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形势下的政策实施现状满意度及其有效性分析——以江苏省苏北地区 A地为例
南京审计大学 南京 211815
摘要:2020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明确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获知精准扶贫的实施现状,了解群众对于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满意度,是当前全国“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江苏省苏北地区农村的精准扶贫调研,通过问卷与走访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考察当地常住居民对当地精准扶贫实施现状满意度,建立满意度评价模型,并运用回归分析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精准扶贫;实施现状;苏北地区;回归分析
1.研究背景
我国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已经有数亿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然而扶贫仍是中国一项艰巨的任务。自2013 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精准扶贫至今日,精准扶贫政策上升为国家政策已有近7年之久。
截至2019年底江苏省苏北地区省级贫困县16个,地区生产总值从最低350亿至最高950亿,大致呈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递增分布。因此,我们选取苏北地区的A地,对其存在贫困户的农村的扶贫工作展开调查。因疫情影响,我们采用线上问卷发放与线下调研走访相结合的形式。在整体上采用问卷法,委托当地相关机构发放问卷,调查当地居民对于“精准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及满意程度等;对于线上研究结果初步分析后,我们重点走访了政府、扶贫办、当地贫困户家庭等地,深度了解当地“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现状。由面到点地对A地“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情况展开深入调研。对于收集到的有效答卷信息,结合走访获取的扶贫政策实施现状信息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对A地乃至我国的扶贫现状进行评析,为我国决胜期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2.A地“精准扶贫”政策现状分析
2.1 精准扶贫政策现阶段知晓度
“精准扶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举措,群众对于该项政策具体内容的知晓度、实施现状知晓度以及满意程度,对于“精准扶贫”实施现状评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组响应共青团中央“云走访”形式,设计问卷,并委托A县相关机构在全县贫困村、贫困户抽样发放问卷,最终受到有效问卷576份。其中,从业结构上,务农人员占48.4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24.83%,学生(高中及以下)占11.28%,其他职业占15.45%;年龄结构上,25岁以下占11.98%,25至45岁占36.81%,45岁以上占51.22%。
表1 A地常住居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知晓度 | ||||
政策知晓度 | 频数 | 百分比 | 向上累计频数 | 向上累计百分比 |
非常不了解 | 136 | 23.61% | 136 | 23.61% |
不了解 | 121 | 21.01% | 257 | 44.62% |
一般 | 197 | 34.20% | 454 | 78.82% |
了解 | 99 | 17.19% | 553 | 96.01% |
非常了解 | 23 | 3.99% | 576 | 100.00% |
总计 | 576 | 100% |
|
|
从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调查的样本中,近半数当地居民不了解或非常不了解政策内容,绝大多数当地居民对于“精准扶贫”的了解止于媒体的较为浅层片面的宣传报道,仅有约两成的当地居民详细了解学习过该政策。
经研究分析,我们将该现象归因于以下几点:
其一,就从业结构而言,了解及非常了解占比大致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所占比例相同,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定期会学习“精准扶贫”政策的最新内容。而剩下的大部分A地居民为务农人员。除去占较小比例接受扶贫的相关贫困户,因享受政策而对“精准扶贫”有所了解外,其余的务农人员对于具体的“精准扶贫”政策内容、识别过程等都知之甚少。因此, 当地相关机构政策是否高效精准落实缺乏有力的群众监督。
其二,从年龄结构上看,选填对“精准扶贫”政策了解及非常了解的民众,年龄大致分布在25至45岁之间。这一年龄阶段的民众大都受过一定的教育,并且已经独立生活,平时经常关注时事热点。而45岁以上民众占比超过半数,这部分民众中存在很大一部分的“文盲”,无法独立地从大部分新闻媒介中获取信息,更没有能力全面透彻地理解政策。
其三,占比约一成的学生接受思政教育途径单一。结合后期的实地走访后,我们了解到,当地学生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教材几乎成为其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教材对于“精准扶贫”的解读注重理论,且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时间滞后性,因此,当地学生对于“精准扶贫”的了解程度不高。
2.2 精准扶贫政策现阶段实施满意度
自2015年来,基于“六个精准”的相关扶贫举措在A地陆续开展。如表2所示,通过抽样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过半数的居民并不了解当地精准扶贫实施现状,因此,该部分居民的评价态度会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观影响。我们对选填“一般”、“了解”“非常了解”的合计280位当地居民满意程度进一步统计。
表2 A地常住居民对当地精准扶贫实施现状知晓度 | ||||
政策知晓度 | 频数 | 百分比 | 向上累计频数 | 向上累计百分比 |
非常不了解 | 152 | 26.39% | 152 | 26.39% |
不了解 | 144 | 25.00% | 296 | 51.39% |
一般 | 227 | 39.41% | 523 | 90.80% |
了解 | 38 | 6.60% | 561 | 97.40% |
非常了解 | 15 | 2.60% | 576 | 100.00% |
总计 | 576 | 100% |
|
|
如图1图2所示,居民对当地精准扶贫实施现状满意程度较为极端化,基本呈中间低,两端高分布,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民众持“基本满意”的中立态度。该分布受到对现状“一般”了解程度的民众影响较大,而超过六成对现状“了解”、“非常了解”的民众还对当地精准扶贫实施现状持“不满意”的态度。
为了使得结果客观合理,我们引入加权平均法对上述结果进一步分析。
规定在现状满意度调查中,选填“不满意”项计1分,“基本满意”项计3分,“满意”项计5分;同时,在现状知晓度调查中,选填“一般”了解程度项的合计满意度计入总分时,占15%的权重,选填“了解”项占30%权重,选填“非常了解”项占55%权重。满分按照知晓度人数及权重比例,均以5分满意度计。
表3 A地常住居民对当地精准扶贫实施现状满意度权重计分表
| 一般(15%) | 了解(30%) | 非常了解(55%) | 总计 |
不满意(1分) | 81 | 22 | 12 | 25.35 |
基本满意(3分) | 162 | 27 | 3 | 34.05 |
满意(5分) | 460 | 35 | 10 | 85 |
总计 | 703 | 84 | 25 | 144.4 |
满分 | 268.5 | |||
满意度 | 53.78% |
如表3所示,A地当地总体较为了解“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现状的280位常住居民整体满意度仅有53.78%。为证明该满意度指标的有效性及A地现状满意度能与周边地区进行合理比较分析,我们后续对包括A地在内的苏北16 地进行同样的满意度权重计分,选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扶贫成效的客观指标,分析两者是否存在关系。
3.基于“精准扶贫”实施现状满意度的指标有效性分析
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满意度的定性关系分析
我们选取了苏北16地2019年当地的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分布范围从14826元至18282元不等,而对应的满意度分布范围从48.75%至84.25%不等。基本上存在着满意度越高的地区对应的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满意度越低对应的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低的分布规律。由此可见,满意度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地的扶贫工作成效。
为了验证上述关系成立,我们使用EXCEL对两者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3.2.1定义变量:
A.以苏北16地农村常住居民对当地精准扶贫实施现状满意度y作为被解释变量
B.以苏北16地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作为解释变量
假设: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则对政策实施现状满意度越高。
3.2.2设定模型
y=β0+β1x+ε
预期解释变量x 对被解释变量y有正向影响。
3.2.3散点图分析
从图3可以看到,散点大致都分布在一条直线左右,因此可以认为解释变量x 与被解释变量y 有高度线性相关关系。
3.2.4回归分析
表4 使用EXCEL回归分析结果
| Coefficients | 标准误差 | t Stat | P-value |
Intercept | -131.147 | 22.47768 | -5.83455 | 4.33E-05 |
x | 0.011704 | 0.001344 | 8.7088 | 5.03E-07 |
N | 16 | |||
F | 75.84318994 |
回归统计 | |
Multiple R | 0.918789 |
R Square | 0.844173 |
Adjusted R Square | 0.833042 |
标准误差 | 4.504159 |
观测值 | 16 |
拟合优度检验:R2 =0.844173、F=75.84318994,R2接近于1,说明回归拟合度较高,解释能力高达84%,所以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解释变量x 的P值几乎为0,因此回归效果显著。对于回归方程,解释变量x 与被解释变量y高度线性正相关。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0个单位时,则当地居民对政策实施现状满意度会增加约1.17%,其表现的经济意义基本符合正常的经济现象。
4.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以证明,农村常住居民对当地精准扶贫实施现状满意度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精准扶贫工作成果的有效指标。对于某一地区内具有比较相似产业结构及意识形态的县、乡镇、村级行政单位,亦可以使用本文的方法在同级行政单位之间,进行精准扶贫工作的比较。
参考文献:
[1]班美苏,邓光明等.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2):166-168
[2]沈承放,莫达隆.精准扶贫形势下广西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农经:2019,21:25-26
[3]刘丹,郑喜喜等.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模型及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9,9:28-32
作者介绍:
丁宇(1999-),男,汉族,江苏盐城人,南京审计大学,本科在读,会计学研究方向
韩愈(1999-),男,汉族,江苏苏州人,南京审计大学,本科在读,工程管理研究方向
刘淑熔(1999-),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南京审计大学,本科在读,财务管理研究方向
武静雨(1999-),女,生于1999年4月,汉族,河北保定人,南京审计大学,本科在读,审计学研究方向
夏子涵(2000-),女,汉族,四川达州人,南京审计大学,本科在读,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方向
赵奇(1998-),男,汉族,安徽阜阳人,南京审计大学,本科在读,工程管理研究方向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审计大学2019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SX0201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