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及治理探究
武宁县环境保护监测站,江西 ·武宁 332300
【摘要】目前,中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满足当前的环境需求,做好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结合环境监测的内容,对大气污染环境监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希望通过论文的论述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Air Pollution
YANG Li-bao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of Wuning County, Wuning, Jiangxi, 332300, China)
At present, China’s productivity level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In order to further meet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need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erform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air pollut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roblems of air pollu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ntent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pi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t is hoped that the dissertation will provide some help for related work.
【关键词】大气污染;环境监测;污染检测;环境治理
air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ollution detectio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1 引言
繁荣的工业生产使得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得到了较好地满足,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与提升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大气环保问题关注程度不断提升以及在大气质量检监测技术的进步、发展,使得中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水平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更好地实现了将大气环境质量问题确保在可控范围内。
2 环境监测的概念及应用范围
环境监测是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开展的前提。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工业污染排放,又有生活废气排放,较为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含氟气体、硫化物、粉尘等等。环境监测就是通过专业化仪器和科学的监测,监测出指定区域内大气各类成分指标的手段。环境监测能对大气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预警大气成分的异常,并通过对污染物的分析监测,推算出污染因和污染源头,帮助有关部门展开大气污染防范和污染治理工作,被环保部门和大气科研单位广泛使用[1]。
3 现有的大气环境监测存在的不足
第一,监测网点密度不足。城市的大气环境的有关部门设置的气象监测网点一般按照乡、镇的级别布设,当下的检测系统一般采用气溶胶系统,检测点密度较为疏散,很难保证监测的精度。大气污染高层检监测一般采用气球空飘监测法,但这种方法极大程度增加了成本,密度设置不足,无法重复使用设备,容易导致数据造假。第二,不统一的监测体系。每个地区的监测单位负责当地的政府,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监管大气监测的单位,导致各地上传的数据无法进行统一的整理和分析,容易造成数据混乱,无法保证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也无法科学治理大气污染。第三,精准数据的欠缺。中国各地区的大气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人们越发重视环境监测和大气污染治理。城市居民渴望优质的大气环境,环境监测部门承受的压力就越大。以往的环境监测缺乏相对精准的大气数据,主要原因是国家部门对环境监测的投资较少,没有坚实的后援为大气监测提供帮助,导致环境监测的难度大大增加,无法保证监测的精确度。
4 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要措施
4.1 确保空气污染预报工作高度完善
对于优化大气环境监测质量而言,实现对空气污染预报工作的高度完善极为关键。在划分空气污染预报工作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空气状况,才能确保其划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按照预报模式又可将其划分为潜势、数值模式、统计模式这三种预报模式。潜势预报主要利用相关气象观测、分析设备对天气发展情况进行观测,以便后续监测工作的进行,这也是国家制定空气污染治理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数值模式、统计模式的预报工作,其主要以气孔污染浓度为依据,并通过对这两种模式在大气环境进行监测中的应用与对比,可及时的完成对相应数据结果的验证,高度确保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及其结果的准确性[2]。
4.2 提升自动监测技术,提升监测效率
自动监测技术在很多在线检测分析仪器中得以应用,通过通信网络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形成综合监测体系。实时自动监测生态环境中的变化,发现问题迅速做出预警,并做出上传污染位置,让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发现处理。但是,因为中国地域广泛,监测点不足,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4.3 调整产业结构
目前中国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现状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与人民群众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很大压力。为了缓解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压力,需要进一步进行产业布局和结构的调整,提高环保、节能等标准,对落后的产能加快淘汰的速度。并对工艺装备相对落后,并且能好较高的项目,重点进行跟踪的同时也要加快进行淘汰。还有对各行业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重点整治,最后,对相关指标不达标的单位,需对其相关生产线和设备进行限期整改,若其在规定期限内仍未达到标准的,需强制进行关停。
4.4 大数据与云计算
在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出现,成为许多产业转型升级的快捷通道。环境监测数据因为自身数据和信息量的庞大,天然具备大数据的属性,适于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爬取和分析,从而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提高数据分析的速度和能力,减少人工误差。环境监测项目一般具有较长的周期,获得的数据也较为庞大,在部分设备配备较为落后的地区,传统的信息处理设备难以全面地运算分析数据,可能无法监测到潜在环境污染问题,通过云计算就可以很好弥补硬件设备配置的不足。同时大数据和云计算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建立一个范围涵盖数千米的、区域内数据连接共享、能够从整体层次进行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的平台,这类平台不仅能优化环境监管部门的资源配置,还对解决雾霾等覆盖面积极广的大气污染问题有积极的帮助[3]。
4.5 提高环境监测实验投入力度
环境监测实验条件对于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也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加强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全面监测,中国设置了许多环境质量监测点,然而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环境监测站的实验室在实际监测实验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专业人员、设备以及资金等短缺问题极为突出。因此,为确保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提高对监测实验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强对人员、设备、资金的投入,来确保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准确性。此外,监测单位还应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使其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各项监测技术,规范操作流程,熟悉掌握对新设备的、新技术的应用,实现对监测系统的有效完善,确保大气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与顺利推进。
5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工业生产快速发展下,大气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极大的威胁对人类生命安全与环境和谐。只有坚持不懈的将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加大对污染源的管控,才能更好的保护好生态平衡,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以优质的大气环境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各方面需求,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谢海燕.大气环境监测的分析与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9(12):215.
[2]刘廷亮.大气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2).
[3]杨建华.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