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快速检验的常规技术应用分析
商丘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 ·商丘 476000
【摘要】食品安全一直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较为重视的一个问题,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食品检验技术也有所突破和创新,论文主要以此为基础对食品快速检验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Abstract: Food safety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od inspection technology has also made a breakthrough and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rapid food inspection technology.
【关键词】食品检验;快速检验;常规技术;检验技术
Keywords: food inspection; rapid inspection; conventional technology; inspection technology
1 引言
现如今,在人民群众生活质量飞速提高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却显现出愈发严重的态势,如此不仅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非常有害,对社会正常运行也十分不利,为及时有效地处理食品安全问题,落实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已势在必行。经实践证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能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以及销售各环节中,保证检测的质量水平与科学性,如此便能在提高检测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2 食品快速检验的常规技术相关概述
2.1 快检技术的概念
现如今,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安全事故发生率大大增加,同时,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出,食品安全检验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而想要保证人们正常食用的食品的质量,就需要对市场中的食品进行检验与抽查,以有效控制食品质量。目前,我国在检验过程中会使用快检技术。而这种技术目前还没有一个基本的定义,根据字面可以理解为:快速检验、快速取得结果。常规的检验需要经过试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整个操作过程大约需要2h。而快检技术可以缩短时间,在10min或15min左右即可完成检测[1]。
2.2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应用快速检测技术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食品种类繁多,并且在外观上增添了更多的美感,在带给人们美味的口感的同时,也增添了更多的视觉体会。不过,美食的多样化发展,也增加了食品安全隐患风险。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限,故意加大化学添加剂的使用剂量,这类食物被人体摄取后会对人体的各项机能造成损害,从而引发各种疾病,甚至直接导致死亡。据了解,我国在食品生产方面也制定了相关规范,尤其是产品菌落和霉菌的数量方面,前者要求不超过1000个/g,后者要求在50个/g之内,任何生产厂商都必须遵守国家规定。在以往的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中,通常会使用显微镜检验的方法。不过,这种检测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弊端,检测时间长,最短也需要2~3天,面对大量的检测产品,这种方式效率太慢,无法满足产品的实际检测需求。为此,我国应加大对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力度,为人们的饮食安全提供保障。
3 食品快速检验的常规技术分析
3.1 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
通过对生物传感器的合理应用,可以获取检测对象中所需的信息,在确保检测信息准确程度达标的前提下,采取特定的运算检测技术,并使转换结果的可靠性与精准程度得到保障,随后相关人员需在光或电信号的形式下完成信息输送,最大程度上保证信息传输、存储以及记录的效率与质量。生物传感器与其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相比,具有非常明显且独特的优势,在灵敏、高效、体积小且快速,是目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常应用于农药以及兽药残余量检测工作中,且能够发挥非常好的效果[2]。
3.2 近红外波谱技术
该技术在食品检测中也经常使用,主要是利用光谱矩阵以及检测对象浓度矩阵建立一个模型数据,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判断产品的真假。这种检测方式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对检测物的用量较少,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前提下进行检测,并且其检测速度快,具有超高的准确率。近红外波谱技术结合了薄层色谱技术、快速理化鉴别技术以及外观识别技术的所有优点,并且在检测上还在不断完善。在检测过程中,近红外波谱技术能使食品检测的精准度提高,而这项技术在目前的检测技术中对于提高检测效率、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都有一定的作用。
3.3 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技术主要包含2种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和免疫层析技术,不同的检测技术有较大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检测人员根据食品的实际检测需求合理选择。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在现代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该技术以固相载体的形式,对食品中微生物体内的抗原或抗体进行吸附,在此过程中,酶与其底物发生颜色反应,通过一定的检测方法,对微生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检测,可直观、准确反映食品微生物的分布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技术主要融合了两种技术手段:放射免疫技术和荧光技术,两者相互融合共同完成食品检测。相较于传统的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具备灵敏性强、检测速度快等优势。此外,免疫层析技术也是免疫学技术中的一种,将样品放置在条状纤维膜上涌动,在免疫反应与层析的共同作用下,检测样品可在含有配体的膜上显现,使用着色标记物的方法,对微生物进行检验。这种检验方式效率较高、所需时间较少,在食品检验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3.4 膜电极技术
在诸多快速分析技术中,膜电极法属于电化学分析技术中的一项,其在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方面广泛应用,pH玻璃电极在膜电极法中的实际应用时间非常长。pH玻璃电极技术可以对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间的电位差进行测定,可更为简便地测定出溶液的pH值。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晶体膜电极和载体电极、气敏电极也逐渐在环境、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中应用。
3.5 顶空气相色谱分析
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属于一种高端检测技术,对于部分组成成分比较复杂的食物也可以进行检测,另外在气味比较特殊的食品的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比如烟酒、茶、中药及肉类食品等,在这类食品的品质检测过程中具有其独特的参考价值,另外这种检测技术并不需要将溶剂去除,可直接利用气体直接进样的方式进行检测,消除干扰,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随着这种仪器在实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类操作更为简单的仪器被研发出来,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已经作为一种标准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中得以应用。
4 我国食品安全快检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4.1 加大国产检测设备以及检测技术的开发力度
从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活动来看,检测技术及检测手段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绝大多数的检测产品、检测设备及检测技术都是从发达国家引入的,相应的自主研发的设备以及技术比较匮乏。因此,要想更好地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提高食品检测的效率,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国内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自主研发工作,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知识、理论以及技术,使得我国能够最终拥有自己的专业检测技术以及检测产品,在保证食品检测质量的同时,压缩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
4.2 鼓励食品行业龙头企业提升食品检测能力
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是食品生产企业需要承担的责任之一。也就是说,这些企业必须要在厂家内部配备相应的食品检测装置,能够在企业中完成对食品的初步检测,保证食品在出厂之前就没有任何问题。地方政府要给予这些企业大力的支持,不论是在技术层面上,还是在资金层面上,都要对其进行鼓励,帮助生产企业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体制,提升企业的食品检测水平。企业食品质量管理体制的构建,要以国家规定为基础,结合企业的自身发展状况,对食品生产的每一项工序进行严格的管理。企业还要不断“自检”,找出生产环节当中的不足之处,对其进行改正,提升企业的食品生产水平,保证食品的质量。
4.3 不断保障食品安全检验技术
我国很多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都是不符合规定的,这需要政府和食品行业的共同监督,保障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符合标准,对检测技术的使用环境和注意事项进行分类汇总。另外,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检测中心要制定严格的检验制度规定,建立规范化、专业化的检测中心,提高检测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规范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的使用,提高检验技术数据的准确性[3]。
5 结语
目前虽然我国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使用范围广,但是严重缺乏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督,没有真正发挥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在食品行业的作用,造成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的暴发。全国范围内检验检测技术的发展程度不一致,检测水平高低不一,这些因素都大大提高了有害食品进入市场的可能性。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为依据,通过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提高我国食品安全卫生水平。
【参考文献】
[1]曹进.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国内应用现状[N].中国市场监管报,2019-05-23(7).
[2]蒋亚男,张红涛.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应用现状[J].现代食品,2018(8):87-89.
[3]施扬河.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简述[J].食品安全导刊,2018(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