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stics and Forecasting
《生态环境学报》(月刊)创刊于1992年,原刊名为《生态环境》,是由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主办的环境科学类的综合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具有明显创新性和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以及对重大的科学前沿问题有独到见解和理论建树的综述和观点类文章。适合从事生态学、环境科学、资源保护、土壤学、大气科学、水科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科学、农业科学、林学、医学、社会科学、经济科学等领域的科技人员、学者、教师、学生、各级管理者和环境爱好者阅读。
《生态环境学报》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刊源,广东省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曾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和2008年版)。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 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研究论文、综述
1、中国工业烟尘排放状况研究刘睿? 张智慧
2、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聂小军 苏艳艳
3、基于SPOT—VGT的黄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演变贺振 贺俊平
4、藏北高寒草原样带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曹樱子 王小丹
5、城乡建设用地景观格局多尺度差异雷雅凯 贺丹 田国行 张军红
6、山东省MODIS遥感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研究钞振华 张培栋 袁赛帅
7、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张四海 曹志平 张国 胡婵娟
8、岷江干旱河谷灌木幼苗的土壤养分适应性研究孔红梅 刘天星 段靖 马克明
9、基于MODIS数据的河南省冬小麦产量遥感估算模型李军玲 郭其乐 彭记永
10、秸秆还田对农田周年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的影响刘红江 郑建初 陈留根 薛新红
11、黄土小流域水沙输移过程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卫伟 陈利顶 温智 吴东平 陈瑾
12、浮尘对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李巧云 关振寰 殷芙蓉 黄河仙 廖柏寒
13、施肥模式对砂姜黑土区土壤种子库影响的研究潘俊峰 万开元 陈防 程传鹏 谷健云 章力干
14、不同密度侧柏人工林碳储量变化及其机理初探李瑞霞 郝俊鹏 闵建刚 陈信力 卢雯 关庆伟
15、几种不同更新的森林群落碳储量结构特征分析张国斌 李秀芹 徐泽鸿 胡茶青 张世能 胡国华
1、文章标题要简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
2、正文应层次清楚,行文规范,方便阅读,字数一般以2500-8000字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编,多位作者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4、来稿必须附有100-300字的内容摘要和3-5个关键词
5、如文章获得基金项目资助,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并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6、正文中图表主要是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图表应设计合理,先后分别给出图表序号
7、来稿请注明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邮寄地址
8、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修删,不同意请在稿件中声明
9、请勿一稿多投,发现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担
10、若不能被录用,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处理方式的作者请转投他刊
11、本站并非统计与预测杂志社和统计与预测编辑部官方网站
地 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
邮政编码:510650
电 话:020-87024961
本站合法持有《企业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等相关牌照。主要从事期刊订阅等服务,本站所公布信息均由律师团队进行把关,是受法律保护的第三方独立杂志服务平台,不是任何杂志官网,出版事务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