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的应用探讨
天津海盛石化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270
【摘要】近年来,中国智能建筑水平不断提高,自动化设备也逐渐增多,论文主要结合当前智能建筑发展现状,对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进行分析,并探讨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的管理措施。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of Automation Equipment in Intelligent Building
LI Ji
(Tianjin Haisheng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Tianjin, 300270,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level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and the number of automation equipment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This paper mainly combin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analyzes the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of automation equipment, and discusses the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automation equipment in intelligent building.
【关键词】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安装技术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automation; equipment installation;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1 引言
作为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安装的自动化设备的质量尤为关键。规范作业,质量合格的自动化设备施工技术,有力保障了电气工程等建设项目的有效进行。从而推动了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然而,当前现行的电气安装相关方面的技术尚不完善,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现阶段必须融合全球顶尖技术,结合具体施工情况,使相关技术更加成熟。推动建筑企业的高效发展,从而确保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2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概述
2.1 智能化建筑简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对居住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当今的快节奏社会中,人们对各种事物都追求高效、快捷,同样,对于建筑这一重要元素也有着高效、快捷的追求。在此背景下,智能化建筑应运而生。智能化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集合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等之间的最优组合,它在设计中运用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等现代化高新技术,可以有效保证环境舒适、节能及低运行维护成本。所以,现在中国大部分的新建建筑工程项目都为智能化建筑。
2.2 自动化设备安装特征
自动化设备安装属于建筑安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代建筑自动化设备功能、性能等的不断发展,对自动化设备安装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对实践中的自动化设备安装施工展开分析可以得知在实际施工中存在两大类因素容易影响安装施工质量。具体而言,一是人为主观因素;二是外界客观因素。通过对这2类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主观因素是影响安装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施工中具有突出表现,探究其原因发现主观因素源于施工人员业务能力,若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缺乏相应的技术施工能力及专业理论素养,则难以保证自动化设备质量达标。除此之外,外界因素也是影响自动化设备安装质量的主要原因,在施工中需要综合、全面考量外界因素,例如,自动化设备后续安全应用;结合消防、给排水等功能进行考量,避免与这些功能脱节等,以免埋下安全隐患。
2.3 强化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关键点的意义
施工人员应该加强对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关键点的重视。对关键点的关注和强化极具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施工人员完全理解和重视技术要点,可以保障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施工人员能在了解技术关键点之后,就可以找出自动化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要点,实现安装流程和技术应用的进一步优化。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应该加强对安装工程关键点的控制和管理,保证所有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质量。第二,强化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关键点,可以让施工人员进一步提升其工作质量,使得安装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当电气工程安装人员加强了对施工关键点的重视后,其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也会随之提升,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应用将会变得更为合理,则整体施工质量可以得到提升。
3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分析
3.1 线路安装
与常规的建筑相比,建筑自动化设备的线路安装有较大的区别,很多线路的安装都需要一些额外的线路作辅助。尤其是温湿度传感器、流量计等一些电子设备,更需要专门的屏蔽导线进行安装,同时注重电源线、电缆以及分管。地线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网络控制器、电脑等弱电项目连接在单独的接地干线中。此外,电子设备是智能化的建筑自动化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设备之间的主体工作频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应该针对具体的实际情况设置接地路径。鉴于智能化的系统线槽埋设主要为弱电电缆,在安装过程中应该使其余给排水、电气和暖通管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设置为0.3m,并在相交埋设过程中使梁地和上端保持5cm以上,垂直偏差和水平偏差分别控制在0.3cm和0.2cm,安装的固定距离控制在0.8m,在穿过楼板阶段设置防火保护,同时使金属槽道总体接地维持在最优状态。
3.2 配电箱安装
配电箱亦是自动化设备安装的重要工序,它对电力系统运行、自动化设备正常运作均具有重大影响。为了防范配电箱安装质量通病,施工人员可采取下述方法,安装前,对配电箱信息进行充分了解,明确配电箱性能、高、宽等,保证其稳固性。施工人员还需要检查配电箱支撑性能,可以采用在箱体内放置物品的方式检测,并注意受到外部因素影响致其变形。配电箱安装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当遵循相关流程进行全面检测,对于不符合规定的部位及时调整,可以使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以提高检测的科学性、有效性,在确定达到质量标准后才可以使用,进而避免引发安全事故,影响施工[1]。
3.3 电缆铺设
施工者应在铺设电缆前,检查核对电缆规格和型号,确保缆线规格符合施工要求。同时注重检查电缆质量与绝缘性能。布线时,请避免多个缆线回路的交叉覆盖,做到有序排列电缆。规范电缆接头的制作工序,制作环境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电缆接头的制作,必须在无尘环境下进行,避免灰尘污染接头,确保电缆铺设质量,保证后续施工。
3.4 认真进行设备的调试工作
安装完成所有的自动化设备之后,下一步需要全面仔细的进行设备的调试工作。这部分内容是保证自动化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而且对项目的施工质量也可以直接体现。在调试设备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设备运行情况对相关的参数做出优化调整,完善施工方案。当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完成后,下一步就是进行生产评估工作。如果技术经济指标符合合同要求时,方能够开始大规模生产。在验收过程中,应审查相关文件和证书是否齐全,确保自动化设备安装通过高质量验收。
4 做好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的有效措施
4.1 自动化设备交接与工艺的管理
在项目实施之前,应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应规定,从国家相应部门批准的指定厂家采购货品,同时检查设备的基本状况,内部质量和外观尺寸是否符合标准,严格控制质量确保设备标准的统一,并保证设备的匹配和质量达到要求。设备的螺栓和配件仔细检查,是否出现变形、损坏和严重腐蚀等现象,位置和尺寸是否符合标准。还应认真执行民用建筑安装设备基础的中间移交程序,确保基础设施质量的可靠性。为了解决电气工程中设备安装施工与运行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减少经济损失,施工企业必须做好设备交接的工作,以便顺利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运行工作。此外,提高设备的安装质量,还需加强施工工艺的管理。在施工前,应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研究,掌握安装工艺所要注意的要点,加强对设备安装全过程控制和设备安装质量检查的手段,保证安装工艺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确保设备能正常使用[2]。
4.2 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质量进行管理
首先,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过程当中的技术车辆进行进一步的管理技术,对于整个施工过程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具体建筑工程的过程当中各项技术质量经过检查之后依然是工程质量的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主要问题是由于在具体施工过程当中与最开始的设计相脱节所导致的,在具体施工的过程当中相关的设计并没有起到真正指导施工的作用,并且进入施工的过程当中是由不同的单位进行施工。相关的单位他们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相互矛盾。所以整个工程下来并没有一个非常统一的质量管理制度,当然还有很多施工企业在运营的过程当中很少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主要是由于大多数的施工工作者都是农民工,所以在具体实际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4.3 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水平
高水平的产业工人有助于智能化的自动化设备安装工作,设备的稳定性和质量要求不仅仅取决于设备自身的性能,还取决于产业工人的专业水平。施工企业为了增强整体的安装效果,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是很重要的。此外,技术人员自身也应该不断积累经验,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5 结语
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是贯穿于建筑工程全过程的一项工作,具有规模大、复杂程度高的特点,因此存在较大施工难度,在施工期间常常会存在一些质量通病。因此必须在了解自动化设备安装特征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其质量通病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切实提高自动化设备的安装水平,推动建筑智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昶权.建筑设备安装管理措施及未来发展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391.
[2]丁建新.建筑设备安装管理措施及未来发展展望[J].民营科技,2013(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