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研究探索
承德昊源电力承装集团有限公司,河北 ·承德 067000
【摘要】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对干部整体素质、价值的开发和挖掘有着决定性影响。面对当前信息化背景,电力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该有所创新,下面论文就结合实际工作探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对策略。
Management of personnel files of cadre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power companies, and has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value development and mining of cadres. Facing the current informatization background, the management of personnel file management of power enterprises should also be innovative. The following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ve strategies of personnel file management of personnel in combination with actual work.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事档案;档案管理;企业档案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Personnel files; Archives management; Enterprise archives
1 引言
制度建设为管理工作开展提供重要的方向引领与机制保障,通过制度创新来推动管理变革,进而推动事业发展是改革创新的重要路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行,体现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思维、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对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2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一,收集和辨别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搜集和辨别档案材料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是不可忽略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在搜集期间,需要严格遵守有关政策的硬性要求来实现,搜集、审核干部档案材料、并判断是否进行存档,从而保证档案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不受影响。第二,对干部人事档案实施分类。按照有关干部人事档案制定的规则,将所有的干部人事档案归纳为如自传材料、履历材料以及其它参考材料等十大类。档案管理工作非常有必要分类管理上述档案材料,随着公务员制度的日益改革和完备,日益形成诸多的新型材料,这些新型的材料需要在个人经历档案中得到展现。第三,整理干部人事档案资源。作为档案管理人员来讲,非常有必要将搜集好的档案信息材料实施改善整理,需要根据有关条件还有规定,充分地将审核、排序还有加工等工作做好,进而有条不紊地管理好档案信息内容,并制作而成单独的案卷。
3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信息审核不全面
干部人事档案形成前,表现方式是文图材料,由干部本人填写或所在工作单位出具。档案管理部门对这些材料收集并归档后,才能形成干部人事档案。但是,恰恰在收集和归档前,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对这些材料认真审核,导致一些假材料进入档案,使档案失真。
3.2 材料不够全面
长期以来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和利用较为分散。人事组织部门主要掌握个人履历、政治面貌、学历、职务评聘、工资等方面的材料。而反映干部工作能力评估和工作业绩的材料在档案中却没有体现。这不但造成了管理成本的增加,而且影响了人事档案内容的完整统一,不能全方位地反映干部的真实面貌[1]。
3.3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要想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对管理制度的完善,这是保证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的重要前提。但从当前我国政府部门中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情况来看,其制度仍需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在采用档案管理时无统一的标准对其来规范。
3.4 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技能不强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档案管理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化管理技能。然而现状是,大部分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还停留在纸质档案管理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当中,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信息化培训;加之他们往往身兼数职,实在没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的业务知识。所以普遍信息化技能不强,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还仅限于简单的信息录入和检索。档案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是制约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4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提升对策
4.1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水平
用严格的制度与严明的纪律来规范干部人事档案者的工作行为是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真实性与公信力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确立了党纪严于国法、党纪先于国法的全面从严治党原则与机制。用这一原则与机制来规范和约束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者,有助于扼制干部与人才的选拔和任用过程中领导者、组织部门以及干部或人才出于个人意志或私利所发生的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不规范或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情形,从机制上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与公信力以及干部人事档案作用的规范发挥[2]。
4.2 加强沟通与信息传递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与企业领导加强沟通,及时反馈管理和研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信息和情况,为企业领导规划部署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企业领导应当对人事档案管理研究成果充分信任,及时做出决策,更好地体现人事管理和人事档案存在的价值。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及其严格执行是保障工作有效性的基础和关键。干部人事档案形成于干部、人才管理过程之中,严格按照干部人才管理的原则、标准与程序来形成相关文件材料,并按照干部人事档案分类标准与管理原则选择其中相关材料作为干部人事档案加以管理,为干部人事管理实践的开展提供客观、充分的档案信息保障,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以及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有效性。
4.3 创建完善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对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而言,一个完备的档案管理制度是确保其工作有效展开的保证,因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较为繁琐,要想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地开展,需要严格遵照有关制度来进行,从而方便做到有理有据。在创建完备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时,首要的就是要确定创建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严格遵照要求,科学完成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拟订出完备的档案查询制度,确定查询的范围,比如,无查询干部介绍信的一律不能查询档案,不经过同意的不能查询等。在档案的借阅规则完备期间,需要制定不同的规则,比如未经过部门有关主管领导的同意不能外借档案,在外借手续不完善时不能外借等。并且在查询还有转进等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做好登记工作,并且具有完好的审批程序。接下来,需要按照我国公务员制度及此制度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加以研究,总结并探讨出规律,并创建一套和干部人事制度革新相适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在完成制度的创建后,需要妥善处理好档案管理中杂乱无章的情况,为档案管理的有序展开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4 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
根据当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要求,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为推进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单位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统一的规划,并制定技术标准,这样才能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从数据记录、存储等多方面进行统一管理,避免由于让软硬件或者管理人员技术能力差异导致的数据冲突、不兼容等问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提高人事档案管理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通过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更好的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所服务。
4.5 档案转接保密化、及时化
干部因工作调动或职务发生变动后,要及时转递档案,并建立档案副本,档案转出前,转递单位要按规定将档案材料收集齐全、规范整理并且严格按照保密手续进行包装封口,并填写《干部档案报送单》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转递单》。转递档案必须由档案转出单位派专人送达或档案接收单位派专人取回,严禁邮寄或由干部本人自带的现象发生。接收单位档案管理员要与转递单位档案管理员当面核对档案内容和信息,认真审核《干部人事档案涂改情况登记表》,并对短缺材料和信息涂改等进行详细登记,经双方确认无误后,分别签署意见,办理交接手续。档案的转递环节不应出现任何问题,也不能有任何隐私泄露[3]。
4.6 提升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环境下,需要最大化对信息技术资源加以利用,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创建成以现代化为主的信息平台,从而显著提升档案管理的利用率,最终达到动态化、全面化管理的目的。能够在干部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体制中,创建档案管理数据库,对干部人事档案的十大类内容实施较好的组合和改善,离不开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搜集、审核还有处理干部所形成的材料,为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库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同时能够创建干部人事档案局域网,利用局域网间的互相联系,能够更好地达到共同分享档案信息资源的目的,在档案查询时,更加简单和便利。不但如此,通过信息化管理档案,能够使纸质案卷损坏的难题得到妥善解决,保证档案的长时间存放和使用。
5 结语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它的变革是非常必要且非常紧要的。新时代大数据时期,利用数字化的科技管理,将档案合理分配,不仅是省人力,还能避免档案的损毁,保证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同时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保密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有助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程力.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展望,2016,26(8).
[2]苏玲.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7(9).
[3]晁岳勇.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