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高校工会如何不断满足教职工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2020-06-01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20年05期 作者:王迎泽

高校工会如何不断满足教职工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王迎泽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 100070

摘要】高校工会工作是贯彻和落实党的方针,强化党与高校教育工作联系的桥梁。论文通过对高校工会工作多方面的说明,阐述高校工会工作中创新精神的应用,并对高校工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解决措施进行分析,为促进高校工会工作文化建设,优化学校改革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发展提供帮助。

【Abstract】The university trade union work is to carry out and carry out the party’s policy and strengthen the bridge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work.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in the work of the university trade union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various aspects of the work of the university trade union,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work of the university trade union and the specific solutions, so as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trade union work culture,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campus.【关键字】高校工会;教职工;文化需求

【Keywords】the university union meet; the faculty and staff; cultural needs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高校建设和谐校园占据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地位,和谐校园是高校改革和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工会承担着维护教职工团结力、化解矛盾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工会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出工会自身优势,为高校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2 建设和谐校园的意义

2.1 社会发展需求

和谐校园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高校为社会培养出大量高素质人才做出巨大贡献,担负着为祖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大使命,占据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建立和谐社会伟业中,学校具有培养人才、知识传播、社会服务等功能,为发展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持、智力支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注入强大能量。高校育人功能十分重要,社会的和谐离不开校园的和谐建设,社会和谐中校园和谐占据着独特地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力量。

2.2 推动高校发展

加强重视和谐校园建设,高校在和谐的团队氛围和校园环境中发挥育人功能,以此统筹兼顾。合理完善高校发展中的缺失所在,发挥出各种职能的作用,为高校发展增添生机注入活力,高校教职工才能够不断提升工作积极性,以此实现高校的持久发展和整体进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更为迅速的发展。因此,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改革、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加快高校综合发展进步的客观需要。

2.3 实现创造活力

构建良好和谐的校园氛围,可令不同群体之间合理协调相互利益关系,从而进行资源整合。完善和谐校园人际关系,让高校中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各尽所能,在良好的和谐环境中令学校内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更好的提升自身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增强高校创造活力,推动学校在和谐环境中稳步发展。因此,增强高校创造活力,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备需求。

3 高校工会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3.1 维护职工权益

教职工参与高校民主管理需通过教代会形式开展,在高校管理体制中占据重要部分。应充分应用教代会的功能,以协助方式推动高校行政进行民主管理,有效并及时的反映高校职工的需求和建议,保障职工对于高校中的重大事务拥有知情权,学校的决策可以进行参与,实时监督高校行政机构是否滥用职权。高校通过教代会集体审议后才可实施重大决策和校内各方面改革方案,以维护高校职工的权益,让职工感受到自己是校园的一份子。教代会需慎重做好相关提案以落实工作流程,让职工切实感觉到自身的建议得到重视,从而发展民主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提出更好的建议,在民主环境下的校园能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1]。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能直接反映学校的整体风气和氛围,是学校素质水平和精神品行的具体表现,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内有效增强凝聚力, 对外树立良好的形象。创新高校工会时,要做好工会组织的本职工作,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引导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提高教职工的精神和品行。

3.3 增强服务意识

工会想要在真正意义上成为职工的朋友,需围绕职工进行合理、科学的服务,理解职工的想法与忧虑,从而为职工提供相应的服务。与此同时,在职工困惑之时工会从中进行指引,帮助员工解决困难,让员工感受到背后始终有工会在关心、引导他们获取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增强员工对高校的认同感及归属感,让职工与高校的关系从利益关系转化为共同体。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激发自身努力向上、积极主动的能量,将自身与高校建设化为一体,为高校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4 高校工会满足教职工不断增长文化需求的具体措施

4.1 高校工会组织要强化自身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工会组织想要更好地赢得广大师生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必须加强自身的民主制度建设,提升自身思想、组织、能力和作风等方面的自身建设。因为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资源为开放状态,机遇和挑战并存。互联网时代下工会组织必须加强自身学习,不仅要有充分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应对网络负面信息的能力,用科学合理的思想去引导群众们的心理状态。

4.2 加强核心价值教育宣传,坚守大学的育人精神

新媒体时代,教职工文化的主体更加多样,价值更加多元。教职工的价值观是大学生认识学校和社会的窗口,对大学生有着深刻和深远的影响。因此,新媒体背景下,工会在教职工文化的建设方面应更加注重对大学核心价值的主导和宣传,实现对教职工思想的引领,增强对拜金主义、无政府主义、极端自由主义、虚无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抵制能力。要用科学和理性,旗帜鲜明地引导教职工坚守大学的育人育才精神。

4.3 组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良性教职工人际关系网

新媒体对教职工最直接的冲击是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便捷的同时,虚拟性、碎片化大大增强。部分年轻教职工沉迷于网络及个人网络朋友圈,实际人际交往能力退化。工会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教职工的注意力从虚拟世界中转移出来,帮助他们重新认识人际关系,重构现实的人际网络。教职工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随着高等院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岗位聘任制度的实行、竞争机制的引入,教职工压力增大。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和教职工文化有利于缓解教职工生活、工作压力,保持健康的身心,进而促进高校的良性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通过探寻工会在教职工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寻找切入点和着力点,对构建和谐校园有积极意义。

4.4 健全协商民主制度,认真落实执行

民主制度是高校工会组织进行协商民主活动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努力健全民主协商制度,将工会日常的协商民主工作事项进行细化跟进,建立系统规范的运作体系配套制度,进而保障协商民主工作的有效推进。另一方面,要将各项制度进行有效跟踪落实,将制度公开化、透明化,使所有人员真正了解和掌握相关民主制度,为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民主协商提供参考借鉴。

4.5 创新工作手段,利用新媒体技术引领教职工文化建设

工会在教职工文化建设中,应充分运用新媒体的即时性、广泛传播性、时尚性的特征,紧跟新媒体的节拍,创新工作手段,利用先进的、教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利用新媒体技术代替传统的宣传模式,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教职工文化氛围。

4.6 切实转变观念,确立适应新媒体的教职工文化观

加强教职工文化建设,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必须切实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地建立符合时代特征的文化观。结合新媒体的特征,高校工会需从以下方面把握:一是从态度上,要充分尊重教职工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地位,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职工文化建设中主人翁的作用;二是内容上,主动把握社会和兄弟高校动态,充分吸纳社会中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三是方法上,更加注重互动,运用新媒体技术,避免简单说教与灌输。

5 结语

互联网、高校工会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并非相互割裂,而是相互关联和有机统一的。在当前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工会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紧跟时代,借助移动互联网这一工具,不断将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到更高层次,促进我国高校现代化建设中的稳定和谐发展,从而不断的提高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博惠,肖建.当代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创新[J].才智,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