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铁路运输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中铁十六局集团铁运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保定 074000
Discussion on Innovating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GONG Ji-wei
(China Railway 16th Bureau Group Railway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Baoding 074000, China)
【摘要】我国铁路运输行业高速发展,愈发需要铁路人才,因此需要有效管理人力资源,从而充分利用高水平人才。论文先是阐述了人才培养的内涵,掌握对于行业发展的价值,再结合我国铁路人才的培养情况总结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切实促进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railway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railway talents are increasingly needed, so it is necessary to effectively manage human resources so as to make full use of high-level talents. The paper firstly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grasps the value of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then sums up the problem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raining situation of railway talents in China,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hop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ailway transport industry.
【关键词】铁路运输;人才培养;模式
【Keywords】railway transport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l
【中图分类号】F532.6 【文献标志码】A
前言
旅客运输作为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关键一环,其为大家的经济文化等社交生活基于了最基本的出行环境。铁路作为我国交通运输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撑力量。所以应重视分析研究铁路运输企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并针对暴露出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培养措施意见。
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对行业发展的意义
人才具体指在不同的行业岗位上,拥有足够的业务水平,以及可以在工作实践环节解决与自身专业相关的难题。把该内涵延伸到铁路运输领域,指的是在铁路运输工作的员工拥有和岗位匹配的高级工或其它职业技能认证的技术。人才往往有如下特征:首先,可以有效结合铁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熟悉铁路运输的有关知识,还能学以致用,理论完美联系实际,还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可以持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1]。其次,人才培养目标应密切贴合铁路运输领域的职业发展,指人才可以按照企业发展情况与职业标准提高技术水平,为了符合铁路企业的岗位需要。最后,铁路人才还需要传承自己的技能和经验,在对外沟通时提升自我的创新能力,获取新内容,还要内化成工作动力和业务水平。人才自带的优势可以帮助铁路运输行业更好的发展,同时其具备的学习实践能力也有利于铁路运输领域不断发展创新,从而完善建设人才体系,意义体现如下:
2.1 战略目标角度
在铁路运输发展的战略方面而言,要让铁路运输实现跨越式发展与改革创新,必须借助人才,所以要完善建设人才团队,有利于铁路运输领域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还可以推动各个不同的铁路运输企业共同努力,帮助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
2.2 战略发展角度
我国现在对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是有规划的,包括要求铁路技术员工的业务能力,就是相关人员应具备足够的知识水准,以及过硬的操作能力,可以快速掌握新设备与新技术,还能够快速学习与适应。如此一来,组建人才队伍就有了发展方向,要确保铁路运输企业的人才储备及培养。
2.3 现今的形势角度
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家对铁路运输有了更高的期待,要求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从现在的铁路运输发展而言,需要专业水平足够的人员把控好其中的每个部分,通过培养人才,确保铁路运输工作的正常开展。
铁路运输企业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
由于我国铁路制度正持续改革发展,铁路建设愈发重视培养人才,铁路企业建设人才队伍时也有对应的规划措施,注重选拔和激励高技能人才,鼓励员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与精神,这样才能有效推动铁路运输企业的人才培养。不过也要看到其中暴露出的问题,具体总结如下:
3.1 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在我们在培养铁路人才时,有些认知缺陷,虽然渴求人才,但也过于片面认知,所以不少人才没有办法发挥出其最大的功能价值[2]。现在对铁路人才的评价指标总是局限在学历层面,因此选拔与聘用时有着很大的限制,容易导致普遍人才年龄较大,自己掌握的知识架构已然无法与时俱进,也无法跟上现在铁路运输领域的高速发展,而且完全可以胜任的年轻人却由于资历不足不匹配评价体系,而无法被吸纳,这是人才应用方面的矛盾。因此,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极大阻碍了人才团队的综合质量。
3.2 人才培养制度缺乏
铁路运输企业因为自己的企业需要,一般更重视人才运用和盈利部分,而不注重培养人才,所以不少人才只能片面地符合企业发展的一个特定需求,缺乏创新性的创造能力,企业应用人才也没有将眼光放长远,没有切实规划企业的长期发展。第一,没有树立正确的人才发展意识。总是局限于短期需要和一定阶段的盈利目标,没有结合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第二,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培养人才,人才没有培训全方位的技能,时间长了将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脚步;最后,人才的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企业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人才,许多情况下没有合理运用。
3.3 人才培养事业发展滞后
铁路运输企业的人才培养虽然在新时代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整体水平还是滞后的情况,无法与时俱进,人才缺乏极大阻碍了铁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因素如下:第一,由于固有思维容易看低技能人才,因此所谓的人才培养还大多是知识培养[3]。此外,铁路运输企业的人才培养方式相对滞后,造成人才无法顺利输送,不利于人才培养。
3.4 人才分布不合理
现在的技术人才的分配人才还是很不合理,第一,区域间不合理。因为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优秀人才往往在大城市,偏远区域的铁路运输行业缺乏人才,所以进一步拉开差距,导致恶性循环;此外,行业内部分布不合理。铁路运输需要的人才是全方位的,具体有技术管理等,可是现在培养人才却只看重一个特定方面,无法实现良好的人才使用效果。
创新铁路运输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措施
4.1 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按照铁路运输企业的相关岗位要求,需要培养人才的铁路运营管理能力,并研究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让货运组织、行车组织、客运组织这三大工种对应不同的岗位,并且从低到高呈现出递进关系。对于铁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不同工种对应岗位特征,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岗位和能力是互相递进的,而且要确定岗位的能力要素,安排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切实提升人才的职业岗位水平。
4.2 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
载体是货运组织、运输服务及列车运行指挥等运输生产任务,按照铁道交通的运输高度集中,构建真实的工作情境,且根据是不同的铁路运输企业模式,通常使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占据中心地位,融合不同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完成任务,也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思考,提高动手水平,锻炼自己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设计铁道运输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能够有助于培养人才目标。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满足教育的技术与应用性优势,而且基础课需要精选出内容,专业课程需要及时补充和专业相关的现代化技术知识,由岗位任务难度为依据,从简单到复杂,以及单一到综合的难度变化合理排序对应的学习课程,这样学生在完成系统学习后,能够得到系统的岗位能力,帮助更好的全方位成长发展。
4.4 实施小学期的教学实训模式
之前的教育通常要分为几个学期,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水准,需要充分考虑到铁路运输的生产实践状况,可以把寒假也安排成小学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提高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可以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从而满足铁路运输企业需要的岗位能力。
4.5 建立铁道运输类高校的交流平台
平台里面应该有相关企业的动态信息,运输类高校可以多组织举办较为专业的活动与大赛信息,同时兼顾不同的岗位任务信息[4]。开发不但需要表示出铁路运输的发展现状,还应有效推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准。
结束语
总的而言,人才对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十分关键,所以我们现在必须与时俱进,努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推动培养优秀人才。不过完善人才团队需要很长的时间,具体有人才培养、管理等不同部分,因此应在企业内部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还应综合有关政策,和社会各界一起向着培养人才的目标而努力,那么将来我国铁路运输企业一定能够加强建设人才团队,切实提高人才水准。
【参考文献】
【1】李丹.高级技能人才的短缺及解决对策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8(01):79-80.
【2】何应林,宋兴川.高技能人才概念研究[J].职教论坛,2018(01):43-44.
【3】周华.浅谈铁路运输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J].财经与管理,2019(10):75-77.
【4】孙文博,田丽君. 铁路行业人才需求大提速[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02):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