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关于基层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几点思考

2020-06-01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20年05期 作者:姜艳侠

关于基层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几点思考

姜艳侠

丰县欢口镇沙庄卫生院, 江苏 丰县 22170

【摘要】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而基层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为了保证我国的企事业单位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我们要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还要对我们基层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不断地改革和创新,进而为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era, the competition for talents has also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grass-root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we must increase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continue to reform and innovate our grass-root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o provide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dustry Guarantee.

【关键词】基层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创新

【Keywords】grass-root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form;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272.92;F572.6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展的背景下,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要想充分地发挥出自身在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就需要与时俱进的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以提高自身的管理质量。而基层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其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相应管理工作落实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了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企事业单位要结合当前基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实现完善解决对策的落实。

2 基层人力资源管理意义

2.1 促使人力资源合理分配

随着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基层人力资源管理更重视人才的工作经验、专业性等个体化因素,对各类人才实现了更充分、科学、有效地利用,从更深层次上对发展国家事业、造福人民事业提供贡献,让我国人力资源的分布更具合理性。以往人力资源管理仍处于传统落后模式下,人力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屡见不鲜。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受重视性的不断加强以及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的分配更具针对性。

2.2 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

现如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以及国家机关人事制度正处于不断改革深化环境之中,人力资源在事业单位中的位置明显升高。长期以来,人事管理模式在事业单位中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其岗位具有明显稳定性特征,因此对社会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这一类制度的存在往往造成工作效率不高,出现能进不能出、人浮于事的现象。加上事业单位“编制”二字的影响,岗位对应的员工数量存在明显限制,难以引入高端、专业人才。在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必将成为先行者,通过制度的改革打破传统“铁饭碗”的工作局面,为人事制度改革奠定基础[1]

2.3 促使服务质量提升

基层事业单位与企业均是各类人才的集中地,涉及到文化、科研、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作为前沿阵地,员工所呈现的精神面貌、服务质量、工作态度、职业道德素养均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单位工作面貌的呈现。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不断优化,有利于各单位从内而外的提升服务质量,发自内心重视自身服务态度、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水平,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单位服务水平与工作效率不断上升。

3 基层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3.1 创新人才分配体系

各单位在展开人才分配过程中必须重视岗位对人才要求的区别性,在绩效考核制度上差异化。对于艰苦岗位、关键岗位、高端技术人员,可采用倾斜分配政策,体现出对在职人员的公平性与尊重,并保障特殊工作岗位在职人员的切实利益。在绩效考核制度上展开层次化、区别化安排可让每位员工的利益得以满足,从而提升绩效考核的真正作用,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工作动力。人力资源管理者须树立正确管理理念,认识到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对人力资源要求的不断提升,在管理方式与思维方式上适当调整,更强调对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促进,营造积极向上工作氛围,树立更高职业目标。

3.2 创新监督管理手段

人力资源部门对在职员工展开管理需强调监督职能的发挥,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直接影响到了管理力度以及管理有效性。人力资源部门应打破传统受其他权力所支配的监督状态,人力资源管理需建立权威性以及独立性,不必受其他行政管理主体所制约,在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的落实上提升主动性。在机构人员管理、经费开支、人员聘用上同样需体现出独立性,尽可能减少其他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3.3 创新管理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管理的优势逐渐凸显。对于基层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当员工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其管理事务更为复杂,日常管理更为繁琐,员工考勤、薪酬发放、岗位调动等基础事务也可能存在疏漏情况。因此需改变传统管理模式,面对繁琐复杂的工作,摒弃费时费力的方法,以信息化管理协调组织。例如可利用HR系统对绩效考核、人员招聘、人员管理、资源规划、福利管理等多方面展开统筹安排,提升人力资源工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2]

3.4 落实人才培训

人才培训是人才开发的重要后续工作。在人才选聘之后,除了对其日后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技巧等方面展开培训外,还需注重职业道德培训。在事业单位中,工作人员不仅要为老百姓处理事务,还要面对人民群众,展现出事业单位的风采。

4 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在基层中的实施必须强调科学性、合理性、充分性、切实性,将国家行政权力以最妥当的方加以行使,对各地区人员素质、人力资源、社会经济、规划效益起到辅助作用。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基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均与科学化的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思想密不可分,必须强调时代变革下的管理创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建东.基层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8(36):16.

【2】王凡.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