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德育教学的探讨
中捷职业技术学校, 河北 沧州 061108
Discussion on Integrating Craftsman’s Spirit into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CHEN Li-juan
(Zhongji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Cangzhou 061108, China)
【摘要】随着高校录取率的提高,职业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培养的数量和时代发展要求逐渐相适应。然而,许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往往出现了综合素质差以及专业素质弱等问题,不能满足社会基本需求。因此,需要将工匠精神渗透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去。论文深入分析了在中职德育教学过程当中应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力求给国家培养更多的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college admission rate and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number of talent training has gradually adapte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However, many vocational colleges often have problems, such as poor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weak professional quality, which can not meet the basic needs of societ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filtrate the craftsman’s spirit into the talent training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makes a thorough analysi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raftsman spirit in the proc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strives to cultivate more professional and high-quality talents for the country.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 德育教学
【Keywords】craftsman’s spirit;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mor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在中职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尤为重要。论文对我国职业教育过程当中的工匠精神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手段。许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往往出现综合素质差以及专业素质弱等问题,进而不能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1]。
2 德育教学和工匠精神有效的融合分析 2.1 德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发展方向
现阶段,利用德育教学改革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德育工作人员必备的责任。中职院校在对人才技能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人才职业精神方面的培养。通过对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及改革,将工匠精神培养更好地融入到中职德育教学过程中,形成适合工匠精神培养教学人才的模式,让学生有着比较强的思想道德情操、优良的心理素质以及个性品质,进而顺利地步入职业生涯,其将会大大有助于提升有着工匠精神人才有效的供给,给我国的制造行业升级培养高素质人才。所以,德育教学和工匠精神有效的融合将会进一步推动中职教育更加高效的发展[2]。
2.2 工匠精神理念
工匠精神来自中国古代民间的匠人,其精神广泛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它主要强调的是精益求精的精神。目前,其逐渐变为追求卓越、追求完美以及精雕细琢的象征,它的核心表现在了精益求精。当然,工匠精神的产生不是一时半会的,要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过程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细节做起、从细小进行培育。中职院校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基地,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了企业产品质量。所以,工匠精神在德育教学改革过程当中需要获得特别关注,将工匠精神渗透到职业教育各个层次以及环节,进而培养大学生工匠意识,创造大学生工匠的品质以及良好工匠习惯,进而保证大学生在今后职业生涯过程当中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夯实基础。
3 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德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3.1 培养有工匠精神的现代职业人才,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
当今社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强。在这种环境当中,中职生怎么才可以在职业发展过程当中人尽其才,充分找寻自身发展的基本空间呢?职业教育有助于学生充分规划职业生涯,积极地引导学生准确认识自我,有效地对未来进行规划,明确个人价值以及社会需求间的关系,通过提高自己职业素质来得到自身长期的发展。例如,在新生入学的初期,需要适当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新生对所学的专业发展前景以及就业方向和培养目标进行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牢固树立职业生涯目标。除此之外,将工匠精神培养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明确对专业学习的目标,准确进行自我定位,进而更好地推动学生自我发展。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比较典型的代表,其不但是从业人员的行为表现以及职业价值取向,还是一类工作态度和传统美德。但是,目前职业教育急求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对将要步入职场的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职业学校需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重点对学生职业责任、职业品德、专业能力方面进行重点培养。
3.2 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时代气质,对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目前,中国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由制造大国转向强国,然而转变成功的关键所在就是有着一批工匠精神的人才。在“中国制造 2025”的契机下,为了和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促进供给结构的改革,对职业人员大力的培养工匠精神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中职德育教学有着重要的职责,通过对德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培养学生更好的职业素养,实现工匠精神培养的目标。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深刻地对基本国情进行了解,以“工匠精神”托起“中国梦”,更好地实施职业素养训练,在实习实训和社团建设过程当中,融入工匠精神。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在日常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强化人际沟通、思想品质、团队合作和礼仪规范教育,让学生各个人际交往技能、沟通技能以及自我管理技能都得到不断提升。在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建立实践性以及趣味性共同存在的职业模拟场景,同时融合工匠精神教育,进一步推动学生有关职业情感的形成,让学生在各类职业模拟场景当中对工匠精神价值以及实质进行真实的体会。 3.3 培养工匠精神的职业核心能力,实施创业教育课程教学 在中职德育教学中,应开展创业教育课程。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对学生开展挫折教育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特长,挖掘其潜能,使他们的思维和视野进一步拓宽。对其创新能力、适应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的创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通过对学生“专业、坚持、专注、耐心和严谨”等工匠品质的培养,夯实其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创业实践。为了让“工匠精神”引领技能人才成长,还需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是中职教育的宗旨,为此可通过劳动合同法规、模拟招聘、面试技巧等课程的开设,组织学生参观工作岗位现场,去人才市场进行体验,使自身的市场就业意识进一步提高,以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充分认识了“工匠精神”重要性的前提下,中职学校还应有机融合对学生德育课程和工匠精神的培养,重视培养人才的职业精神。
4 结语
工匠精神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和保障,中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人才的职业精神。通过对中职德育课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改革,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有效的融入工匠精神,形成符合“工匠精神”培养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赵小军,黎峥.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职生职业意识教育研究[J].职教通讯,2017(07):74-76. 【2】唐成人.关于形成和塑造高职学生职业意识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10):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