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以模块化嵌入管理为导向创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9-02-12 00:00:00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2019年2期 作者:李简

以模块化嵌入管理为导向创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李简

李简

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98

摘要:纪检监察是国有企业科学管理的有效路径,更是国有企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期望通过对“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探索和实践,开拓纪检监察的工作思路,以期,找到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创新发展的方向,并能够在创新思路的指引下取得助力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 纪检监察 流程

一、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的构想

(一)嵌入式管理的来源

嵌入式管理的概念是源于计算机行业中的嵌入式系统的启发,依托微处理器在系统中的嵌入理念,通过控制、监视或者协助操作机器和设备的运行将专业管理功能与专项工作(作业)相结合,以实现过程管理和控制的目的。嵌入式系统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工业控制、交通管理、信息家电等都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二)嵌入式管理的概念和结构

嵌入式管理可定义为:以应用为中心,将专业管理功能与专项工作(作业)相结合,以实现过程管理和控制的目的。根据嵌入式系统的组成结构,也可将嵌入式管理的组成结构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具体的管理工作;另一个部分就是可以嵌入的专业管理功能。其中具体的管理工作可相当于嵌入式系统的软件部分,而嵌入的固化管理手段可相当于嵌入式系统的硬件部分。具体组成结构如图2所示。

(三)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理论创新)

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可定义为:将风险管理理念和企业其他管理过程相结合,将风险管理的部分环节作为固化的管理功能镶嵌到具体的操作流程中,形成的能够适应实际应用中(而非游离于实际管理工作之外或之上)的,对特定的管理工作有正向促进作用管理模式。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的组成结构也根据实际的管理工作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工作(作业)流程;专项工作(作业),文件制度依具体管理工作的变化而变化,第二部分则由模块化的风险管理功能所替代。

二、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应用思路(实现“三重一大”的全业务流程的风险防控)

“三重一大”是企业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国有企业反腐倡廉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防范国有企业决策风险,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推进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三重一大”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风险,例如,事前论证阶段;决策过程阶段;贯彻落实阶段等,如果将这些风险留给“三重一大”全生命周期的监督检查阶段,甚至留在了“三重一大”决策、执行情况的后评估阶段,可能就会产生一些影响和损失,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我们又不能在“三重一大”的所有环节的执行过程中都开展风险辨识、风险评估等工作,这样不仅造成管理成本的浪费,也不一定能够取得相应的管理效果。所以,如果我们可以根据具体决策事项的关键环节和特点,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将“嵌入式的分险管理”模块嵌入到相应的流程环节中,共同作用于阶段型性的工作,这不仅对阶段风险进行了诊断和管理,实现了管理过程的健康,也为后期的监察和评估环节提供佐证,完善了整个管理过程。

(一)将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应用在“三重一大”决策管理流程的调查研究阶段,支撑决策事项的提出

调查研究是“三重一大”决策、执行过程的前期准备阶段,是“三重一大”管理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针对决策事项的前期调查研究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决策事项的真实情况。如果将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应用在“三重一大”决策、执行过程的调查研究阶段,不仅是决策事项提出的支撑,更为具体决策事项在源头的风险防控提供依据。

以“三重一大”决策中的“重要人事任免”事项的决策过程为例。在开展动议(拟定空缺职位、职位描述)后,正式进入决策流程前,重要人事任免的决策前流程在开展过程中就会面临很多的风险。针对流程过程的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否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的风险;第二,是否严格遵守有关工作纪律的风险;第三,是否履行完规定程序的风险等。针对具体流程,可能会存在动议干部是否充分酝酿的风险;组织报名是否公平公正的风险(公开招聘);资格审查是否全面的风险;党风廉政情况征求的意见是否准确的风险等等。所以,如果我们可以将“嵌入式风险管理”的相应模块嵌入到调研阶段的相关流程中,发现风险信息我们可以在源头进行防控,没有风险存在可以为决策事项进入决策流程提供正面的支撑。

例如,公开招聘某技术管理岗位的重要人事任免事项,在决策前流程里,试将风险识别的小功能模块图嵌入前期调查阶段的组织考察环节中如图表1所示,通过风险识别访谈,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资料分析,深入掌握组织考察环节中,是否存在未成立考核组(公开招聘)的风险;是否存在考核组成员中存在无考核资格的风险;是否存在考核内容只从技术角度出发,而未涉及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风险;是否存在未组织竞聘答辩的风险等等。通过以上专项调查工作掌握基本的风险信息,指导下一步工作。

(二)将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应用在“三重一大”决策、执行过程的事项论证阶段,保证决策结果更加科学

“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引入了集体决策,目的是通过听取相关多方的意见,决策前进行充分的论证,决策中充分讨论决策事项的优势劣势,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以期做出科学、理性的决策。在决策过程中,为了有效应对复杂的决策问题和风险表现,如果将“嵌入式风险管理”分模块嵌入在事项论证阶段的几个环节对决策事项的风险进行选择性的辨识和分析,同样也可以选择评估的方向,是进行事项可行性评估还是进行风险可控性评估等,最终挖掘出更多的令人满意的行动方案,并为决策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持,提高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和决策结果的准确性。

以“三重一大”决策中的“重大项目安排”事项的决策过程为例。从事项提出、组建专业团队该决策项目的论证阶段正式开始了,如果将“嵌入式风险管理”的风险识别小模块嵌入在调查研究形成决策方案的环节,可以使决策方案更加可行和严密,方案提出后针对方案召开专家评审对此决策方案进行论证,在评审环节如果能够将“嵌入式风险管理”的风险分析小模块嵌入其中,将决策方案中不可避免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分类分析,什么风险是可以回避的;什么风险是可以承受的,要付出什么样的成本;什么风险是可以控制;什么风险是必须保留。再引入一个“嵌入式风险管理”的风险应对小模块,对可回避的风险采取什么方式进行回避,对可承受的风险要付出什么样的成本,对可控制的风险要采取什么控制的方法等等,“风险评估小模块”和“风险应对小模块”的嵌入流程如下图2所示。最终,对评审结论的提出提供重要的依据,最终向科学决策迈进了一步。

三、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应用的体会

(一)正向作用

1.“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虽然是以计算机的嵌入式为引领,以嵌入式管理为指导,以风险管理的具体理论为依托,但究其理论根源还是源于纪检监察的具体工作实践。所以,将“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纪检监察工作中,是一种回归式的发展,是契合的,并会取得相应的管理成果。

2.“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纪检监察工作是监督体系融合的一个体现。风险管理、纪检监察、内部审计是企业大监督中的三个方面,“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纪检监察工作不仅体现了两个监督体系的融合,更加固了企业大监督体系的建设。

3.“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三重一大”决策管理流程实现对阶段性管理过程的监管,是对“三重一大”全生命周期监督检查工作和“三重一大”决策后评估工作的有益补充,为后期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4.“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三重一大”决策管理流程,不仅为决策结果更加科学提供了相应的保障,而且对决策可行性也做出了相应的评估,为决策执行提供助力。

(二)存在问题

1.“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理论虽然源于实践,但作为一个创新理论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

2.“嵌入式风险管理”中的模块工具的固化标准还未形成范式,目前还只是根据具体工作的流程特点和需要进行固化嵌入。

3.“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是在纪检监察的实践工作中总结形成的,是否具有普及性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4.“嵌入式风险管理模式”在“三重一大”决策管理流程和效能监察工作中起到了正向的作用,但具体的实践应用还略显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