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车辆技术管理的思考
中石油川庆钻探长庆钻井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8
摘要:车辆技术管理是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由于造成车辆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论文主要结合当前车辆技术管理的影响因素,探讨车辆技术管理的相对策略。
Abstract: Vehicle technolog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basis to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vehicles. As there are many influencing factors causing vehicle safety accident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ve strategy of vehicle technical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vehicle technology management.
关键词:车辆技术;车辆管理;技术管理;企业车辆
Keywords: vehicle technology; vehicle management; technology management; enterprise vehicle
1 引言
现如今,各种原因的交通事故层出不穷,给人们带来了在身心健康与财产安全方面的巨大威胁。为了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次数,人们在驾驶汽车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安全意识,集中精力开车。与此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驾驶技能,增加安全系数,做好车辆管理工作。
2 车辆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车辆技术管理是一个运输企业的纲领性、指导性、综合性工作,是我公司各项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目前行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在车辆技术管理工作中,应在坚持预防为主的基础上,遵循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原则。车辆技术管理的总目标是从车辆购进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各个环节入手,在充分挖掘设备潜力的基础上,依据前沿科学技术,最大限度的延长车辆使用年限,为企业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运输工具,满足公司运输生产要求,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车体验。运输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运输企业的安全运行与它的效益紧密相关。近年来,在运输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重特大道路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基于此,运输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强化自身车辆技术管理,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最大限度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3 车辆技术管理的影响因素
3.1 思想上不够重视
一是认识不到位。个别货品运输企业负责人思想不够重视,企业货品运输安全制度不健全,无日常安检制度、定期分析运输安全情况制度和奖惩制度。二是内部监管不到位。部分企业“抓安全,防事故”工作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没有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对所属车辆监管力度不够,存在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部分企业对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教育不到位,存在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没有加大对GPS动态监管平台的监管力度,运输车辆存在未按规定线路行驶、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的,没有对其驾驶人尽到提醒责任。三是个别驾驶员对危险品运输安全没有足够重视,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小,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3.2 驾驶员心理素质差
影响汽车安全驾驶的因素相对较多,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便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影响要素。有些驾驶员在开车时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或马虎大意,未能严格遵守我国安全驾驶、交通法规等内容,认为这些都属于表面工作,未能将车辆维护等工作落到实处,使得汽车安全事故频发。且当出现安全事故后,有些驾驶员未能及时汲取教训,仍然我行我素。在汽车驾驶中,有些驾驶员存在一心多用的情况,如有的驾驶员在开车时玩手机,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汽车驾驶上,使得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显著提高。除此之外,有些驾驶员的心理素质较差,当遇到突发状况时,常常手足无措,不知道采取何种应急措施,这也是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1]。
3.3 车辆维护保养不到位
在用车前期,因车辆性能较好,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然而,在用车后期,车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风吹日晒,加上长期的行驶使用车辆,使得车辆自身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然而,由于相关人员未充分重视汽车技术安全防范,使得这些安全隐患不能得以及时排除,照常驾驶存在问题的汽车,久而久之,给汽车运输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安全事故起因,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交通事故都是因为车辆自身的关键部件出现问题或老化,如刹车或转向系统失灵、轮胎漏气或爆胎等。可见,车辆自身的状况是影响汽车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驾驶员足够的重视,一旦有安全隐患,应当及时排除,防止引发交通事故。
3.4 环境影响因素大
运输服务主要区域,高速公路占9%,等级较低的城乡公路占42%,钻前道路占49%,主要以等级较低的城乡公路和钻前道路为主。道路多通过村镇和人员居住地,路面情况复杂,所属区域均为经济较落后地区,人员整体的交通安全意识较低,存在的交通安全风险较大。截至目前,生产运行中有十余种作业车型。主要作业内容包括钻井搬迁、危货运输、内部通勤客运、物资运输、巡警指挥等近十类服务项目。依据近几年的事故事件分析,按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及交通安全不可接受的危害评价,年限长、车况差的车辆以及载客、危货车辆是目前交通安全管理中最大风险源,容易引发人员死伤等严重后果的事故。
4 车辆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4.1 建立体系,明确监管部门“责任架”,严把机制管理关
一是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体系,应急管理、公安交管、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生态保护等部门应明确各自的监管职责,统一协调,切实加大组织领导及监管力度,保证整治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完善有关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根据货品运输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道路运输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制定强制的运输车辆定期检测和维护制度,加强动态管理。此外,政府牵头,组织公安交管、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开展联合检查,强化路面日常管理,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车辆和人员从事货品运输工作。三是建立和完善部门联动应急处置机制。公安交管、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加强联勤联动,互通辖区道路交通信息,健全和完善货品运输事故现场施救及处置联动机制,确保一旦发生货品运输交通事故,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各司其职,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2]。
4.2 提高车辆驾驶人员素质水平
在汽车驾驶过程中,驾驶员要明确危及车辆行驶安全的主要因素,将安全准则牢牢记在心中,在驾驶车辆时保持注意力集中,不得在车辆行驶过中玩手机。驾驶员在开车时,即使车辆行驶的路线一致,但所面对的驾驶情况也不尽相同,存在一定随机性。有些驾驶员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往往手足无措,会导致安全问题加重。鉴于这一问题,驾驶员要积极参与到安全教育活动之中,汲取其他驾驶员的经验教训,提升自身驾驶技术及能力,并有效提高自己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4.3 加强对车辆的安全检查力度
首先,从车辆市场入手,相关车辆管理部门和交通行政部门应严格把关,层层审查,确保遵守最新的机动车运营标准,坚决杜绝不合格车辆进入卖方市场;其次,相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合理的汽车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形成切实可行的汽车运输安全规章,对车辆的买卖、维修、保养,到事故使用年限、保险等各项内容严加控制,并指定相关技术人员定期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除此之外,相关部分应当组织安全检查技能培训、安全活动日和安全大检查等活动,提升汽车运输安全的管理水平;最后,地方财政部门应当重视车辆的安全检查,加大人员和资金投入,如建立一支高素质安检队伍,定期开展技能培训,鼓励多多交流验修经验,并配备较为精确、可靠的检修设备,尽可能避免因车辆自身故障而引发的交通事故[3]。
4.4 努力改善道路交通环境
首先,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道路安全的监督与管理,对于危险障碍物、危险路段应设立警示标志,及时修建坑洼道路,加固危险桥面等,从各方面提高汽车运输的安全性;其次,综合考虑地形地势等自然因素,驾驶员应当尽量避免在地势险峻的道路上行驶,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对于高原丘陵地区更应注意驾驶安全,同时不能妨碍其他车辆安全行驶;此外,汽车运输企业应当有效使用调控权,及时调整运输线路,尽量避免危险路段的行驶里程;最后,驾驶员应当提前了解所行路段的天气情况,暴风雨、暴雪甚至冰雹等恶劣天气,会造成道路湿滑、土地泥泞,甚至造成部分不牢固的路基崩塌,驾驶员的视野受限,影响汽车运输安全,应据此及时做出调整,对于高海拔地区也该尽量避免,防止因身体的不良反应而酿成交通事故。
5 结语
总而言之,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对于提升车辆运输安全,降低运输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车辆管理各环节要认真执行车辆技术管理制度,并以此纲领性文件为指导,细化各个方面的实施细则,不断提高车辆技术管理水平,创造更高效的车辆运行环境,为企业提高可靠的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董伟,张敏.加强道路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的若干措施[J].河南科技,2014(11).
[2]黄恺,陈龙生,孙怀宇.汽车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20):69.
[3]詹小勇.车辆技术管理对于降低运输成本的影响分析[J].山西青年,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