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思维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云南开放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农村基层工作稳定运行的基础保障,大数据时代如何发挥大数据价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论文主要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大数据思维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策略。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ur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Big Data Thinking
ZHANG Hong-bo
(Yunnan Ope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Chin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is the basic guarantee to maintain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work. In the era of big data,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value of big data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considered. Taking this as a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ur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big data thinking.
关键词:大数据;思想政治;思政教育;教育发展
big data; ideology and politic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1 引言
如今,在诸多领域中,都能看到大数据的身影,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大数据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既面临了新的机遇,也使工作方法、教育内容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于大部分村民来说,自控能力往往较差,思想觉悟水平也有待提升,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很容易滋养不良思想。
2 大数据对农村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已经初步具备运用大数据技术的物质基础。并且当下农民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无论是手机、电脑电视、平板电脑以及其他智能网络设备都在源源不断的提供信息。农民在使用现代化设备的同时必然留下信息印记,也同时反映出农民的思想趋向。以往的教育宣传手段已经不再符合农村群众的需要,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鉴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包括数据查询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建模技术,将农村群众在网络上留下的相关信息进行存储和分析,将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大数据的运用能够拓宽基层工作者获取农民思想信息的渠道,也将丰富基层工作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手段。与此同时,当前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其中存在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现象。西方敌对势力在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想入侵后,也加紧了对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洗脑。由于农村群众思想防范意识不强,外来侵略文化又善于伪装,农村群众极易掉入西方敌对势力策划的思想陷阱。再加上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部分农民甚至产生一切向“钱”看,向“厚”赚等扭曲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现象还有蔓延的趋势。基层是国家的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干部处在基层工作的第一线,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者,又是社会发展的亲历者。树立大数据思维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捍卫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保障农村地区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化道路为更加高效、精准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思想政治教育将从数据化开始,实现思政要素、功能、机制、内容、目标的数据化描述,通过数据挖掘发现系统的运行机制和规律,并利用历史数据和数据规律来预测思政教育对象的未来思想和行为,最后通过效果的数据评估反馈来调整思政内容和手段以便更加精准、有效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思政目标。
3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思政教育者运用数据能力欠缺
大数据是新兴技术,一些老师对于它的灵活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老师通过网络平台获取的村民思想情况,信息量大且形式多样,不光要掌握村民的思想现况,老师还要通过对村民动态数据的分析,预测村民可能的思想变化。所以,一些思政老师并没有完全掌握这种数据化管理方式,应用能力短缺,对村民思想工作的解决能力有待提升。
3.2 普通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知度还不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村普通群众在信息的获取上有了更宽广的途径来提升他们思想政治素质。如果主要依赖普通群众自主学习的话,显然难以实现,甚至存在普通群众被非主流价值观侵蚀的危险,实践中存在“信仰多元、思想消退、行为冷漠、心理分化等重大问题”。因此,宣传教育就成为一项关键的工作:一方面,主体是农村干部,但是目前宣传教育不及时和内容脱离大众的现象导致普通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知度不高;另一方面,载体至关重要,如果跟不上信息传播多元化的时代背景的话,那么宣传教育产生不了合力效果,成效甚微。
3.3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乏味性
当代的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大量的讲述政治思想理论为主的教育形势,由于思想政治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乏味性,使得乡村政治思想教育业变得枯燥难懂并且乏味,很难使接受教育者很好的接受乡村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乡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三个代表”,老师通常会详细讲解“三个代表”内容,“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然后就没有了,也不会具体举例讲解,使得讲解内容非常的空洞很难懂;再例如乡村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权的讲解,老师大部分的时候只会讲解人权都包括什么和具体内容是什么,仅仅是对概念的讲解,缺乏趣味性的讲解。
4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策略
4.1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维
大数据时代仿佛所有的事物都可被采集归纳为各式各样的信息,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所想所为都以数据的形式被储存起来。大数据技术渗透到了政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人们在享受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感受到“被数据化”造成的迷茫、困惑、无助,因此基层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工作中须更加注重对农村群众的人文关怀。新时期基层工作者要自觉担负起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战略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是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收入增长水平并不同步。大数据信息表明,农村群众对物质利益的需求远远高于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时,基层工作者要加强精神食粮供给,促进农村群众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搞好,基层工作者要及时了解村民基于物质满足基础上日渐多元化的精神需求,真正知道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4.2 应用网络进行思政教育
目前为止大数据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程度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大数据是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学界的关注以及现实的实践运用。大数据思维下基层工作者需要具备多维度的思考方式,切实发挥大数据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就实际而言,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大数据,能够对我国乡镇村民的思想意识形态展开较为准确的分析,而网络和大数据类似,都能够对村民的思想发展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实际的思政教育工作的时候,可以把大数据技术和网络结合在一起,应用网络,使村民成为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应用网络进行乡村的思政教育工作,不仅能够形成体现村民思想情况的“大数据”,更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工作效率,使思政工作体现大数据的优势以及实效性。在实际中,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这项新兴事物,建立关于思政教育的微信公众号,并且让每个村民都关注这个公众号,在实际中可以定时地推送一些信息,也可以让村民和公众号的“老师”进行深度交流。
4.3 构建大数据技术平台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应该充分借助于大数据的诸多优势,将教书育人落实在实处,不能一味采用传统的工作办法。在当今社会中,在数据搜集、分析,以及应用方面,具有专业的公司,他门掌握着海量的数据信息,不过,这样的公司往往以盈利为主,很难免费将自己的资源分享给他人。另外,在不同的公司中,掌握的数据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每个公司有着自己的侧重点,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起到帮助。由此可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部门,应该对相关的专业人才进行合理引进,积极建设大数据技术平台,利用移动终端,以及物联网技术等,全面挖掘有用的数据,进而研究思政学习人员的思想动态,对他们的行为习惯进行全面分析,提供相应的引导,让学习人员获得即时性的教育及防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应该明确学习对象群体的相关特点,立足于他们的实际生活,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相关信息,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另外,在网站以及论坛中,还应该定期发布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正能量,针对当下的热点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以此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所有的学习人员都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 结语
在大数据环境中,要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明确大数据对这项工作所带来的影响,然后做出合理的调整。如今,人们注重自由,体现了人人平等的理念,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积极建设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尽量实现去中心化,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与时俱进,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还能够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莎,杨扬,杨航.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大学教育科学,2015,(3):112-117.
[2]操菊华,康存辉.大数据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的内在机理与推进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6):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