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园艺中心开展的教产研销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摘要】园林艺术教学有着较高的实践性,城市化快速发展下,园艺教学工作也有所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教产研销一体化能够有助于学生整体专业水平的提高。论文主要以当前园艺教学为基础,探讨一体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Abstract: Garden art teaching has a high practicality, und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horticulture teaching has also chang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carry out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production-research-marketing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overall professional level of students.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integrated teaching based on current horticultural teaching.
【关键词】园艺中心;教产研销;一体化;教学模式
Keywords: horticultural center; teaching-production-research-marketing; integration; teaching model
1 引言
当前高校的园艺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更侧重于理论教学内容而忽视实践环节,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所学知识运用不够灵活,缺乏创造性,不仅不能达到信息化时代园林业所需人才的要求,还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只有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并及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才能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园林人才。
2 教产研销一体化的特征
教产研销一体化即集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销售为一体,以企业项目为教学基础,教学、生产、科研、销售相互渗透与促进,做到“以学出研,以研促产,以产助学,以产养研”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基于园艺中心,构建以“应用”为主旨、以教产研销一体化为特征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具有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学校与企业共同推进教学改革、教师是落实教产研销一体化的主体,学生是教产研销一体化的最终落脚点等特征。
3 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
自从教育部发布了对于有关应用型院校的指导意见,国内高等院校开始了有关专业的转型过程,出现了以就业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对一些高等院校进行指导,加快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发展。针高职目前存在的园艺与农林教育培养理念,改变其现有方式,加快与应用型市场需要接轨,以满足需求来建设具有社会需求的一体化园艺教学体系,以教学实践作为系统核心,围绕这一点,展开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全力培养学生整体的实践能力[1]。通过这样的实践方式,可以改变现有的整个教学体系,实现一体化教学构思。针对现有的园艺教学主要不足出发,即教学体系不完善和教学不服务于就业,这二者造成了传统园艺教学的诟病,验证性的实践教学内容过多,不利于专业经验的积累,不利于对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此外,还存在实践教学方式陈旧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传授的各种实践经验较少,缺乏动手能力,对待问题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差强人意,进入社会后短期内很难适应。实践教学作为系统学习的核心内容,对于改善学生现有的技能缺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保证学生进入社会后,短时间内适应社会,这也为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4 园艺中心开展的教产研销一体化教学模式方法
4.1 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了解老师上课会讲什么内容,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弄不懂,这样带着问题走入课堂,相较以前漫无目的地去听课,效果要好很多。所以,预习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怎样才能达到预习的效果呢?首先,学生要对预习内容感兴趣,他才会主动地去做这项工作;其次,教师布置任务时要讲究层次,采用逐渐深入的方法,学生才会被吸引;最后,教师要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让学生感到自己被重视,有存在感,他们才会积极地配合教师高质量完成教学活动。如,在讲授《植物生长相关性》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任务。任务一:首先,让学生观察小盆栽地上部的生长状态,从而猜想它地下部的生长状态;其次,把盆栽从土中拔出观察,看与猜想结果是否一致;最后,结合课本深入理解植物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不足之处教师再补充。任务二:让种过棉花的学生想一想为什么棉花要打顶。学生可以通过问家长得出结论,也可以在自家棉田里留几株棉花不打顶,然后对比打顶与不打顶得区别,从而得出植物顶芽与侧芽的相关性。任务三:让学生观察图片分析果树为什么会出现第一年结的果实大,次年结的果实小,第三年又大的现象,学生便可以得出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性。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并根据自身情况提出新的问题,利用上课时间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探讨。任务四:设置评价机制,针对学生不同的预习情况给予不同的评价,让他们体会到努力的价值[2]。
4.2 合理设置园艺专业课程,创建合理学习平台
各个高校在选择园艺专业教师时,要综合考察教师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水平,并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定期培训,制定相关的制度进行考核,要使每一位教师都能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将园艺专业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增加对园艺试验室的建设经费投入,完善运行机制。要合理分配资金投入,包括实验室、教学基地的建设,实验设备的购进,强化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方面。这部分资金的投入和使用,能够有效增强教学软件和硬件的实力,并使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学习和实践资源。还可以将资金投入在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实践基地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为学生创业、就业、创新的实训基地,以便学生可以充分进行实践活动。同时,应该加强与校外一些园艺企业的沟通合作,并将其发展为学生实习或实践的重要场所,以便学生能够尽早适应工作,更加便利地培养园艺产业人才。此外,在学校内部可以为学生建立科研平台,将科研资源展现给学生,并将科研方面的成果作为学习的内容。
4.3 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教师要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在园艺专业课程设置上,高校和教师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将园艺专业相关学科知识尽可能地融合到课程教学中,并增设相关的实验课程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接受系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全面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情况,对专业学习产生兴趣,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4.4 创新更正教学评价体系
对于现有的评价体系无法做到综合评价,各类教师评价以及职业证书和成果评价都是有其优缺点,以下介绍新的评价系统的几种具体方法。第一,自我评价方法。在教学项目完成时,针对项目内容,给出评价等级,以纸质或者电子问卷方式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充分考虑所有学生的状况,对问卷作充足的思考,使学生能够完全了解,同时也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第二,教师评价方法。教师主要用实际的考核来学生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在实训中的表现以及项目完成情况,这可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的实训考核等级不同,有针对地进行评价。第三,成果展示评价方法。在学习项目结束时,每位同学用实际成果来表现自己所学程度,通过所有学生和老师现场进行评估,给出具体得分,计入评估总分,从而变相督促学生学习。第四,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在校外期间,成绩的审核主要依据是学生的综合表现,其由企业代表人员来记录和评定[3]。
4.5 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满足其心理需求
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来自于教师的肯定和鼓励。每一位学生都想被肯定。但是,学生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也不一样,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理睬,或表现出不耐烦,那结果必然是学生逐渐失去信心,变得沉默,进而排斥学习。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构建民主课堂的基础上,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反应情况,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使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一般掌握在3至5秒钟,在停顿的时间内,教师要用鼓励、期待的目光环视学生,获取反馈信息。在此期间,教师可以说一些鼓励的话。如,谁来试一下,说错了不要紧,关键是要敢说。这样就会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回答。同时,为了避免同学的嘲笑,不管学生对问题回答的程度如何,教师都会对学生的答案给予恰当的评价。
5 结语
总而言之,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目标,根据不同园艺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不同需求,坚持基础学习要够用、要必需,在岗位技能方面的培养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实用性的培养,学校要以园艺行业的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办学,培养出更多能够胜任园艺行业的实用性、应用型人才,实现园艺专业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健.地方本科高校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36):3-5.
[2]熊力扬.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共享平台设计与应用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8:6-7.
[3]徐志英,杨丽珍.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2):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