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基于汽车维修专业“校中企”模式建设的探索

2020-05-11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20年1期 作者:齐建军

基于汽车维修专业“校中企”模式建设的探索

齐建军

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云南 ·香格里拉 674400

摘要:我国社会不断向着现代化方面发展为汽车行业不断健全和优化自身的管理机制以及运营模式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除此之外,它还推动了现有的汽车行业对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增长。所以,论文在分析校企合作在中职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汽车维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介绍了校企合作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应用,力求进一步促进我国汽车维修专业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Mode Based on Automobile Maintenance Specialty

QI Jian-jun

(Diqing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National Minority Vocational School, Shangri-La, Yunnan, 674400, China)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towards modernization has laid a strong foundation for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and optimize its own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operation mode. In addition, it also promotes the growth of the demand for automobil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rofessionals in the existing automobile industry. Therefo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automobile maintenance teaching, and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specialty, in order to strive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maintenanc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关键词:校企合作;运用和维修;应用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application

1 引言

汽车维修是实践性比较强的技术工作。进行汽车维修的工作人员不但要有着较强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比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现代汽车的发展变成了几点一体化高科技的重要载体[1]。电控自动变速器、防盗系统以及中控门锁等高科技电子产品以及控制系统逐渐应用到了汽车当中。除此之外,各类传感器技术中的维修诊断系统持续的应用到汽车维修过程中。这些现代化维修检修手段对汽车维修人员提出了比较大的挑战,其对汽车的中职教育提出比较强的要求[2]

2 “校中企”的基本内涵 “校中企”是职业教育在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基础上创建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它将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进行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补充学校实训条件不足,增强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是将企业或企业车间引进学校,整合学校和企业的双方资源,重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知识体系,结合行业企业标准,实施教学、实训、生产、科研等于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一般由学校提供场地(教室或车间),企业将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人员、资料等资源引入学校,校企双方整合师资、设备等资源,组织教学、生产和科研。“校中企”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将学校教学实训与企业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中学习各种必需的专业技能。这种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能使企业得到急需的人才,学校也解决了设备、师资等相关资源不足。

3 目前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自身基础薄弱,职业定位不明确 相比同龄的高中生,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较薄弱,缺乏较高的计算能力、抽象思维以及推理能力。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性较强,需要学生掌握某故障的诊断与检修过程,该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其次中职学生毕业年龄大致在16~18岁之间,处于青春期,缺乏对企业就业前景和职业规划的清晰认识,选择工作时感到迷茫,而步入工作岗位时,大多数学生在心理状态上难以适应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 3.2 教师队伍建设落后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一个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材料等多方面知识的专业,作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在大多数中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也要承担班主任职责,超额的工作量使其无法思考或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其次,中职学校资金有限,不能满足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需求,导致专业教师长期脱离生产实践,面临知识、技能落后的窘况。 3.3 学校实训条件相对薄弱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仅靠理论讲解远远不够,必须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提高专业技能。因此中职学校应该提供学生完善的实训器材,但该专业相关实训设施价格相对较高,中职学校资金有限,目前大部分学校并不具备这些实训器材或是不能及时更新设备,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大大影响了专业教学质量,导致学生就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4 校中企模式在汽车维修专业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校企合作的一种很常见的教学模式,在学校中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构,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及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激励管理等方面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 4.1 在学校中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构 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全面实施校企合作模式的过程中,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认清当前汽车行业市场经济及汽车企业发展规律与特征,在学校之中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专门机构,肩负企业与学校沟通桥梁职责,依据企业对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制定出更为合理教学任务及教学计划,并找寻出企业与学校共同的利益契合点。 4.2 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及体系 在现有校企合作之中,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密切的合作关系,实现双方间的共赢,故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及体系对于提升且保障校企共同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企业为学校供给部分教学资源、场地及设备,并对学校实际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起到指导及协调的作用;而学校则需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将具有综合素质人才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企业的实际生产之中。 4.3 加强校企合作激励管理 在加强校企合作管理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都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多项职能。举例而言,企业可以派遣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在学校中担任实训教师的职责,并享有与教师同等的待遇及薪资;而学校也可组织教师共同参与到企业实际管理中,并享有与企业任职员工相同的待遇,从而保障双方间的核心利益不受到损失。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汽车行业已然实现稳定发展的背景下,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应用校企合作模式对提升实际教学的效率及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为充分发挥出校企合作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积极作用,现阶段相关教育人员也应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创新教学模式,打开教学新思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从而推动汽车行业可持续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蔡建华.中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试点为例[J].考试周刊,2017(41):28-29. [2]谢李铭.浅谈校企合作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20):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