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法制评论》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说明:该杂志未出现在最新新闻出版总署目录内,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题研讨、立法研究、法律实务、学术专论、他山之石、政策研究
论学术自由的立法保障
教育“软法”现象分析
大学自治权的法理分析
关于学校法治教育的思考
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权的重构
现代国家与公共教育制度的产生
教育法学的理论体系与学科建设
美国校车立法中的政府职责及启示
关于终身学习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高校社会问责:内涵、特征与模式
法治视域下中小学章程实施困境探析
我国教育行政审批改革的回顾与检视
教育法“软化”:制度成因与逻辑重构
教师体罚学生致死的刑事责任问题探讨
美国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研究方式演进
论我国公办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
我国教育行政权力配置及运行的文本分析
“县管校聘”中教师聘用合同的适用与反思
20世纪以来日本教育法学发展概况及评析
研究生导师的职责和责任在摩擦地带的法律审视
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高等教育立法及其历史意义
依法治校保障和推进教授治学——学术委员会建设应然之道
公立高校董事会法律地位探析——基于董事会章程的文本分析
依法治校与教授治学相向而行——大学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雷同试卷鉴定问题研究——基于公务员录用考试雷同试卷鉴定实践的分析
比较法视野下高校校方责任保险的现状、困境与突破路径——以美国模式为例
论宣布国家教育考试成绩无效的法律属性——兼论不利行政决定的合理性审查
《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不正当关系”条款的法哲学分析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第二届全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前沿博士生论坛回顾
回应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聚焦教育政策与法律问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综述
1、文章标题要简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
2、正文应层次清楚,行文规范,方便阅读,字数一般以2500-8000字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编,多位作者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4、来稿必须附有100-300字的内容摘要和3-5个关键词
5、如文章获得基金项目资助,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并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6、正文中图表主要是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图表应设计合理,先后分别给出图表序号
7、来稿请注明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邮寄地址
8、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修删,不同意请在稿件中声明
9、请勿一稿多投,发现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担
10、若不能被录用,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处理方式的作者请转投他刊
11、本站并非统计与预测杂志社和统计与预测编辑部官方网站
地 址: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 话:010-64989363
本站合法持有《企业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等相关牌照。主要从事期刊订阅等服务,本站所公布信息均由律师团队进行把关,是受法律保护的第三方独立杂志服务平台,不是任何杂志官网,出版事务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