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工作”效能提升研究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汕尾 516600
【摘要】高职院校教学中双创工作是当前教育的核心内容,而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重要基础,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论文对思政视域下双创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分析。
Abstract: 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core content of current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bas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re is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职院校;双创工作;创新创业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work;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1 引言
高职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程是思想政治、方法理论的主阵地和主战场,在“双创时代”创新创业能力被列为人才发展的核心素养和重要能力必须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和支持。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结构、功能和体系,奠定“双创时代”高职院校学生不断成长、系统发展的平台和基础。
1 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工作”效能提升的意义
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工作”效能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双创型人才不仅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可以坦然应对市场中的各种意外情况,还可以积极开拓市场,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升高职院校“双创工作”的效能是目前各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关键,可以有效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第二,高职院校思政课理论性比较强,是提升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综合素养,提升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成长成才的基础。在思政视域下提升高职院校“双创工作”效能可以为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指明方向,并通过一系列教学手段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2 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落后
首先,因为时代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职业教育内容和拓展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还有一些教师对于培养人才的意识和观念尚未更新,并未和时代接轨,依旧停留在传统教学形式中,认为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就是使得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便于未来就业和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从而严重忽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开发工作。其次,一些教师在全新理念下比较注培养学生显性能力,从而忽略了隐性能力,成绩考核不够重视,此项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无法和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和创业精神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2.2 缺乏工匠精神
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不仅需要基本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还需具备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等优秀的心理品质。工匠精神主要表现为“专业专注的敬业精神、千锤百炼的品质追求、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挑战自我的创新精神”,与创新创业型人才所需心理品质高度契合。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学生心中,能促其养成专注、严谨、执着的职业态度,戒除浮躁心理,更注重创新创业实践的细节和风险,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竞争力。工匠精神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不可或缺的。
2.3 师资队伍的薄弱
在思政视域下,要想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双创工作”效能,必须要有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师资队伍。但是目前由于高职院校并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以及“双创工作”效能提升的重要性,导致没有配置足够数量的专职思政教师,而现有的专职思政教师在教学水平上也十分有限。甚至还存在着照本宣科、不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思政课教育的情况,存在着教师空讲市场经济、空讲发展、空讲技术却没有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心理健康相联系的情况,导致在思政视域下“双创工作”效能的提升成为空谈[1]。
3 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工作”的有效策略
3.1 及时转变创新创业思想
教育理念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具备先进教育理念,才能够有效完成教学活动,高职院校要想彻底改变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就要从及时转变教学思想上进行,第一,高职院校领导要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以及改革价值,要与时俱进,对教育进行改进,以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实现对教育的创新,注重思想引导,强化学习,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并且注重做好服务工作,从教育资源分配和日常管理等方面上提出更多条件。第二,教师不能再延续以往教学思想进行教学,一定要结合时代树立全新教学思想和理念,要结合就业、市场和企业发展情况设计教学内容,注重人才引导,在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为高职院校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更有利条件。
3.2 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工匠精神
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公共课程和创新创业类课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结合市场需求和专业特色,将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规范和素质要求纳入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大纲、考核评价,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认同并自觉践行创新创造、精益求精、认真严谨、执着专注等职业素养。其次,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鼓励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和创业企业家来校任教。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和长效合作机制,支持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开设创新创业类公共选修课程。鼓励教师结合擅长的方向和领域普及创新创业文化、倡导工匠精神,并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融合工匠精神培养内容,使学生零距离感受匠心匠气和不屈不挠的创新创业精神,增强创业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创新创业热情[2]。
3.3 组建专门的“双创工作”师资队伍
在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工作”效能的提升需要组建专门的“双创工作”师资队伍。只有提升高职院校现有的思政教师水平,才能有效提升“双创工作”效能。对此,建议组建专门的“双创工作”师资队伍。而在组建“双创工作”师资队伍的时候,要重点注意以下两方面。第一,确保“双创工作”师资队伍的独立性。因为目前思政课教师都身兼数职,可能是某一院系的领导,也可能是某一其它专业课的授课教师。这样多重身份的限制严重分散了教师的精力,降低了教师对“双创工作”效能提升的理解以及准备。所以,一定要组建一支专门的“双创工作”师资队伍,使其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双创工作”效能的提升工作当中。第二,确保“双创工作”师资队伍的针对性,即确保思政课教师专门研究如何在实际的思政课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为社会培养双创型人才;并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同时精益求精,提升“双创工作”的效能。
3.4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实践教育和指导
双创教育不仅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实践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工作内容,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内化,同时通过实践不断的提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及交际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例如,高职院校建立和打造自己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实践。又如,建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职教名师的作用,对学生的创业、就业活动进行针对性指导,辅助解决学生在创业、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逐渐提升学生创业自信心和职业核心能力[3]。
3.5 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改革
首先,高职院校要提升创新创业教师在整个院校中的地位,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要抛弃以往教学思想和做法,将选修和必修课程内容融合起来合理调整教学设置。将和创新创业相关的所有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设置为学生需要掌握的必修课程内容,还有一些自身存在专业化和特殊性的内容则为选修课程内容,从而可以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覆盖面,使得学生有效接受基础知识同时,自身还存在一定自主选择权利。其次,高职院校要想提升教学全面性和专业性,要经常和企业专家互动和沟通,邀请相关人员到校进行指导。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双创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坚定服务学生成长、服务社会需求的基本策略和目标,要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认识到“双创时代”的基本特点和需求,立足于“双创时代”的基本特点和要求,更好地发挥出其教育、提升、发展的价值,为“双创时代”中实现学生全面成长、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飞,王石.“双创”形态下高职思政课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策略分析[J].机械职业教育,2018,(5):31-33.
[2]尹建强.“双创”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文化建设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7,(25):72-73.
[3]卢继富.探讨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视角[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3):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