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5-13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19年12期 作者:任亚波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亚波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园岭部,广东 ·深圳 518028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内容抽象性较强,学生不容易理解。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精神,并在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的情况下提升数学学习能力。论文主要就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合作学习模式在其中的应用。

【Abstract】The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has certain particularity, its content is abstract and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Us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 in teaching can improve students’ cooperative spirit, and improve mathematics learning abil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utual learning and discuss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 in it.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

【Keywords】cooperative learning; mathematics in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group cooperation

1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都不高,学习起来也十分地费劲。因此,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主动和小组成员进行分析和探讨问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和质量。

2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的积极意义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缺乏对学生课堂主体的尊重,教师忽视了学生主体之间的交流,过度遵从和重视严格的课堂纪律。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使得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更多自由、自主的空间,初中生处于思维创造性最强的阶段,一旦教师给予自由的空间,学生在小组内有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对教师来说更加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进程的加快。在数学课堂上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的性格养成也有很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多数的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极强,人际交往的能力也相对较差,在合作学习模式的推动下,教师为学生创造互动交流的机会,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在合作小组内感受同学之间的友善和关怀,互相学习彼此的优点,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其中鼓励学生进行良性竞争,互相学习。在合作学习模式推动的过程中,教师有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彼此之间建立更多的情感沟通,加深了解,使得教师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学生,在小组进行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适时地进行指导,有助于教师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1]

3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的策略

3.1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创建学习小组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在进行学习小组分组时,就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分配小组成员。在小组分配时,每个小组里的小组成员学习水平有高有低,让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带动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使学生可以共同进步。在进行小组分配时,教师也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如每一个小组安排一个比较活泼开朗的学生带动整个小组的学习氛围,沉着冷静的学生把控小组的学习进度等。教师还需让每一个不同的小组之间的总体学习水平可以得到均衡。否则在课堂上,有的小组表现得很活跃、很突出,而有的小组因为水平跟不上,就不能快速地融入课堂,这样就影响了一些小组的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性格特点科学合理地分配小组成员,从而让小组合作学习效率达到最高。

3.2 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那么教师想要真正地引导学生学习,实现小组合作的价值,应该先确保课堂的纪律,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构建一个和谐的环境,这也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习方式方法的渗透,从而提升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底数幂乘法》教学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积极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几个问题,借助于精彩的导入部分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可以进行这一提问:从3、4、5这三个数中选择两个,都能够组成哪些幂?这时候,学生进行小组的合作和讨论。其次,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些幂,教师顺势提出下面的问题:两个幂进行运算,能够组成哪些算式?这时候,教师就很自然地引出了本堂课的内容。最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中,多听取其他小组的想法,从中受到思维上的启发,并通过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欲望,从而维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2]

3.3 在数学课堂上锻炼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在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推广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机会,扮演着“倾听者”的角色让学生去探讨和解决问题和理论,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合作互助的轻松氛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教师提出的理论或者是观点进行质疑,提出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总结结论,教师不武断地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或者是肯定,让其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在小组内进行商讨和评断,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进行组间的交流。例如,在探究等腰三角形的相关几何结论时,提出问题等腰三角形的两边边长分别为3和7,则其周长是多少?针对这一开放性的问题,教师让合作小组进行组内的讨论,很多学生第一反应的答案是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或者是17,这样的结论并没有充分考虑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小组内进行这一问题的讨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思维,互相之间进行弥补和提升,在互相提醒和思考的氛围下,初中生可以强化对于几何理论的印象,熟悉理论知识在实际问题处理中的应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在互相探讨中学习和观察同学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自主地进行优点的吸收,不断完善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4 加强师生互动与教学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解答,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向,避免学生出错。同时,当学生遇到较难的知识点和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地为学生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同时,教师还应该让学生积极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积极评价和鼓励,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和鼓励,还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像朋友一样相处,这样能够鼓励学生不断地向教师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增强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勇气[3]

3.5 合作小组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合作小组之间进行良性竞争,以此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刺激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地掌握,还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积极自主地学习,促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开展。例如,在进行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学习时,教师在课堂上讲完课堂知识后,就可以留出一节课或者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比赛”。教师提前告知学生比赛时间,比赛规则,等等,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可以进行充分地准备,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在进行比赛时,教师一定要严格地按照制定的规则,让学生公平公正地进行比赛。比赛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地对那些表现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对于稍差的学生教师要进行积极地鼓励。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在课后对数学知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能从根本上提高初中数学的学习效率,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4 结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学习小组进行合理分工、加强师生互动与教学评价。通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提升组内学生的整体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陈茹.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8).

[2]谢玉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D].赣南:赣南师范学院,2013.

[3]张雪梅.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J].中国培训,2016(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