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
李简灵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伴随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升,在这样的发展状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和劳动贡献率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日渐强势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未来的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传统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利用的劳动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也就造成了劳动贡献在经济增长中不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并且劳动力、人力资本也对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对经济增长和劳动贡献率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劳动贡献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会直接对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了经济在未来发展的情况。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会对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国家经济增长在宏观的角度上来看是很好的,但是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经济发展的数据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在微观的视角上不难看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有着一定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传统产业不断地发展变化,生产方式也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的状态使得在微观上的形式也是非常好的。从另一个角度上在劳动贡献率上面,我们国家人口是非常多的,大量的人口对经济增长也提供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近几年经济产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劳动贡献在经济发展当中起着非常大的变化。根据这样的情况对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和劳动贡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作用
在2008年时全世界陷入到了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开始陷入了低迷的状态,从此之后全球经济就开始慢慢地复苏。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变成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这样的状况下就作为观察分析的研究对象。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对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研究,就是对中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是否能够继续保持现阶段的增长速度,并且这样的速度可以保持多长时间。我们国家传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是会感受到人口利润所带来的利益,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依靠劳动力数量来带动的[1]。不管是在产业结构方面和资产配比方面上,我们国家发展水平和能力都是很低的,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发展状态,在人口红利消失的时候经济就不能像之前的状态发展下去,经济增长就不能保持现状。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上都已经产生了质的飞跃,加上房价的上涨和养育孩子巨大费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在结婚和生育上变得十分的冷淡。再加上我们国家现有人口红利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慢慢的减少,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个时候就需要针对这样的问题采取一定的办法将其进行解决。想要完成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不仅仅需要依赖我国人口红利,还需要将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转变,才能完成可持续性增长,将产业的机构以及技术进行改变。第一点就是要必须将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转变,这样才能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以此来实现产业的改变。传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利用第一产业来进行推动,同时,重工业在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2]。但是在我们国家实际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开始慢慢地将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表现了出来。
我们国家经济增长的方式,开始从生产带动逐步演变成为消费以及投资的形式来进行发展。在产业结构等一些方面,也开始进行比较大的变化。因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也导致了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革新。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中,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需要将传统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形式进行一定的改革,使其可以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中就曾经明确的指出“宁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因此,绿色、清洁以及节能已经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主要的位置。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是重点发展的对象。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需要将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上来,不要只关注到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忽略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只有质量上去了,速度也会得到同步的提升。单纯的向通过提升经济发展的速度来将其进行提高,是不能维持经济增长,严重的会导致经济增长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想要将经济发展的形式进行改变,就需要通过消费以及投资的方式来进行改变,这样能保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提升经济的时候一定要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经济的质量上面,因此,就需要更加的注重国民消费的能力以及水平,这对我们国家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点就是要将科学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3]。想要完成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就需要将科学技术重视起来,国家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是需要科学技术来推动的,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想要提升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就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要多引进相关的人才来进行推动使其可以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经济学家一致的认为在经济发展阶段中,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为,科学技术是推动产业的关键要素,它可以将产业进行改革使其可以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这样的举措对于经济增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劳动贡献的作用、劳动力的计算理论以及劳动力的改变
我们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时劳动力的能力以及劳动力的机构,对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原始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水平对经济增长是有显著效果的。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在不断地的发生变化,劳动力的质量以及劳动力的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想要进步,也是需要大量的高人才劳动力来推动。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很多的行业中都没有高质量的人才来推动其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的改变对劳动力的质量也有着更高的标准。绝大多数的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会先对其进行培训,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以及可以更快适应工作的环境。所以,想要完成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就需要将劳动力进行提升,使其利用高质量优点来将经济进行提升。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三十年的时间,在传统的经济发展下是主要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它是利用改变价格来进行控制。针对这样的情况国外的学者,利用菲尔德曼模型,来对这样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该模型将经济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生产资本品以及生活消费品,同时,假定这两个具有特定的系数,这就确保了劳动力和资本在生产的过程中是无法相互替换的。根据这样的关系不难看出,如果投资增长率增加就会使得总投资增长率提升。依据菲尔德曼的观点只要将非常多的资金投入到了生产资本中,那么随着时间的发展消费、投资以及总产出就会相应的增加。伴随着经济的提升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通常情况下在改变的过程中,会有几个关键点影响生产值的结构以及就业的结构,如果这两者之间发生了不对等的关系,就会导致就业结构落后于产业生产值。其中,第一个关键点就是人口大量的增长。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劳动力增长变得非常的快,这是造成了工业接受的劳动力不能与劳动力供给量相平衡。第二个关键点就是工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使用非常多的资金,但是,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是那么的大。工业在发展过程中资源的选择是有很多种情况的,需要根据不同技术特点以及产业的结构来选择不同的劳动力。所以,如果工业产值是固定的,那么,就可以选择少量的资金和大量的劳动力来进行发展。第三个关键点就是防止劳动力就业的困难。这种困难会直接产生作用也会间接的产生作用。想要保证经济制度可以与劳动力相匹配,就需要做到确保劳动力可以全面的就业;保证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不能产生巨大的差距;需要持平不同人力资本之间的薪资,实现没有特殊待遇。在原始的模式下劳动使用给中国产业造成了严重的问题,这就使得初级产业的资源在逐渐地下降。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我国经济增长的特点是属于“后来居上”类型的,尽管与其他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却能够厚积薄发逐渐稳定自己的实力。根据这样的情况想要提升经济,就需要将科学技术提高,同时,还要改变这样不正常的产业结构,保证资源可以给经济带来正面的影响。两者结合可以保证我国经济可以更加的稳定的发展。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形式的变化,产业结构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截止到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面临非常严峻的问题。传统经济发展的形式已经不能和新的经济环境相匹配,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将现有的发展形式进行改变,保证可以更好地推进经济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平,陈星星.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吗?——要素贡献度视角下的实证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2016(03):276-288.
[2]马兰.制度模式探析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可持续——包容性增长还是汲取性增长[J].知识经济,2018(20):11+13.
[3]岳冬梅.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中外企业家,2019(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