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宣传和推介在手段和方法上是有界限的,千万不能陷入“宁愿遗臭万年,不能默默无闻”的行动逻辑。这种短期行为获得的是关注度,失去的是美誉度。 招商引资一直是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以及区域竞争的主要内容。 随着优惠政策的拉平,各地经济发展差距的相对固定化以及资本投资要求的提高,许多地方政府认识到难以继续依靠出让税收和自然资源,发展第二产业来实现本地的跨越式发展,于是开始在挖掘本地的旅游文化资源,发展第三产业上下功夫。这成为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政府工作的新内容,也为地方政府展示自己提供了新的舞台。 旅游文化业的发展,固然是以各地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为基础,但是要形成产业化,必须要有广泛的知晓度,这样才能吸引来游客,形成经济规模。在这个大众媒体的时代,许多地方政府都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利用各种方式来宣传自己,推介当地的特色资源。有的为了赢得“眼球”,甚至不择手段,使一些推介活动变成了“恶搞式”表演,虽然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但也损害了当地社会和政府的形象。 大略说来,这种“恶搞式”推介,有四种基本方式:第一种是从传统里找资源,比如争夺李白故里,挖掘历史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