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片与大众文化的有机融合 -基于创作因素的分析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天津市 300387
摘要: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微纪录片作为新的纪录片创作样式,迎来了兴盛的发展期。本文意在通过对微纪录片创作与大众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梳理了大众文化背景下微纪录片的创作特征,为创作者们制作微纪录片提供一些经验参考。
关键词:微纪录片;大众文化;创作因素
融合:微记录片创作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1.1大众文化作为微记录片的创作素材
大众文化为微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素材,首先表现在微纪录片对内容与主题的选取上,这直接影响着影片叙事所记录的实质内容。微纪录片通常在素材的选择上选择大众所熟知的、生活化的、日常的、个体的事情。微纪录片传达了大众文化环境下的人与事,能够直接反映出大众文化中的价值观和文化取向。以腾讯大燕网的融媒体报道栏目《津范儿》为例,其主要以微纪录片+图文的形式来对天津这个城市的文化进行深度挖掘。该栏目中的微纪录片在素材的选择上,挑选了很多大众文化环境当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作为主人公,通过纪录他们的经历,来反映天津这个城市的文化价值。同样,在素材的挑选上还会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形态进行记录。大众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创作者们创作者拓宽了素材的选取渠道,即文化多元素的发展使大众文化作为创作素材加入到微纪录片创作当中。
1.2微记录片作为大众文化的传播途径
新兴媒体的兴起,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更多的渠道与平台,互联网改变了大众对于信息的接受与消费习惯。同时,也重构了纪录片的传播机制。微纪录片作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不仅降低了纪录片生产的门槛,也使视频的传播方式更加普遍,对纪录片传播大众文化的传播形态有一定的改变。对微纪录片作为大众文化的传播途径来说,首先,对于微纪录片的形式而言,所谓“微”的意思就是时长短、内容少。目前,主流研究对微纪录片的定义来看,不超过三十分钟都可称为微纪录片。其次,是传播平台的“微”,也就是说微纪录片在各种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QQ、网页等进行传播,受众还可以进行便捷的分享、转发、评论及点赞;最后,如今的微纪录片相较于传统纪录片进行类去”精品化”在新媒体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成为微纪录片的创作者与传播者。正因如此,微纪录片从传播形式、传播平台、传播主体上都为大众文化的传播开拓了新的途径。
大众文化背景下微纪录片的创作特征
2.1选题生活化
大众文化的背景驱使着微纪录片越来越贴近群众,全民都可以参与,选题也就越发贴近生活。传统纪录片一般都偏向弘大的叙述,如祖国的大好风光、历史文明底蕴等,而微纪录片多关注于民众,微纪录片作者们目光注视着大街小巷,纪录发生在身边的小事情和平凡人的生活。它从小处描述,以具体的故事记录着事件,充分顺应现代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需求和受众的观赏习惯。例如微《广场舞皇》则主要描述了三个热爱跳广场舞的阿姨罗秀敏、李淑惠和刘燕曾的日常,向大家讲述了不一样的广场舞热爱者,她们为什么喜欢跳广场舞的,以及她们遭到家人的反对仍旧坚持自己的爱好。对她们而已,孤单的老年生活,唯有在跳舞中才能受到安慰。由此得出,微纪录片的事件总是反应生活,纪录人物日常中的一件件小事,正是因为如此,观众看起来更容易共鸣和代入,面向生活的小叙事是微纪录片的叙事方法之一。
2.2场景真实化
微纪录片是影像叙述作品,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下,故事与背景是无法分开的,相互依托存在。环境要素随着实际产生的动作,被微纪录片真实地纪录下来。微纪录片的故事背景多源于寻常生活情景,受制于创作条件,纪录真实情景大部分都没有使用叙述环境等外界的叙述手段来刻意突显叙事目的,尽力的保存了人物或事件的原本的样貌。微纪录片这种真是的布景也为微纪录片的叙述添加了一种真实和生活化的气息,生活的镜头和声音的运用不仅是微纪录片小叙述的表达形式之一,也体现了微纪录片和大众文化的融合。
2.3后期手法多样化
从微纪录片影片分析来看,其在后期创作手法与风格上表现出了与传统纪录片截然不同的偏向,微纪录片的产生自然地就有着后现代大众文化的因素,虽然首部微纪录片如今已无处考察,但每年不绝涌现的优秀作品的表达方法都具有越发明显的多样化趋向。在不可胜数的互联网资源中,为了博取关注,突出表现也定下了微纪录片比起传统的纪录片要更多样的表达方法。最先受群众认同和接受的微纪录片便是《故宫100》。它将实际拍摄与动漫布景联合,视频突出动漫因素,让群众接受更加新颖有趣。在影片中,镜头下不时会有可爱的古建筑模型闪出来,与影像融合在一起,产生具有特色的宫殿形象;模象的动漫和文字的效果颠覆了传统纪录片的表达手法。而随着时代产生的多元的表达方法和不变的准则,使得微纪录片也逐步产生了独有的的叙述艺术。
三、总结
微记录片作为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新媒体影视的一种,大众文化为其提供创作素材的同时也拓宽了大众媒介类型,在彼此相互依赖,互相协调中寻求发展。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微记录片具备选题生活化、场景真实化、后期手法多样化的特征,也为微记录片的创作实践提供了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