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2020-05-26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20年04期 作者:曲冰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曲冰

山东省蓬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 山东 蓬莱 265600

Refined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Work in

Public Institutions

QU Bing

(Shandong Penglai City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Supervision Office, Penglai 265600, China)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财务会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事业单位的转型改革。鉴于此,论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精细化管理的相应策略。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mode of public institutions. To some extent, financial accounting work has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form of public institutions.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public institution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for refined management.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

【Keywords】public institutions; financial accounting; refine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提高,这是社会的发展必然,必须通过改革来对资金进行严格的掌控,正确的记录资金的流向,避免浪费和舞弊的行为。经过这样一系列的管理,会大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能够让我国的经济水平上升一个档次。由此可见,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进行改革非常重要。

2 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优化财务管理环境,促进财务改革。财务改革对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高效化起着重要作用。在新的财务管理环境下,事业单位应当对财务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与精细化,以此推动财务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在此之后,随着政务公开的逐步推行,为提高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应当主动营造适宜财务改革的条件,对改革起到助推作用。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适应改革需求。为实现事业单位优化配置财务管理资源,应当注重对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这是从财务管理建设的角度出发,能够满足事业单位实际需求的良好举措。随着财务管理水平的稳中有进,财务管理改革也应当随之迈向新的台阶。因此,事业单位应当本着健康发展的理念,及时对财务管理方式进行改良创新,以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优化资金应用。影响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的主要因素是事业单位的资产使用率。因此,若想切实提升资金应用效率,首先应当着手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重视对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建设,将资金管理模式由传统的粗放型转变为科学、优化的新型管理模式,即在转变财务管理模式的同时,构建精细化的管理机制,同时还应当对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适度创新,以实现财务改革的稳中有序推进[1]

3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会计制度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方面,暴露出以下问题:第一,管理方式不适应。制度改革实施后,预算资金核算方式以及管理方法发生改变,意在适应资金来源多元化的背景,为了保障制度实施的成效,要积极转变管理方式,有效使用国有产权和预算资金,做好各个经济实体关系的优化。第二,管理理念落后。制度改革后财会工作的开展,要做到主动反映业务活动。这需要管理人员积极转变理念,树立以单位业务活动和资金消耗为宏观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服务的工作理念,提高会计信息的利用率。第三,会计职能需要转变。制度改革后,财会工作逐渐转变为经营管理型,不仅要做好基础工作,包括记账和算账等,还要积极参与经济管理,制定完善的预算以及财务收支计划,强化内部控制。

4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4.1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控重视力度

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期间,加强对其的重视力度是很有必要的,它主要是要求事业单位人员可以全面认识到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价值和作用,在掌握会计知识以及遵循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础上来配置资金以及人力,使得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得以落实。此外,对于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人员而言,也必须加大对其的教育以及培训力度,相关人员务必明确自身价值,根据规定要求来约束自身行为,以此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稳定实施[2]

4.2 对资金进行正确的预算

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没有对资金进行正确预算,就会让项目在开展过程中举步维艰,很难进行更加精准的操作,这也很容易导致资金崩盘的情况,因此就需要对资金进行正确的预算,让项目能够稳定的开展,在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时,也能够轻松应对,不让资金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对资金进行预算就非常重要了,这需要对项目进行正常的资金预算,再加上一些风险评估计算出准确的资金,通过对资金进行正确的预算,能够保证项目稳定的开展,避免了风险的出现所造成的影响。因此,对资金进行正确的预算,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4.3 构建财务管理监督体系

制度改革实施背景下,通过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监督体系,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创新财务管理方式,严格按照财务新制度操作程序,全面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具体实施方面,严格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做好经济预算和财务情况等的高效监督,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健全资产监控制度,强化对资产的监督以及管理,保证账面信息和实物的吻合度。通过制度的完善,明晰各个管理人员的职责,细化分类账目,加强资金流动管理。事业单位核算中心,需要强化内部控制以及审计,确保会计资料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提高财会工作水平。创新相互监督方式,促使财务管理和监督的深入融合,同时利用外部监督方法,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全面提高财会管理水平[3]

4.4 精细化财务预算

为尽量减少事业单位的资金浪费,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应当进行财务预算。财务运算的具体流程是:首先由预先设置好的预算管理部门对本年度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并控制预算的执行环节。其次,相关部门应当依照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对预算进行精细化分析。精细化财务预算的前提和基础在于相应制度的完善程度,因此为满足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科学性要求,应当对相应的预算制度进行完善。与此同时,有效的结果分析对预算的执行状况及其权威性、可信性而言也十分必要。最后,为进一步落实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奖惩措施,让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使预算制度真正起到威慑与规范的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是当前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在未来的发展中,相关事业单位还需要完善制度建设、加强预算管理与会计监督,从多方面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提供更可靠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马海苗.浅议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J].财会学习,2019(13):68-69.

【2】杨茜.关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施精细化措施研究[J].知识经济,2017(24):84-85.

【3】谢庐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常见问题及措施[J].统计与管理,2017(1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