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投资理财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佛山 528231
Thoughts on Practical Teaching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HEN Li-e
(Guangdong Finance and Economics Vocational School, Foshan 528231, China)
摘要:随着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对中职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投资理财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能激发学生的经济性,让他们提早适应市场环境,更好地投入金融市场工作中。基于此,论文对中职投资理财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一些建议。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economy, the demand for financial talents continues to grow,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laced o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can stimulate students’ economics, so that they can adapt to the market environment earlier and better engage in financial market work.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work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关键词:中职投资;投资理财;专业实践;实践教学
vocational investment;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practical teaching
1 引言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项综合工程,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但都强调知行合一,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实现教学目标。经济与金融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当前急剧变革的经济形势下,急需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论文以理财规划课程教学的创新改革为例,探讨实现创新性、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2 中职投资理财专业毕业生应备技能
2.1 外语沟通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
在金融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投资理财专业人才需求也趋于全球化。也就是说,在现今社会,从事投资理财相关工作的人员,不仅要对国内情况了如指掌,还要深入了解和熟悉国际投资和理财的运营规则、特点等。因此,欲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必须拥有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
2.2 专业知识丰富且学习创新能力较强
从实际情况出发,中职投资理财专业毕业生不能仅凭借在学校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来为未来工作保驾护航。这是因为投资理财行业的发展速度远快于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而且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往往经不起现实的考验,所以毕业生应在拥有渊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1]。一方面,毕业生刚进入投资理财行业,需要依靠学校所学知识明确自身定位,需要他们学习和适应的东西有很多;另一方面,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确保毕业生能在后续工作中快速脱颖而出的关键。
2.3 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实践动手能力
营销作为投资理财行业的重要获益手段,其效果直接关系着相关企业的经营命脉,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情况,因此中职投资理财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营销工作。此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实践动手能力成为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最重要标准。这也就意味着,中职院校的投资理财专业毕业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此减轻文凭影响。
3 中职投资理财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3.1 实践教学环节缺乏
由于课程有72课时,实践设备缺乏,不能配备课程配套的实训软件,没有开设实践课时,没有办法完成整套仿真的课程实训。加上专业选修课程的课程性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特点,缺乏实际体验造成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高校经费紧张、管理机制不够灵活等问题导致理财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空缺,与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应用性”要求不符。
3.2 教师思维转变不足
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队教学效果的提升是明显的。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社会生活阅历、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因素,往往造成活动的开展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如演讲偏离主题、观点陈旧,课堂教学组织无法达到教学预期。许多教师在实行实践,但是在教学中讲着讲着又重新回到教师讲、学生听的老路上,这说明实践的思想还没有融入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中[2]。
3.3 实训教学受限
就投资理财专业教学而言,现今大多数中职院校都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实训教学受限的情况。一方面,部分中职院校负责投资理财专业教学的教师是从经济管理专业调过来的,所以与专业教师相比,他们的专业知识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在开展实训教学时更是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一些中职院校在招聘投资理财专业教师时,过于重视文凭,而且忽视考察应聘者的实训教学能力以及专业素养。而这极易致使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弱化实训教学力度,降低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从表面上看,实训教学受限对学生的影响不大,但实际上通过实训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经验,锻炼其实践操作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创新思维,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就业基础。
4 中职投资理财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措施
4.1 注重实践教学
在中职投资理财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学观点和教学观,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教、学和做为一体模式,在教学中重点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应用能力,使用微课学习提升学生理财能力,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理财规划等。在微课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实训实际教学,借助微课和知识为学生展示贴近生活的实际理财情境,确保学生能掌握一定理财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提升学生投资理财能力和素养。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投资理财知识进行讲解,将人寿和平安保险中存在的保险产品内容引入其中,教师提前对购买产品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掌握,进而将实际发生的案例制作成为微课,以模拟再现形式进行视频教学,客户购买保险后,出现合同内规定的事故等,可以咨询保险公司,索要赔偿和资金保障,为维护自身权益开展咨询工作。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人们购买平安保险过程以及所需掌握的具体内容,进而帮助学生未来在投资理财中懂得如何进行购买,为自身经济价值达到最高峰做努力和分析,从而可以赢取更多经济效益,灵活使用理财知识。并且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将保险理财具体情况和内容罗列出来,供大家选择,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分析,结合学生情况,为学生提供现实生活中家长为学生购买保险的真实案例进行教学,强化学生对理财知识内容的掌握,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3]。
4.2 明确教学目标定位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系统掌握经济学与金融学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熟悉国内外经济与金融发展动态,面向全国,能胜任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企业投融资部门等一线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经济与金融人才。前导课程较多,需要在熟悉宏观经济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固定收益证券、风险管理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生命周期理论、货币时间价值、理财规划师资格等知识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知识视野,通过学习和实训投资者风险测评方法、财务分析方法、理财工具的运用技巧、综合理财规划报告的撰写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分析研究。
4.3 加大实训室建设
当前实训主要依靠仿真实训软件进行,缺乏商业银行和保险业务所需的复印机、扫描仪等电子设备,必须更有针对性地建设商业银行电子设备,保险业务电子设备,提升学生真实工作所需要的电子设备操作能力和业务处理能力。
4.4 构建合作平台,确保校企合作质量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中职院校和企业都应进行换位思考,争取实现双赢。也就是说,中职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场地、人力等资源,帮助企业获取利益,而企业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中职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促进中职教学发展。具体而言,企业可以将一些项目建立在中职院校内,这样一来,企业可以利用中职现有的资源进行人才培训,也可以借用中职的网络技术,信息服务等,来达到提高项目建设效率的目的。而且这能帮助企业节约成本,也有利于中职院校学习氛围的营造。此教学模式对教学条件、教学资源等的要求较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校自身情况,进行适度调整。
5 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当前投资理财专业教学的必经之路,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习不再拘泥于理论、课堂、说教等模式,以实践教学为基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职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曾晓英,黄玲.“教学做合一”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7):1676-1677.
[2]彭礼.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5(12):108-109.
[3]彭礼.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探讨[J].品牌(下半月),2015(04):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