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美国“再工业化”观察

2010-01-11 00:00:00 来源:《决策》2010年 作者:金碚 刘戒骄

处于国际金融危机中心的美国,从过去把工业生产大量环节转移海外的“去工业化”到现在“再工业化”,这个调整令人关注。  奥巴马总统新近提出,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要让美国回归实体经济,即重振美国制造业或“再工业化”。  可以预见,这次金融危机后美国将采取措施改善制造业发展环境,强化制造业对后发国家的技术优势和分工优势,催生新能源制造业等先导产业,巩固高技术产业中的领先地位,稳定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  曾经依靠金融创新和信贷消费拉动增长,如今仍然处于国际金融危机中心的美国,从过去把工业生产大量环节转移海外的“去工业化”到现在“再工业化”,这个调整令人关注。  制造业不振是  金融危机的根源  制造业水平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美国拥有世界最高技能的劳动力和先进的装备,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发达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制造业的引领者。  20世纪前半期,制造业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但随着日本、亚洲四小龙以及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崛起,美国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就业比重逐步下降,甚至在汽车、钢铁、消费类电子等美国过去实力很强的制造业领域也面临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