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创刊于2006年,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中国文物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文物科学与文物科技综合性学术季刊,每季末出版。刊物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人文社科三大学科领域,是反映我国文物保护与研究成果唯一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具有把握国家政策与引领行业规范、总结学术成就及推动学科建设的地位与作用,在文博界和文化艺术界有较大的影响。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理论与方法、保用视野、管理纵横、文物认知与保护
1、玉环人面碉楼的现状和构成杨青;
2、书画装池治糊技艺概略马海鹏;
3、论书画装裱后的收藏与保养王博;
4、胶在书画中的作用王红梅;
5、影响纸质文物的五大环境因素王博;
6、有关中国大遗址的若干思考贺辉;
7、警惕免费后的服务动力缺失症张秋兵;
8、说说浙西南大陈历史文化名村钱华;
9、革命纪念馆需防止畸形发展张秋兵;
10、文化线路申报世界遗产的探讨王晶;
11、陶瓷鉴定理论的方法论研究李卫民;
12、古朴典雅底蕴深厚的隘子清代民居建筑王晓华;
13、近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及其空间意义艾智科;
14、清沈荃《绢本设色榴葵双寿图》修复记周海宽;
15、古物与近现代文物异同比较——旧题新探肖贵洞;
1、文章标题要简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
2、正文应层次清楚,行文规范,方便阅读,字数一般以2500-8000字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编,多位作者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4、来稿必须附有100-300字的内容摘要和3-5个关键词
5、如文章获得基金项目资助,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并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6、正文中图表主要是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图表应设计合理,先后分别给出图表序号
7、来稿请注明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邮寄地址
8、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修删,不同意请在稿件中声明
9、请勿一稿多投,发现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担
10、若不能被录用,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处理方式的作者请转投他刊
11、本站并非统计与预测杂志社和统计与预测编辑部官方网站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故宫博物院;北京市西城区西皇城根北街21号
邮政编码:100009/100007
电 话:010-85007906;010-64039800
本站合法持有《企业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等相关牌照。主要从事期刊订阅等服务,本站所公布信息均由律师团队进行把关,是受法律保护的第三方独立杂志服务平台,不是任何杂志官网,出版事务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