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期刊网官方网站

乡村振兴战略与荥经森林康养旅游业的发展

2020-05-11 00:00:00 来源:《新晋商》2020年1期 作者:王韵

乡村振兴战略与荥经森林康养旅游业的发展

王韵

四川省社科院历史所,四川 ·成都 610071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既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振兴,又包括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进步。荥经县作为时代久远的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四川西部重镇,有着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要进一步探索荥经森林康养旅游业发展的新路径。

Rural Rejuvenation Strategy and Development of Yingjing Forest Recreation Tourism

WANG Yun

(History Institute of Sichu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engdu, Sichuan, 610071, China)

The report of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hich has a very rich connotation, including not only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but also governance system innov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ogress. Yingjing County, as an important town in western Sichuan with a long history of the Southern Silk Road and the Ancient Tea-Horse Road, is rich in forest ecological resourc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explore a new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Yingjing forest recreation tourism.

[关键词] 乡村振兴;荥经;森林康养旅游业

rural revitalization; Yingjing; forest recreation tourism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国内国外大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时代性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振兴,又包括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进步。

“生态文化是特定民族或地区的生活生产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生态文化经世代相传,人们从思想深处敬畏自然、崇拜和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中国生态文化传统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和智慧丰富而又深刻”1。荥经是四川西部时代久远的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拥有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要进一步加强对森林环境的保护,注重康养旅游文化自觉意识的培育,进一步探索荥经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新路径,进一步促进本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2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十分丰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指导方略,更是未来指导我国“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内容之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经提出,令人耳目一新,这项战略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对于迈进新时代的中国来说意义重大。乡村振兴战略体现出中央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性地位的判断和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部署”2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工程,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包含的内容不仅涵盖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振兴,同时也包括治理体系的创新与加强生态文明的保护,是一个全面振兴的综合概念,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乡村振兴的关键和重点是产业振兴。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振兴农村产业,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3。并且要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资金投入,要激励更多优秀的城市人才下乡创业,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加强农村干部、农民和新型主体培训,培养更多的农业科技人才。

其次,要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致力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拓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并且要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多维功能,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要与二三产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新兴服务业,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更加坚实的农村产业支撑。

再次,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要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造,“生态宜居包含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内容,但要求更高,更加突出了重视生态文明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4。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让社会正气得到弘扬、违法行为得到惩治,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要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 荥经康养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3.1 荥经康养旅游发展的环境概况

荥经古称严道,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处雅安市中部。荥经县历史悠久,公元前329年秦灭蜀时置县,是华夏人文始祖颛项帝的故里,西汉邓通冶铜铸钱之地,更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这两条文明古道上繁盛的经贸重镇,在历史文化遗产方面,荥经有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严道古城遗址、何君尊健阁石刻,还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荥经砂器。

不仅如此,荥经山灵水秀,森林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为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自然条件。在地理位置上,“荥经位于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生态阶区,拥有立体多变的地理环境,是被称为中国国情线的胡焕庸线与神秘的北纬30度双线交汇之地,森林覆盖率达60. 33%,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位居前列,素有‘天然氧吧’之称”5。荥经还有温润宜人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家在清风雅雨间”的舒适宜居环境,更是孕育了独特又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优越的生态成为了荥经康养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特色和核心优势:荥经不仅拥有堪称世界生态奇观的万亩野生琪桐林(鸽子花),还有被誉为世界最美360度观景平台的牛背山,寸木寸金的世界最大古祯楠林,有上千年的金丝楠木,龙苍沟森林公园等世界级生态旅游资源,更是动物活化石国宝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荥经也是全国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区域,负氧离子含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倍,以上都为荥经成为森林康养旅游文化名城构筑了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

3.2 荥经康养旅游发展的不足之处

荥经生态环境优越,但同时又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荥经县的康养旅游发展在今天四川康养旅游业中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大。相对于四川省发展较好的一些国家级自然景区而言,荥经县的康养旅游发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荥经县森林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不够。荥经县森林康养旅游的产品种类较少,抑制了旅游产品向纵深发展。缺乏对森林康养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开发利用简单化,需要进一步彰显荥经的森林生态文化个性与特色。因此,需要在充分掌握自身森林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根据荥经县的地理位置和生态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文化资源,同时需要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增加更多的国家4A级生态景区。

其次,传承和保护森林资源的生态意识有待增强。优越的森林环境对于康养旅游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森林虽然具有自然生长属性,但通常情况下,森林生长速度较为缓慢,而且演替的方向可能不完全符合人的意愿。所以森林需要人为经营的干预,而且人为经营水平的高低,对森林文化价值的大小和强弱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于森林资源的科学规划是确保荥经县的森林生态得以良好传承和保护的前提。必须要与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同步共进,要时刻关注城乡生态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在荥经县未来的文化发展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化规划引导,科学确定发展规模,使当地居民具备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维护好森林康养文化旅游的自然环境。

第三,荥经地处山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农村区域广、人口多,受交通、信息、资金和人才等问题影响,经济水平不高,人文素质偏低,康养旅游产业发展也因此受限。因此,“必须从农村抓起,让农村、农民脱贫致富,分享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红利,提高人文素养,农村基础条件改善了,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了,基层群众才有动力去追求享受更高更多的精神文化,进而以更高的热情和智慧建设优质生态环境,才能促进森林康养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6

4 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荥经县康养旅游业的发展路径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荥经县要立足于自身厚重的历史文化,充分利用生态优势,牢牢把握发展大势,以世界现存面积最大的野生琪桐林、大熊猫等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倾力打造国际化区域性的森林康养生态度假旅游胜地和独具生态魅力的世界鸽子花之都。

首先,要加强森林经营,增强森林的健康与美感。良好的森林生态资源是康养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森林经营,是指通过修枝、采伐等使森林处于合理的密度和通透性;通过灌溉、保留枯落物、施肥等促进林木健康生长;通过补植乡土树种、彩色树种和花卉品种,改善森林健康和景观状况,提升自然度和美学度;通过适当引入水景观、山石景观,改善森林生长环境和丰富景观多样性”7。通过适当人力和经济的投入,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以及相关的生态教育,培养人们借助科学认识到森林中有许多对于人体身心健康有益的物质,从而加深了解森林康养和疗养的功效,就能逐渐形成喜爱森林、崇尚森林的社会风气和习俗,促进森林文化价值的提高。

同时,要认识到森林的生长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自然过程,管理设施的完备化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对森林的保护经营要达到促进森林健康生长发育的目标,这样才能维持荥经县高水平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提升森林的文化价值,促使森林朝着健康和人类审美的方向发展,为荥经森林康养旅游业打下艰实的基础。在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进程中,森林文化价值必将逐渐得到社会认可和广泛开发,这也成为生态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其次,构建生态产业空间以及生活空间。坚持将生态康养旅游文化产业作为全市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逐步带动全域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高标准实施农村生态保护,大力加强农村道路、集中供水、污水处理、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和发展清洁能源,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宜居家园。着力建成山区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8。并且要深入宣传生态康养理念,营造良好生态康养氛围。把握发展前景,将生态理念融入到荥经规划与建设的各个方面,建设生态康养乐园。要进一步健全荥经县的森林生态康养保障,制定有利于生态康养产业发展的封山育林、招商引资和投资融资等多种政策措施,同时加强环保以及污染防治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立足先天的自然条件,打造森林康养生态旅游胜地。要充分利用荥经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积极顺应旅游业从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的大趋势,发展自然景观旅游。要根据景区的自然地势,就地取材,依景造势来体现自然之美,加快推进依托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牛背山景区为试点的自然保护区等景区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旅游景区,进一步发展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各具特色,有明显优势的生态康养社区和休闲旅游景区,促进生态康养服务业快速发展。“经云峰寺、附城物流园区等至龙苍沟镇,再与安靖万亩鸽子花、茶马古道等旅游景点形成旅游环线,形成以发展物流、商贸、养生、旅游等现代第三产业为特色的林海观景旅游发展线”9

通过对这些高端生态度假景区的打造,将具有千万年历史的植物活化石琪桐等世界自然遗产充分展示给世界。突出加强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以建设大熊猫生态走廊为核心,不断提升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成效。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丰富的健康养生文化,与健康养生相关的山水胜地必然少不了对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旅游业态,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产物。生态是荥经的立县之本,是荥经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要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目标,切实保护和利用好荥经的生态优势,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投入力度,大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倾力将荥经建设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森林康养旅游胜地。

【参考文献】

[1]赵盛国.“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2).

[2]任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与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姜长云.全面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J]农村工作通讯,2017(22).

[5]蔡中.打造独具生态魅力的世界鸽子花之都-荥经[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7).

[6]赵盛国. “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2).

[7]樊宝敏.森林文化价值提升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7(7).

[8]蔡中.打造独具生态魅力的世界鸽子花之都-荥经[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7).

[9]王建宏.荥经县:旅游重建 “三养圣地”[J]当代县域经济,2014(10).

1 赵盛国:《“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2 任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与思考》,《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姜长云:《全面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农村工作通讯》2017年第22期。

5蔡中:《打造独具生态魅力的世界鸽子花之都-荥经》,《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年第7期。

6赵盛国:《“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7樊宝敏:《森林文化价值提升路径》,《中国国情国力》2017年第7期。

8蔡中:《打造独具生态魅力的世界鸽子花之都-荥经》,《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年第7期。

9王建宏:《荥经县:旅游重建“三养圣地”》,《当代县域经济》2014年第10期。

2