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绿色生态理念下暖通空调的设计策略分析

2020-05-13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19年11期 作者:王学峰,,靳祖国

绿色生态理念下暖通空调的设计策略分析

王学峰 ,靳祖国

顿汉布什(中国)工业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3

摘要: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生态理念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特别是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上,作为建筑最严重的消耗部位,加强绿色生态理念的融合,能够有助于暖通空调的健康发展。下面论文就对暖通空调的绿色生态设计展开探讨。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concept of green ecology has received more attention and recognition, especially in the design of HVAC, as the most serious consumption part of the building, strength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green ecological concept can contribute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VAC. The following paper discusses the green ecological design of HVAC.

关键词:绿色生态;暖通空调;空调设计;设计理念

Keywords: green ecology; HVAC;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design concept

1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守住绿水青山,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为此,将绿色理念融入到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已经迫在眉睫。这对空调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挑战与新要求。只有重视对空调设计与建造技术的研究与优化,将绿色理念渗透其中,才能更好地节能降耗。

2 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 节能原则

在对暖通空调进行设计时,使用绿色建筑技术的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节能,包括暖通空调设计的各个方面,如控制系统、制冷器等等都可以使用绿色建筑技术。如今要想实现整个建筑的节能,就要对整个房间的照明系统进行节能,能够使得照明系统与空调系统之间相互协调。要想实现暖通空调技术的使用,不仅仅是指空调设备的使用,还包括了其他的问题,如暖通施工设计、系统安装和维护等等方面。能够在暖通空调设计中使用绿色建筑技术,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成本和设计的成本,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可以降低成本,虽然增加了施工和设计成本,但是实际运行成本的降低远远要比设计时的成本要多,因此在本质上绿色建筑技术能够大大的降低成本利益,并充分的发挥自身的绿色环保作用。

2.2 回收再利用原则

回收再利用原则属于一种重要的环保节能举措。在绿色理念下去设计建筑空调节能系统,必须遵循回收利用原则。对于可拆卸的零部件,可在空调发生故障时对零部件进行更换或维修。另外,针对超过使用期的建筑暖通空调,将回收成本不高的零部件拆卸下来通过处理后实现回收再利用,从而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目的。回收成本高的材料不在考虑范围内。

3 绿色生态理念下暖通空调的设计存在的问题

3.1 认知水平不高

相比国外,国内在建筑方面的绿色观念认识比较晚,而这一理念的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但是在实际的应用当中,该理念尚未达到广泛的推广,人们对于绿色的认识不够,更多人没有真正理解这一问题。不仅如此,一些过去陈旧的思想仍旧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一些单位为了应对市场要求,在资源使用上过度占用,对于节能问题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整体建设理念上处于初步阶段,整个行业中对于新理念接受度不足,在实际操作中使用这一理念更加艰难,另外针对行业中的建设过程也缺少检查,整体缺少管控,行业内无法真正将新理念推广开来。

3.2 设计方案不够合理

目前,建筑行业中应用到的暖通空调设计方案中仍然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一方面,设计方案中不够全面,具体且在施工环节不能按照标准科学合理的施工,无法将设计方案中的生态理念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在全面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做出合理的设计,对施工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和气候条件的限制,不仅会浪费一部分资源,影响效益,而且暖通空调的性能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最主要的因素其实还出在专业技术方面,暖通空调的设计不够全面性和系统性,其结构复杂多样,且采取不同空调类型其系统及设备都存在着很大区别,其中包含多个环节,设计缺陷将严重影响建筑中空调的使用功能[1]

4 绿色生态理念下暖通空调的设计策略

4.1 解决热源问题

设计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合适的热源,这是达到环保原则的必要要求,设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建筑周围的热电站等,正确利用设备。另外,设计者需要认识到热源的重要性,认识其节能效果,从而能够达到一定的环保要求。相关人员需要针对各类热源进行详细分析,进行正确选择。例如在选择太阳能的时候,可以进行水加热,也可以进行供暖,这样能够减少一些相关能源的使用,同时减少能源使用后的残留,避免出现污染状况。

4.2 减振降噪的环保应用

在暖通空调设计中降低噪音,可以合理的使用绿色建筑技术,能够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环境,要求实现控制噪音是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在民用建筑中对暖通空调的设计,需要对噪音进行合理的控制,有些地方对声音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在设计中对降噪进行充分的考虑,可以设计些消声静压箱等等。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噪声会通过空气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建筑物的地基进行传播。如,风机产生的噪音首先会传递到建筑物的地基结构中,然后会传播到其他的房间,再出现噪声,如固体噪声。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固体噪声,需要在对暖通空调进行设计时,设置弹性的构件,安置在系统的基础中间,可以使用软木或者橡胶等等,这样可以减缓设备之间在刚性连接时的共振。要想降低振动传递,在进行实际的设计时,要对风机和水泵等运转设备的进行隔振软管的使用,在管道上设置支吊架,穿墙的地方需要进行隔振的处理,可以使用减震器、橡胶等物品[2]

4.3 尝试运用清洁与可再生能源

能源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与保障,对暖通空调系统来说也是一样的。因此,在设计建筑节能型暖通空调系统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能源。工作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可再生与清洁能源,运用新型能源去达到空调节能系统的绿色理念,减少碳排放量。目前,可考虑的清洁能源技术主要有太阳能、地源热泵技术、冰蓄冷系统优化技术。太阳能是一种绿色、环保能源,供暖系统由集热器、换热水箱等部分组成,可提供热水。地源热泵技术能解决制冷与供热方面的问题,节能效果显著,既能对大气污染物排放产生控制效果,也能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冰蓄冷系统优化技术是利用冰的蓄冷量比水高,热损失相对少的原理,达到低温度送风,节约电能的目的。为此,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结合实际合理选择上述能源作为系统的供应能源。

4.4 去湿空调

工作原理是利用固体去湿剂对进入建筑内的空气进行去湿处理,进风和排风交换热量,回收利用能量。新进风通过去湿和温度调节后经过处理进入建筑内。为了提高建筑内的空气质量,不仅对空气进行温度调节还要对其湿度进行调整。在保证空气质量的同时,要尽量采用无污染,再生能源等达到这一目的。

4.5 采暖、供热、通风技术相结合

在传统的采暖供热以及通风技术的使用过程当中,大多数人都很少会从节能的角度出发,人们更加关注的是暖通系统是否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必须要借助国家能源使用要求,对暖通空调进行节能技术的升级和改革。就目前来看,节约能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想要实现节能的目的,可以摒弃传统的将电能作为供暖的方式,大量的使用那些可再生资源,比如说太阳能和地热能等等。在供热方面,也可以利用塑料外壳的管道来代替输配管道,缩减安装费用,同时还能够达到更好的热保温效果。比如目前新型的塑料外壳管道,管子是钢制的,管外是塑料的,这样的配置无论是对于地形复杂的地区来说,还是对于其他地区来说,都能够更好的保障热水的顺利输送,从而保证暖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3]

4.6 降低消耗

新的理念加入系统设计当中,则需要使用新能源,就近无法解决能源问题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输送,这时很容易因为设备等问题产生不必要的消耗。对此,相关人员需要进行技术更新,针对运输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好改进工作,尽量避免出现资源浪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首先,在运输材料上需要重点关注其保温性,这样也可以结合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保证能源可以得到有效的使用。其次,需要避免有一些额外的系统产生能耗,尤其需要关注动力系统,防止出现负荷过度的现象。再次,应当控制好水温,如果制冷比例产生误差,则会提高耗能。

5 结语

总之,近年来节能环保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国家的战略任务之一。就建筑领域来说,加强建筑节能减排也是响应国家打造资源节约型与环境优良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其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属于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不仅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也能节省建造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有助于建筑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勇刚.浅析暖通空调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与应用前景[J].化工管理,2013(4):30~31.

[2]李东泽.试析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9(2):150-152.

[3]张龙.关于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的实践分析[J].智能城市,2018(6):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