语词源;教学研究;词义演变;文化性
Key words: English etymology, teaching research, word meaning evolution, culture
1 引言
词汇知识(包括词汇广度和词汇深度)是衡量二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发展听、说、读、写等其他语言技能的坚实基础。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词汇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二语学习者交际能力水平的高低,词汇量不足将直接阻碍语言交流的正常进行以及对听力材料的正确理解。
2 英语词源理据和单词语音、词形,词义关系
“词源”又叫“语源”、“语根”等。不同的学者对“词源”的定义也不相同。有关于词源意义的探求,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殷寄明(2000)从发生学的角度提出“语源义”一说,并将其定义为:“是汉民族在文字产生前的原始语言和后世口头语言中的语词,通过已有文字记录,曲折地显现在书面语言词汇实词系统中的一种隐性语义。”殷寄明认为这是一种隐性的意义,伴随着词的孽乳、派生的过程,会给同族词或派生词带来一种隐性的意义,殷寄明先生在书中强调,语源义在词产生之时就存在,且不会因为社会及其他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由于当时研究的局限,殷寄明并未从语义层面上将其进行划分,只是简单地将其概括为“隐性的意义”[1]。之后,王宁(1995)注意到这种“隐性意义”,并借鉴西方语义学中的义素分析法,运用到汉语词汇的内部结构分析当中去。王宁利用此法对于词语的内部结构进行划分,对于具体一组同源词中相同意义的部分,即相同的造词理据称为“核义素”,从词源角度将其称为“源义素”。王宁、黄易青(2002)在《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论析》中对“词源意义”和“词汇意义”加以区分与论析,作者指出:“词汇意义是词的概念,是在言语交流中起作用,直接表达人的意思,它是在交流中实现义值的,是能被直接观察到的。”而“词源意义”则是:“同源字在滋生过程中由词根(或称语根)带给同族词或由源词直接带给派生词的构词理据。”王宁又指出,从发生学的角度确定词的音义来源,通过这种追溯,我们可以得到词在命名时的依据,即构词的理据。“词源意义”的存在形式是隐性的,是词的“内部形式”,在本质上跟“词汇意义”有着显著地差别,应当厘清。关于词源分析法,目前学界没有较权威和规范的称呼,学者们根据他们不同的研究方向,将其称为“语源分析法”、“词源分析教学法”等,虽然提法上不尽相同,但都是将词源学知识运用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一种方法。
3 职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授课内容十分单一
一些高职英语教师在对词汇内容进行教学时,对单词释义的讲述知识单纯地让同学们去看单词表中的释义,并未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去讲解,从而让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十分的片面化,很少会花费过多的时间去了解其引申意义。在英语教学中,词汇的多义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教师仅靠单一的解释,会让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过于片面化,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3.2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随着现代普通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对招生的界线和要求逐步降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招生人数主要面向高考落选生,这类学生学习能力较低,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很多学生跟不上教师教学的步伐,从而丧失英语学习兴趣,甚至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学生英语实际能力的培养。
4 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方法
4.1 增加词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趣味性
每个英文单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网上关于英文单词的信息资源也是丰富多彩、取之不尽。因此,只要英语教师能够潜心挖掘,每个词汇都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学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扬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交替运用单词卡、(PPT)图片、音频、视频、词根、词义延伸等方式讲解单词,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要注重单词的理解、扩展,引导学生运用综合分析技能,将新单词和已知单词建立联系,融入原有语言框架。例如在讲解“counter”(柜台)时,展示一张售货员在柜台内数钱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The sales girl is counting money.”然后指着柜台问:“What is it called?”,让学生把新学词汇“counter”和已知词汇“count”建立联系,理解记忆新单词。
4.2 加强多媒体的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多媒体的使用,获得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模式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形象的展示使学生更容易感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词汇,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3 英语词义变化成因分析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启示
英语词义变化成因的客观分析可为学习者的英语词汇学习提供理论参考,可以帮助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对英语词汇歧义的敏感性,在语言使用中避免过度法则化,从而提高其英语词汇分析与应用能力,有效提升其英语综合水平。首先,对英语词汇歧义的重视有利于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表达准确性的掌握。所谓词汇歧义指的是一个单词具有多种可能的解释或含义。歧义的出现易于影响英语表达的准确性,词义的模糊往往使英语学习者感到困惑,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楚这个问题,以提高辨别英语词义的能力。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多义词的存在,词语歧义经常出现,多义词的使用属于词义的扩展。换句话说,多义词不可避免地对词义变化的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词的歧义。例如“book”一词,通常用作名词,是“书”的含义,但同时也可以用作动词,意为“提前为某人安排或预留东西”,如下例所示“He booked the movie tickets for the whole fami-ly”,在这个表达中,“book”就是“预定”的意思。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英语单词很少单独出现,它们总是在一定的和相对确定的语境中使用,它们的含义与语境密不可分。因此,语境对于理解词义和消除词的歧义是至关重要的。例如,“Mrs.White didn’t bear children”,在没有确定的语境下,“bear”一词有两个含义,即“生育”和“忍受”。因此,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怀特太太不生孩子”或“怀特太太忍受不了孩子”。然而,如果补充了某种语言环境,那么歧义词就会被消除,读者可以明确地选择其中的一种含义来理解句子。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词的歧义,并培养利用上下文确定单词含义的能力。当在一个看似不熟悉的语言环境中遇到一个陌生单词时,首先要做的是知道这个词其他可能的含义,然后利用上下文推导它确切的含义,而不是只仅仅根据它原本的意义来阐释。
4.4 借助词汇文化因素进行词汇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语言的组成成分中,词汇是对文化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对学生而言,关于一些跨文的词汇在学习时会存在一些理解上面的难题。对于高职英语教师来说,在进行词汇教学是,应该适当地融入一些文化交际内容,穿插关于词汇的文化知识,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以免出现交流上面的误区。同样的词汇,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对其的理解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以“butterfly”为例,这就是“蝴蝶”的意思,当说到“butterfly”,国人一般都会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等,但在英语中“social butter-fly”指的是“交际花”,其意思存在很大的差异。“as wise as aowl”。教师在对有关词汇加以讲述时,应该将文化知识穿插进去,我们中国人常常会说,“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而西方人在夸奖你时,会说,“as wise as aowl”。又如,中国对长辈、亲戚的称呼非常多,而在英文中表达起来显的非常简单。这些都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不同,教师在对这些内容加以讲述时,可以结合词汇文化因素来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词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4.5 创新英语口语教学形式,提高高职英语口语课堂教学质量
传统高职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内容乏味,很难调动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积极性,基于职业素养理念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要求教师创新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形式,通过开展丰富的英语口语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应用能力,结合我国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现状,本文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问答型教学法,教师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需要和学生主动进行英语交流,通过提出相关问题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情境创设教学法,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英语口语交流环境,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场景对话模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在活动中加强学生英语口语运用能力。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非常关键的内容,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手段,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教学,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借助词汇文化因素进行词汇教学,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姜玲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护生英语口语教学改革[J].明日风尚,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